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南京工业大学传热ppt2.
1第四章传热4.3对流传热2湍流流动:湍流流动时沿径向分为三层:湍流主体、过渡层、层流底层3湍流主体:速度脉动较大,以湍流粘度为主,径向传递因速度的脉动而大大强化;过渡层:分子粘度与湍流粘度相当;层流底层:速度脉动较小,以分子粘度为主,径向传递只能依赖分子运动。——层流底层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①薄②随湍流程度(Re)增大,越来越薄LLd/du很大③4对流传热是指运动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对流传热与流体的流动状况密切相关。对流传热概述图4-8对流传热的温度分布情况5无相变有相变强制对流自然对流对流传热蒸汽冷凝液体沸腾概述6第四章传热4.3对流传热4.3.1对流传热机理和对流传热系数7图4-9对流传热的温度分布情况一、对流传热机理8一、对流传热机理当湍流的流体流经固体壁面时,将形成湍流边界层,若流体温度与壁面不同,则二者之间将进行热交换。层流内层缓冲层湍流核心湍流边界层传热方式热传导热传导和涡流传热涡流传热9层流内层缓冲层湍流核心湍流边界层温度梯度较大居中较小热阻较大居中较小对流传热是集热对流和热传导于一体的综合现象。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内层,因此,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是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一、对流传热机理10假设把过渡区和湍流主体的热阻全部叠加至层流底层的热阻中,在靠近壁面处构成一层为的流体膜,称为有效膜(effectivefilm)。湍流程度增大,有效膜厚度变薄,在相同温差下,对流传热速率会增大。一、对流传热机理11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牛顿冷却公式):Q:对流传热速率,W;A:传热面积,m2;Δt:对流传热温度差,℃(对于热流体:Δt=T-Tw,对于冷流体:Δt=tw-t)a:对流传热系数(convectiveheat-transfercoefficient)或称为膜系数,W/m2.K或W/m2.℃求得各种具体传热条件下的对流传热系数a值是解决对流传热问题的关键。AttAQaa1121流体物理性质密度(kg.m-3)、比热容(J.kg-1.K-1)、热导率(W.m-1.K-1)、黏度(Pa.s)、体积膨胀系数(K-1)等。2流体对流起因强制对流(流速变化)、自然对流(浮力)3流体流动状态层流、湍流、Re4流体的相变化冷凝、沸腾5传热面的形状、相对位置与尺寸通常把对流体流动和传热有决定性影响的尺寸称为特征尺寸,在计算a时有说明。实验测定对流传热系数前,采用量纲分析法将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诸因素组成若干个量纲为一的量(或称为特征数),再确定各特征数的关系,得到a的计算公式。二、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13第四章传热4.3对流传热4.3.1对流传热机理和对流传热系数4.3.2对流传热的量纲分析14一、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1.流体的种类和相变化的情况2.流体的特性:导热系数、黏度、比热容、密度以及体积膨胀系数3.流体的温度4.流体的流动状态5.流体流动的原因6.传热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15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1.根据对问题的观察,找出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因素2.通过量纲分析确定相应的量纲为一数群(准数)3.通过实验确定相应的经验关联式公式。量纲分析步骤16量纲分析的基本依据是π定理:一个表示n个物理量间关系的量纲一致的方程式,一定可以转换成包含n-m个独立的量纲为一数群间的关联式,m指n个物理量中所涉及的基本量纲的数目。量纲分析的核心在于确定n和m,并用一定技巧将各个量纲为一数群的内涵确定下来。量纲分析基本依据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171.流体无相变时的强制对流传热过程(1)列出影响该过程的物理量(,,,,,)pflcua传热设备的特征尺寸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18(2)确定量纲为一数群的数目上述7个变量(物理量)涉及到4个基本量纲:长度、质量、时间和温度依据π定理,量纲为一数群的数目等于7-4=3123(,)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19通过量纲分析,可确定1lNua2Relu努赛尔数(Nusseltnumber)雷诺数(Reynoldsnumber)表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表示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是表征流动状态的准数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203Prpc普朗特数(Prandtlnumber)表示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相对厚度的一个参数,反映与传热有关的流体物性。(Re,Pr)Nu强制对流(无相变)传热时的准数关联式因此,有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212.自然对流传热过程(1)列出影响该过程的物理量传热设备的特征尺寸(,,,,,)pflcgta作用在单位体积流体上的浮力ggt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22(2)确定量纲为一数群的数目上述7个变量(物理量)涉及到4个基本量纲:长度、质量、时间和温度依据π定理,量纲为一数群的数目等于7-4=3123(,)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23通过量纲分析,可确定1lNua2Prpc努赛尔数(Nusseltnumber)普朗特数(Prandtlnumber)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24格拉晓夫数(Grashofnumber)3232lgtGr表示由温度差引起的浮力与黏性力之比(,Pr)NuGr自然对流(无相变)传热时的准数关联式因此,有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253.使用由实验数据整理得到的关联式应注意的问题(1)应用范围关联式中Re、Pr等准数的数值范围等;(2)特性尺寸Nu、Re等准数中的ℓ应如何确定;(3)定性温度各准数中的流体物性应按什么温度查取。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26第四章传热4.3对流传热4.3.1对流传热机理和对流传热系数4.3.2对流传热的量纲分析4.3.3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27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1.流体在光滑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1)低黏度流体可应用迪特斯(Dittus)—贝尔特(Boelter)关联式0.80.023RePrnNu0.80.023()()pniiCduda或当流体被加热时,n=0.4;当流体被冷却时,n=0.3。28特性尺寸:管内径。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应用范围:4Re100.7Pr120/60iLd/60iLd若,可将由上式求得的值乘以0.7[1(/)]idL进行校正。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29(2)高黏度流体可应用西德尔(Sieder)—泰特(Tate)关联式0.8130.027RePrNu0.8130.140.027()()()piiwCduda或壁温下的黏度0.14()w考虑热流方向的校正项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30特性尺寸:管内径。定性温度:除μw取壁温外,均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应用范围:4Re100.7Pr1700/60iLd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31130.141.86(RePr)()iWdNuL2.流体在光滑圆形直管内作强制层流特性尺寸:管内径。定性温度:除μw取壁温外,均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应用范围:Re23000.7Pr6700RePr/100idL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3251.81610ReRe2300~10000当时,对流传热系数可先用湍流时的公式计算,然后把算得的结果乘以校正系数。3.流体在光滑圆形直管中呈过渡流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33(11.77)idRaa4.流体在弯管内作强制对流流体在弯管内流动时,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增大了流体的湍动程度,使对流传热系数较直管内的大管子的弯曲半径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345.流体在非圆形管内作强制对流——将管内径改为当量直径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传热传热周边流道截面积4'edooiddD)(4422流动润湿周边流道截面积4edoioioidDdDdD)()(442235一、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3637二、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传热38二、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传热流体在管束外垂直流过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管束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39三、自然对流(Pr)nNucGr通过实验测得的c和n值列于表4-4中。40第四章传热4.3对流传热4.3.1对流传热机理和对流传热系数4.3.2对流传热的量纲分析4.3.3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4.3.4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41一、蒸汽冷凝传热1.蒸汽冷凝方式滴状冷凝膜状冷凝a滴a膜冷凝过程的热阻——冷凝液膜422.膜状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1)水平管束外41032327250tdngra/.2Wsttt定性温度:tSr,其它膜温n——水平管束在垂直列上的管数r——比汽化热43(2)蒸汽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上)冷凝层流413213.1tlgraRe1800Re1800湍流4.0312320077.0Rega44(2)蒸汽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上)冷凝artl4Re冷凝液液膜沿壁面流动的Re表达式:△t:蒸汽的饱和温度ts与壁面温度tw之差,即:△t=ts–tw定性温度:t=(ts+tw)/245壁面可能为气体(导热系数很小)层所遮盖而增加一层附加热阻,使对流传热系数急剧下降。故在冷凝器的设计和操作中,必须考虑排除不凝气。一、蒸汽冷凝传热(3)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b.蒸汽流速和流向的影响c.蒸汽过热的影响d.传热面的形状与布置a.不凝性气体的影响冷凝液膜为膜状冷凝传热的主要热阻,减薄液膜厚度降低热阻是强化膜状冷凝传热的关键.46二、液体沸腾传热所谓液体沸腾是指在液体的对流传热过程中,伴有由液相变为气相,即在液相内部产生气泡或气膜的过程。液体沸腾47液体沸腾的方式过冷沸腾饱和沸腾√√二、液体沸腾传热池内沸腾管内沸腾(流动沸腾或强制对流沸腾)481大容器饱和沸腾现象过热度△t=t1-ts汽化核心二、液体沸腾传热492沸腾曲线核状沸腾膜状沸腾二、液体沸腾传热503液体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1)液体性质的影响通常,凡是有利于气泡生成和脱离的因素均有助于强化沸腾传热。aa二、液体沸腾传热51(2)温度差的影响温度差是控制沸腾传热过程的重要参数。一定条件下,多种液体进行泡核沸腾传热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与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即()nkta二、液体沸腾传热52(3)操作压力的影响提高沸腾操作的压力相当于提高液体的饱和温度,使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黏度均下降,有利于气泡的生成和脱离。二、液体沸腾传热53(4)加热壁面的影响加热壁面的材质和粗糙度对沸腾传热有重要影响。清洁而粗糙的加热壁面传热系数较高。加热壁面的布置情况,也对沸腾传热有明显的影响。二、液体沸腾传热543.液体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13Pr()LsfnLLvctQSCrrg由于沸腾传热的机理相当复杂,目前还没有适当的分析解可以描述整个沸腾传热过程,故其传热系数的计算仍主要借助于经验公式,以下是工业计算中常用的罗森奥(Rohsenow)公式,即二、液体沸腾传热554.3.6选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注意事项a.明确传热问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关联式;b.注意关联式的适用范围、特征尺寸的选择和定性温度的确定;c.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各特征数量纲为一。d.分析关联式中各物理量对a的影响,影响大小通过指数大小来判断。e.a的大致范围见p141表4-5.
本文标题:南京工业大学传热ppt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5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