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词解释:1、遗传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即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间或同一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2、.孑遗物种:所谓孑遗物种是在较为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非常繁盛,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的一些生物物种。例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和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等就属于孑(jié)遗物种。3.基因流:是一个集合名词,它包括致使基因从一个居群到另一个居群或从一个亚居群到另一个亚居群成功运动的所有机制。基因流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条件:1)某分类群存在至少一个以上的居群或亚居群;2)不同的居群或亚居群间有基因交流的机会。4、遗传漂变: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geneticdrift),也称为随机遗传漂变(randomgeneticsdrift)。5、基因型频率:指某一特定型(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的个体在整个群体中出现的概率。6、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广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例如,湖泊可以看成是“陆地海洋”中的岛屿,林窗可以认为是“森林海洋”中的岛屿。换句话说,只要是边界明显的生态系统,都可看作是大小、形状和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例如,林中的沼泽;被沙漠围绕的高山;被农田包围的林地等等。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7、自然保护: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最新研究成果,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根据自然规律,利用人的社会属性,对自然界这一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积极保护,使自然资源能持续地被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具有相同的内涵,生态保护是指人类对生态环境有意识的保护,是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及策略。8、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壤、水、草场、森林、野生动植物、矿物、阳光、空气等等。对于人类来说,随着取得和使用资源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无用的物质可以变成有用的资源。9、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物实施保护;10、迁地保护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11、物种灭绝:所谓物种灭绝就是指一个物种或一个种群不能够通过繁殖自我维持。下列任一情况发生时即发生灭绝:一是最后一个个体死亡;二是当剩下的个体不能够产生有生命或有繁殖能力的后代。12、外来物种(或者称非本地的、非土著的、外国的、外地的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13、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通过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共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14、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15、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不可能只出现在一条食物链上,往往同时加入数条食物链。由于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为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食物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联,形成了食物网。16、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17、关键地区是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即一些植被保存较好、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也被称为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或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18、关键种是指其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群落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稳定的物种。19、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也指一定区域内物种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20、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2.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环境间的生态过程及其组合的复杂性程度。它与生物圈中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有关,也与生态系统内部由于环境差异和生态过程所引起的极其丰富的多样化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多样性越丰富。23.灭绝(EX):在过去的50年内,未在野外确实找到的物种。24.保护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保护的科学。25.生态位:每一个物种在系统中所占的位置,称为生态位。生态位往往是复杂和多维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是该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空间。26.生境破碎化是指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变成很多总面积较小的小斑块,斑块之间被与过去不同的背景基质所隔离。(生境破碎化(Habitatfragmentation)是指对生物物种﹑种群﹑群落的生存繁衍起干扰﹑抑制作用的因素分割﹑压缩生境的过程。)27.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也称为异质种群。Levins(1969)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组种群构成的种群”(apopulationofpopulations)。通常用局域种群(localpopulation)来表示传统意义上由一群个体组成的种群,用集合种群表示一组局域种群构成的种群。)二、填空题(共25分,每空0.5分)1.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加强,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五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2.通常将生物多样性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3.一般多样性指数有3类: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4.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遗传变异,即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类型包括连锁互换、自由组合和转位因子改变位置。5.目前检测遗传多样性的常用以形态学性状为主的表型分析和分子水平的检测两类方法。6.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因素:①随机交配的偏移;②基因频率的随机漂变;③突变;④群体间的迁移;⑤自然选择。7.天然群体中变异性的直接来源不是突变而是重组。8.生物学物种定义的共同特点在于将生殖隔离作为区分物种的重要标准。9.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热带森林。10.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11.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其变化的多样性。12.每一个物种在系统中所占的位置,称为生态位,其往往是复杂和多维的。13.从保护物种的角度与保护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物种的灭绝分为一般意义的灭绝、野生灭绝、局部灭绝、生态灭绝4个方面。14.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破坏比较严重的是热带雨林、热带干旱林和红树林。15.生境片断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境片断化影响了物种的流动性,同时,也产生了“边际效应”,改变了生境的条件,从而间接地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16.生境退化具有最微妙影响的因素仍是环境污染。17.岛屿可分为海洋型岛屿和大陆型岛屿。18.如果原始生态系统只有10%的面积保存下来,那么,该生态系统有50%的物种丢失;如果1%的面积保存下来,则该生态系统中有75%的物种丢失。19.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20.随着岛屿上物种数目的增多,物种迁入率下降,但灭绝率提高。21.生物多样性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面积效应”。22.岛屿离陆地和其它岛屿越远,其上的物种数目就越少的这种现象称为“距离效应”。23.严格的自然保护区指拥有典型的生态系统、地理和自然特征或物种,可用于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的一块陆地或海域。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24.保护区的形状和大小是保护区设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保护区的大小是保护区设计的最关键问题。25.考虑到保护区的边缘效应,保护区的最佳形状是圆形。26.一般地自然保护区应由3个功能区域组成,分别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三个功能区域。27.生物圈保护区的思想为自然保护区的设计规划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需要指出的是生物圈保护区只是有关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的一种思想。28.一个区域的保护区网包括核心保护区、生境走廊带和缓冲带。29.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是物种保护的两种形式。30.迁地保护的最高目标是建立野生群落31.动物迁地保护方法包括动物园、水族馆、猎物农场和圈养繁殖计划。植物则被保留在植物园、树木园和种子银行。32.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英国皇家植物园栽培了2.5万种植物,约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其中2700种植物是IUCN红皮书上的受威胁种类。33.为保存自然植物资源,英国皇家植物园于1975年建立了野生植物种子保存部,最近又开始实施“千年种子库”工程,以期将绚丽的多样性植物世界留给后代。3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很多,从保护对象来说可以保护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甚至景观区域;从保护方式来说可以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或离体保护。35.在进行生物多样性经济评估时,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分为3种类型:(1)直接使用价值;(2)间接使用价值;(3)潜在使用价值。36.濒危等级划分的标准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37.划分物种濒危等级的标准,其主要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38.IUCN全称为“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1998年IUCN更名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39.一分类单元如果没有理由怀疑其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即可列为灭绝。40.一分类单元如果已知仅生活在栽培和圈养条件下或仅作为一个(或多个)驯化种群远离其过去的分布区生活时,即为野生灭绝。41.IUCN是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内动植物红皮书采纳的等级参考IUCN红皮书等级而制定,彼此相关但不相等。已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卷中,采用“濒危”、“稀有”和“渐危”3个等级。42.《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是参考IUCN而编写的,其采用的物种濒危等级分为:野生绝迹、绝迹、濒危、渐危、稀有、易危等。43.《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共分4卷: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兽类。44.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使用了两个等级,将中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将数量较少或者有濒于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列为二级保护动物。45.长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策略就是在野外保护自然群落和种群,即就地保护。46.就地保护是长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策略。47.大熊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为落叶乔木,是一种孑遗植物,银杏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我一
本文标题:保护生物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7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