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国贸双学位论文手册初稿。
本科毕业论文手册(2011届)题目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力的实证分析学院体育学院专业运训专业学号084040621行政班级国贸09春季班学生姓名徐思思指导教师汪婷完成日期2011年5月5日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力的实证分析》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承诺人(签名):徐思思2011年5月5日目录1、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3、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4、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论证记录表5、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记录卡6、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教学检查表7、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8、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9、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10、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阅书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专业班级(行政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主要任务与目标: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三、计划进度:四、主要参考文献(需包含两篇以上外文文献):指导教师年月日系主任年月日注:此表需由指导教师填写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论文题目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力的实证分析专业运训专业班级(行政班)09国贸学生姓名徐思思学号084040621指导教师汪婷文献综述正文: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全球经济竞争变得尤为激烈。服务贸易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使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呈现一种新的特征与趋势。服务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在世界各国都显而易见。但是,我国整体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还比较低,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测评,分析了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以下是国内外学者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的分析和阐述以及影响因素和对策的研究成果展示。一.国外研究成果服务贸易的概念的提出提出。梅尔文在传统的H-O模型范围内解释了服务贸易,他认为商品和服务贸易都与资本和劳动禀赋有关。马库森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基础上分析了生产者服务的影响,认为传统上的服务贸易只是商品贸易的一部分。布格斯和琼斯用特殊要素模型对有关服务贸易的各种问题做了考察。迪尔道夫(1985)证明了服务贸易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符,还证明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不可分。对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学者们分析的角度并不一致。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服务贸易定量分析的一个主要方面。关于对外贸易能够带动一国经济增长这点,西方学者们早已着手研究,并且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1937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动机”的命题,其中主要阐述了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传统的需求理论通过系统地分析得出了Y=C(C/Y)+I(I/Y)+NE(NE/Y)这一模型,即认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一部分学者从传统的商品贸易理论模型中加入服务贸易参数,得出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如Richard(1988)和Kubo(1988)等对H-O-S模型进行修正,在传统的H-O-S模型基础上,加入技术差异和金融服务贸易等参数,得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结论,继而证明了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有人从竞争优势的因素的模型分析角度进行研究。如迈克尔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1)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将基本条件(如天然资源、教育、基础建设)转换成特殊优势的能力。如高度的专业技巧与应用科技。(2)需求状况: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或服务的需求数量和成熟度。(3)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是最后一个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企业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竞争方式都取决于所在地的环境与历史。若是一个企业所在地鼓励创新,有政策与规则刺激企业往训练技术、提升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去努力,企业就会有竞争力。另外,当地若有很强的竞争对手,也会刺激企业不断地提升与改进。(4)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一个产业想要登峰造极,就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供货商,并且从相关产业的企业竞争中获益,这些制造商及供货商形成了一个能促进创新的产业“族群”。有人从指数分析的角度对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如Balassa(1976)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原理提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的反映了该行业的相对优势。又如Vollrath(1988)设计了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消除了进口的影响,从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得到某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文献综述正文(续页):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晚,服务贸易不成熟,使得我国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是比较零散的,但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也积极参与到发展服务贸易的行列中后,我国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成果主要涉及服务贸易自由化下我国的应对策略和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这两个方面。关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张汉林(1998)研究了世贸组织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及我国的对策;盛斌(2002)对中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了评估与分析。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看。郑吉昌、夏晴以波特的观点为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结合服务贸易的特征来探讨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建立了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修正后的钻石模型。丁平(2006)以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涵为基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来概括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构建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金字塔模型”。指出要依靠三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差。张蕴如指出,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董小麟等认为,加入WTO后,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指数已呈现小幅升势,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激烈竞争这一困难环境中还是不断升级的,但竞争力较弱的情况在近期仍不会有明显改善。从影响因素的角度看。申朴(2005)认为,决定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即技术变迁(技术的动态变化)和要数积累(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若只考虑一个方面的因素则难以全面反映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是形成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成因。张岩根据该理论所进行的分析认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有:制度因素的制约;高等要素相对贫乏,人力资本状况欠佳;相关产业缺乏有效支持;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有欠缺;缺少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跨国经营”的服务企业集团;政府方面的重视也不足。从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来看。在竞争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王绍媛提出,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应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间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关系。李怀政认为,政府应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孵化能力、激励作用,审慎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应稳步推进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文献综述正文(续页):三.对上述研究的评价与自我研究方向纵观上述研究文献,我们发现理论创新并不多,而且众多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与其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关。上述文献中采用的实证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是模型分析,指数分析于比较优势分析。在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方面,众多研究者的认同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者们也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这些都对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多集中在整体竞争力方面,但对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和具体单独的地区竞争力的研究还不深入,对这些部门和地市如何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针对性对策更是少见,综上所述,服务贸易融入世界,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已刻不容缓。本论文将借鉴各学者的实证分析法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细致的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特点及现状,最后针对这些指标和影响因素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此表需打印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专业运训专业班级(行政班)09国贸学生姓名徐思思学号084040621指导教师汪婷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的背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世界服务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服务贸易的扩大化,是之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服务贸易在经济持续增长中发挥重要的支持和源泉作用,服务贸易中丰厚的利润以及发展服务贸易对一国经济的贡献日益为各国所认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各国服务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的竞争核心也开始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较大的发展,在全球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平稳上升,但与世界整体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贸易结构不合理等存在一系列问题,还处于竞争弱势地位,与货物贸易和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不相符。因此,需要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以此来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更有效的参与国际的分工,以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对我国整体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本文利用贸易竞争指数(TC)、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市场份额(MS)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个指数来分别评价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二)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1)比较优势是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8世纪中叶,古典贸易理论产生,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指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已被众多的学者研究证明。发展服务贸易,要从比较优势入手,增强在国际中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需求与供给对服务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长期以来,生产非实物产品的服务业的供给一直少于需求,正确分析两者关系,制定扩大服务需求,增加服务供给的发展政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给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经济中,科学技术、知识信息成为主要的经济资料和生产要素,为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要抓住这个机遇,发展服务业。2.现实意义(1)加快发展服务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2)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解决实际的民生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3)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服务贸易更要抓住机遇,提高竞争力,占有优势地位,跟上发展趋势,研究新政策。(4)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缺乏实证分析,多从单方面影响因素出发,需要全面研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1服务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内涵概述1.1服务贸易内涵概述1.2国际竞争力相关指数概述2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2.1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2.1.1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2.1.2服务业发展落后,整体竞争力较2.1.3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滞后2.1.4服务贸易立法不够健全2.2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2.2.1贸易竞争力缓慢上升2.2.2竞争优势不明显2.2.3出口额稳步上升,但基数较小3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3.1国内服务需求的水平不
本文标题:国贸双学位论文手册初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6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