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_地理试题
1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年3月20日,欧洲各地出现日全食现象。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甲乙丙丁为月球绕地公转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地球N图11.日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1中的A.甲B.乙C.丙D.丁2.次日,恰逢农历二月初二,俗称春龙节。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分节气,即春龙节B.春龙抬头,各地观测北极星仰角开始增加C.春龙播雨,农事活动开始D.冬季结束,舞龙庆祝1.B2.C第1题,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当月亮完全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对那些完全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来说,太阳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挡了,就发生了日全食,此时月球位于图中的乙地。第2题,3月20日,由图可知,此时正值昼夜平分,应为春分日;第二天开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运动,各地观测到的北极星的角度就是当地的纬度;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农事活动的开始;二月二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所以排除A、B、D。图2是“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0100300200302010010°20°40°30°乙甲1月气温7月气温1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纬度降水mm(mm)气温00C(℃)图23.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4.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3.D4.B第3题,由图可知,甲地全年气温较高,一月份降水量较多,且最多为300mm左右,七月份降水较少,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最冷月均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气候,且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第4题,由图可知,1月份降水量自南向北先减少到北回归线附近达到最少,后又随纬度增加持续上升;7月份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上题判断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季节变较大,气温年较差较小。图3是2015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图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5-6题。图3图45.关于图3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影响B.缺乏地表水——渗漏严重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纬度低,海拔较高D.地表“孤峰残丘”——流水堆积作用6.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图4对应正确的是A.甲cB.丙dC.丁eD.戊a5.B6.D第5题,由材料可知,本地位于云贵高原,四季如春;孤峰残丘为典型的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容易发生地下水的渗漏;亚热带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区的地带性植被,所以本题选B。第6题,该地中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图4中由风化物经过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图5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完成7—8题。里天山山脉塔木河库车图527.关于该山前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B.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C.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D.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8.该山前冲积扇绿洲的分布,体现的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7.D8.D第7题,山前冲积扇的形成属于流水堆积作用;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由图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本地位于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第8题,本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其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但此处出现绿洲,应为非地带性植被的体现。图6为“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图6图69.图6中显示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A.分布经度范围不断扩大B.分布纬度位置不断降低C.向东北方向扩展,分布范围缩小D.向西北扩展,分布面积缩小10.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气候变迁,华北山参生长环境退化②东北开发较晚,原始森林茂密③华北人口激增,过度采挖山参④消费市场萎缩,环保要求高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C10.D第9题,由图可知,山参的分布向东北方向扩展,分布范围缩小。第10题,引起山参资源分布范围的变化,主要是因为:①气候变迁,华北山参生长环境退化;②东北开发较晚,原始森林茂密③华北人口激增,过度采挖山参。图7为“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单位:万人/年)图”。读图完成11-12题。图711.关于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B.1990年至2005年近郊和远郊人口增加C.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D.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增加12.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的原因是A.远郊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B.近郊环境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C.中心城边缘区知名度不断上升D.中心城核心区交通便捷11.D12.B第11题,由图可知,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1990年至2005年近郊和远郊人口增加;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减少。第12题,远郊区人口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近郊区环境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是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导致本区域人口大增;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外迁是由于大城市中心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大城市出现中心空洞化,也就是逆城市化现象。图8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AB图813.A区域的重要出口农产品有A.牛肉、面粉B.葡萄酒、红肠3C.乳酪、奶粉D.花卉、水果14.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B.科技C.劳动力D.热量13.C14.D第13题,由图可知,A区域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代表为乳畜业,产品以牛奶及其制品为主。第14题,A与B均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但A地纬度较高,热量略低。图9为“2015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地区分布”。读图完成15—16题。14.5-4.511.09.94.86.97.88.50.85.17.96.39.98.08.18.59.61.87.00.88.09.48.09.37.06.1-2.54.99.74.19.8图915.2015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A.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藏、贵B.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辽、秦C.东部经济带各省区快于西部经济带各省区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16.各地区增速存在差异,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黑龙江、辽宁接受产业转移②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③江苏、山东、广东高新技术发展迅速④江西、湖南面临资源问题,工业发展受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D16.B第15题,由图可知,增长速度最快的两个省份为西藏和重庆;最慢的为黑龙江和上海;增加速度西部要快于东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第16题,由图可知,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地区分布增速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江苏、山东、广东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图10为“2002-2011年我国某运输方式收入构成图”;表1为“2011年该运输方式里程长度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读表完成17-18题。排名国家里程数(km)1美国2247922中国930003俄罗斯871574印度639745加拿大4655217.该运输方式可能为A.公路运输B.航空运输C.铁路运输D.管道运输18.与该运输方式营运里程相关度最高的是A.人口数量B.经济水平C.地形与气候D.国土面积17.C18.D第17题,由图可知,本交通运输方式的总收入不断增加,且以货运为主,运量较大,应该为铁路运输。第18题,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因素主要从社会经济和自然、技术等因素考虑,铁路的特点是以中长途运输为主,所以国土面积较大国家更容易发展,里程更长。(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图11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读图完成19—20题。图1119.与乙地相比,甲地高温天气的原因有A.深居内陆,沙漠广布,吸热快B.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D.地形封闭,不利散热20.该月的高温酷暑对乙地造成的损失比甲地大,其原因是A.甲地资源储量较乙地小B.乙地人口密度较甲地大C.甲地防暑措施较乙地好D.乙地经济发达能源紧张19.AD20.BD第19题,首先确定两地的地理位置,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乙地位于长三角附近;其次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有:海陆因素、地形、纬度、洋流、太阳直射点、天气等。本题中甲地深居内陆,沙漠广布,吸热快;盆地地形,地形封闭,不利散热;本地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同一时刻,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第20题,对于乙地来说,人口密度更大且经济更发达,能源更为短缺,所以对乙地造成的影响更大一些。4图12为某区域水系图,图13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21—22题。N甲乙丙图12图1321.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A.1月B.7月C.8月D.11月22.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6月,从东北流向西南B.7月,从西南流向东北C.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D.11月,从西南流向东北21.AD22.CD第21题,由图13可知,6-10月份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此时河流位于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11-次年5月份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水。第22题,由上题可知,6-10月份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此时河流位于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11-次年5月份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水。当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时,由乙流向甲;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时,由甲流向乙。图14为“全球稻—鱼系统分布图”。稻-鱼系统是通过有效利用水土资源同时产出稻谷和水产品的重要农业方式。完成23—24题。图1423.该农业类型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混合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物供给B.生态农业,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C.立体农业,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D.基塘农业,有效防止洪涝灾害24.关于图中四地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当甲地水稻收割之际,乙海域洋流流向自西向东B.丙地发展稻-鱼系统有可能加剧当地用水紧张C.南美洲较少发展稻鱼系统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崎岖D.戊地发展稻-鱼系统的优势条件是市场广阔23.AB24.BD第23题,由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可知,稻-鱼系统属于混合农业,既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增加收入,又可以保护环境和保障食物供给;同时又属于生态农业,有利于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第24题,甲地位于非洲南部,属于亚热带地区,水稻一年两到三熟;乙海域洋流流动方向遵循“冬逆夏顺”;丙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虽然紧靠尼罗河,但是蒸发量大,发展发展稻-鱼系统有可能加剧当地用水紧张;南美洲较少发展稻鱼系统主要是因为南美洲季风气候面积分布较小,水稻种植较少;戊地发展稻-鱼系统的优势条件是位于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广阔。图15为“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图”。完成25-26题。25.关于三个区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图15A.Ⅰ区先变大后变小B.Ⅱ区先变大后变小C.Ⅲ区2000年至2005年变化最大D.2005年Ⅱ区市
本文标题: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_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5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