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国际金融习题作业及答案
(一)名词1、欧洲债券:指借款人在本国境外市场发行的、不以发行市场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国际债券。2、国际储备: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3、国际清偿能力:主要包括一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或其他国家政府之间所达成的临时性筹借资金的各种协议。4、自有储备:指经常项目下的顺差而形成的外汇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余额。5、离岸金融市场: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6、第八条款国:指实现了经常账户下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7、国际货币体系: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8、特里芬两难: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主要内容是美元价值要稳定,它就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它的价值就难以稳定。(二)思考题1、国际储备的构成和作用。国际储备的构成:(一)自有储备:1)、外汇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2)、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的典型形式。3)、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二)借入储备:1).备用信贷:是一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或预计要发生困难时,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2).借款总安排:又称借款总协定,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口本、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加拿大、瑞典等十个发达国家(即十国集团)于1962年共同设立的一种特别贷款项目。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补充资金而安排的第一个备用信贷额度。3).货币互换协定。国际储备的作用:1).适度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保持国际支付能力。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信用保证。4).影响货币发行量。2、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一)经济开放和对外依赖程度:(二)汇率制度和外汇政策: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储备较少(三)外汇管制:严格的外汇管制所需储备少(四)对外筹集资金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储备较少3、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特点。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一)自由储备:1).外汇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2).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的典型形式。3).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二)借入储备:备用信贷、借贷总安排、货币互换协议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1).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作出重大调整。2).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3).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4).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项目顺差4、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并分析我国目前的国际储备规模是否适度。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1).有国际储备机会成本的持有量。2).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3).政府的政策偏好。4).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5).对外交往规模。6).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7).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8).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表为1997年以来的历年我国国际储备情况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储备额1398.91449.591546.751655.742121.652864.074032.51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储备额6099.328188.7210663.4415282.4919460.3023991.5228473.38我国近些年国际储备折线图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储备额系列1从中国国际储备规模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国际储备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这既是中国经济高增长、良性发展的体现,又是中国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到2006年底,中国的国际储备已经超过10000亿美元,到2010年已经高达接近30000亿美元,很明显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目前,对国际储备的关注由最初的追求规模、强调正面效应,转化为研究规模的适度区间与过渡规模的负面效应。判断一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实现了内外均衡。其中,内部均衡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外部均衡的目标是国际收支情况,尤其是经常项目的收支情况。当一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国际收支也达到了基本均衡,且汇率稳定,就可以说其经济处在内外均衡状态,此时的外汇储备规模就是适度规模。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入和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导致相应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使稳健的货币政策受到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严重挑战。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预期,导致国际热钱的流入,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当前迫切需要我们考虑的是如何管理好和利用好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5、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特点。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欧洲货币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开端时期欧洲货币市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20世纪50年初到60年代中期,为欧洲美元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欧洲美元市场虽然不断增长,但规模还不大。2).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阶段,也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全球扩散阶段。60年代中期,美元危机频繁,于是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硬货币的风潮经常发生。同时,美国为了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于1963年实行利息平衡税,规定美国居民从购买外国企业在美国发行的证券取得的利息,须另行纳税,税率最初为15%,后来提高到22.5%,使外国企业在美国发行证券遇到很大困难。美国又于1965年要求美国的扩国公司自愿限制对外直接投资,这项要求于1968年强制执行。这迫使外国企业以至美国的扩国公司转向欧洲货币筹资。3).欧洲货币市场从70年代中期直到如今时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西方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外汇买卖增加,这也扩大了对欧洲货币市场资金的需求。同时美国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巨额逆差,造成更多的美元流入欧洲货币市场。在这一时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石油国家为了发展经济或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纷纷到欧洲货币市场筹措资金。一些西方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型项目投资,其资金也来源于欧洲货币市场。此外,苏联和东欧国家也都在利用欧洲货币市场上的资金。欧洲货币市场由于以上因素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1).管制较松:这个市场的货币当局,对银行及金融机构从事境外货币的吸存贷放,一般管制都很松。例如,一国政府机构或企业筹集资金,在美国纽约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或借款等,美国有关当局对此审查相当严厉,一般中小国家或企业很难获准;而它们在欧洲货币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或借款,审查的手续则较简单,不如美国市场严格,比较容易获得批准。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或企业常常在此借取资金,原苏联、东欧国家也如此,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2).调拨方便:欧洲货币市场,特别是以英国伦敦为中心的境外货币市场,银行机构林立,业务经验丰富,融资类型多样,电讯联系发达,银行网遍布世界各地,资金调拨非常方便。由这个市场取得资金融通后,极容易调成各种所需货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资金调拨世界各地。3).税费负担少:市场税赋较轻,银行机构各种服务费平均较低,从而降低了融资者的成本负担。4).可选货币多样:欧洲货币市场所提供的资金不仅限于市场所在国货币,而几乎包括所有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从而为借款人选择借取的货币提供了方便条件。5).资金来源广泛:欧洲货币市场打破了资金供应者仅限于市场所在国的传统界限,从而使非市场所在国的资金拥有者也能在该市场上进行资金贷放。与此同时,借款人也不受国籍限制。6、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主要是在推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储备资产的确定于创造,外围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清偿力,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有利手段和解决途径2)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防止循环的恶性贬值,为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合作,促进了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各国的经济政策协调。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一)美国可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牟取特殊利益这首先表现为美国可获取铸币锐。铸币税是指铸币或纸币面值超过金银条块铸造成本或纸币印刷成本给货币发行者带来的利益。其次,它增强了美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第三,它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二)国际清偿能力供应与美元信誉二者不可兼得,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时,发现了一个问题:该货币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对美元有信心,为了保证美元信誉,美国需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该货币制度运行的另一项必要条件是保证国际清偿能力的供应,为此美元需要大量外流,而这又意味着美国必须持续存在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并导致人们对美元丧失信心。(三)该国际货币制度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过分依赖于国内政策手段,而限制汇率政策等手段的运用从原则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各国政府有法定升值或法定贬值的余地。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实际上很少允许会员国运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四)在特定时期,它会引发特大规模的外汇投机风潮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外汇投机具有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性。国际货币基金只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逆差十分严重时实行货币贬值政策,汇率运动的方向是单向的,故外汇投机行为几乎没有多少外汇风险。又由于在固定汇率制下贬值幅度往往较大,故外汇投机一旦成功可获额外高的收益。8、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和缺陷。牙买加体系的特点:1)浮动汇率制度的广泛实行,这使各国政府有了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即汇率变动手段;2)各国采取不同的浮动形式,欧共体实质上是联合浮动,日元是单独浮动,还有众多的国家是盯住浮动,这使国际货币体系变得复杂而难以控制;3)各国央行对汇率实行干预制度;4)特别提款权作为国际储备资历产和记帐单位的作用大大加强;5)美元仍然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而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作用大大削减,各国货币价值也基本上与黄金脱钩。牙买加体系的缺陷(一)汇率体系不稳定,货币危机不断。在牙买加体系下,IMF的181个成员中,有1/3实行的是独立浮动或管理浮动汇率,其余2/3是钉住汇率(钉住单一货币或复合货币)。钉住汇率实际上是相对的固定汇率制度,钉住货币的汇率被动地随被钉住货币的汇率的变动而变动。80年代以来,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的汇率此消彼长,波动惊人,使钉住货币国家汇率扭曲,出现经济结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钉住汇率制与独立浮动汇率制之间的这一内在矛盾是牙买加体系下汇率动荡、货币危机频发的根源。(二)国际收支调节与汇率体系不适应,IMF协调能力有限。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收支调节渠道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调节渠道有所增加,如浮动汇
本文标题:国际金融习题作业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7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