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统计(一)统计原则的变化11加工贸易统计的变化。按照当前使用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标准,加工贸易统计在货物贸易项下。在手册第六版草稿中,加工贸易被定义为不涉及所有权转移的贸易,记入服务贸易项下。目前,根据海关货物贸易统计,我国加工贸易包括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方式。参照《手册第六版》草稿的定义,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由于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其加工费应归入服务贸易项下。而对于大部分进料加工贸易而言,其货物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与一般贸易没有本质区别,仍应记录在货物贸易项下。21转口贸易统计的变化。《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将转口贸易(merchanting)归在服务贸易项下。而按照《手册第六版》草稿,由于转口贸易中货物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将计入货物贸易中的一般贸易收入。(二)统计方法调整带来的问题11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记录方法的变化将使得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产生结构性变化。笔者对我国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项下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只考虑来料加工贸易,则记录方法的调整将使我国货物贸易项下顺差减少244亿美元,服务贸易从逆差88亿美元转为顺差155亿美元。但是,由于转口贸易将从服务贸易项下调整到货物贸易项下,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来料加工贸易统计变化带来的影响。表1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调整前后数据(单位:亿美元)21将增加统计数据甄别的复杂性。首先,来料加工贸易涉及的费用不仅包括加工费,还包括商标、专利使用费、外方利润以及政府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分属不同交易,应逐一区分和记录。其次,我国也有部分进料加工贸易不发生所有权转移,如进料抵扣,其记录应比照来料加工进行。当前,我国对于加工贸易的定义和统计基本上是根据管理政策设定的,与世界通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数据采集方面存在较大的复杂性。二、直接投资统计(一)统计原则的变化目前,国际组织在直接投资统计原则上都采用了方向原则(DirectionalPrinciple),即对直接投资首先按照投资方向区分为对内(如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然后再细分为资产和负债的方法(见表2)。《手册第六版》草稿原准备采用资产负债原则(AssetPliabilityPrinciple),即对直接投资首先区分资产和负债,然后再针对直接投资者、直接投资企业以及关联企业进行细分(见表3)。即将更新的OECD5直接投资基准定义(第四版)6(BD4)º决定将采用扩展的方向原则(ExtendedDirectionalPrinciple),即对直接投资首先区分对内和对外直接投资,并根据资金的最终来源地对直接投资者和直接投资企业之间,以及同一最终投资者的附属企业之间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记录(见表4)。扩展的方向原则的核心内容是需要确定附属企业的最终投资者的国家/地区,以判断一项股本/债务是属于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对内直接投资,而不能仅仅看附属企业本身所属的国家/地区。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尤其是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层出不穷,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开始启动对第五版《国际收支手册》的修订和调整工作,并且向各国征求相关意见,于2009年发布了第六版的《国际收支手册》。新版手册的发布,使得世界各国都要以新版手册为标准进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写,新版手册的发布对我国的贸易平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国际收支手册》修订的背景自从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第五版的《国际收支手册》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1年开始进行第五版手册修订工作,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发展之迅速,变化之大,使得很多新型行业都涌现出来,尤其在这八年里金融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的金融业不仅仅是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方式,而是在这基础上采用新的技术,不断形成新的市场,创造出新的工具,新的交易和新的服务。二、《国际收支手册》修订对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平衡的影响1.加工贸易项目的调整第五版和第六版的《国际收支手册6》在国际货物贸易方面的统计口径概念是一样,即按照货物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在贸易前后货物所有权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但是唯一不同的是,第五版的《国际收支手册6》就是没有发生货物所有权变化的“加工贸易”放在“货物贸易”下,它是构成货物贸易主要项目之一。而第六版的《国际收支手册》就把这个例外给去除了,按照原来没有发生所有权的定义把“加工贸易”转移到“服务贸易”下。这样,可以看出第六版的《国际收支手册》更加严格地按照“是否发生所有权变化”这一概念进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划分。2.转口贸易项目的调整第六版的《国际收支手册6》中转口贸易被定义为编制经济体的居民从非居民那里购买货物,同时将货物转售给另一个非居民,货物在编制经济体内并不出现。货物的转口贸易单独列示在贸易商所在经济体的国际账户中,因为它们只与自身有关,并且不包含在贸易商所在经济体的海关系统之中。对于转口贸易下的货物,在货物的经济所有权发生变更时记录货物购买和出售。转口贸易下货物出售与购买的差额反映在“转口贸易下的货物净出口”项下。该项目包括商人利润、持有损益以及转口贸易下货物的库存变化。而根据第五版的《国际收支手册》中转口贸易货物的获取价值与出售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录为转口贸易服务价值。由此可见,转口贸易从原来的服务贸易转移到货物贸易下了。三、《国际收支手册》修订对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平衡影响的测算表12005-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及调整单位:亿美元2.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调整根据前文的阐述,服务贸易统计的调整是将转口贸易去除,再加上加工贸易中的来料加工,再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海关网站的相关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表22005-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及调整单位:亿美元四、调整前后我国贸易平衡格局的比较根据前文所述关于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调整方法,然后进行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调整,测算出来了根据第六版的《国际收支手册》关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统计口径的相关数据,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格局是一顺一逆,即货物贸易处于顺差,而且顺差还是很大,从2005年至200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顺差的形势是逐年递增。相反,我国的服务贸易则是一直处于逆差,从2005年至200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逆差的形势也是逐年递增。调整后的数据,我国的贸易格局一下子换成了另一种形势,即服务贸易由调整前的逆差变成了现在的顺差,并且货物贸易的顺差也稍微有了缓解。根据第六版《国际收支手册》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它给我国的贸易平衡带来了影响,使我国的服务贸易从逆差一下子变成了顺差。
本文标题:国际收支手册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7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