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国际金融教案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高长法二零零九年二月2绪言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对外经济关系日益发展。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的第三贸易大国。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突出,2006年加入WTO五年过渡期满后,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并迅速将危机传导到世界各国,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到目前还未走出危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美国在200多年前还是不毛之地,但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通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资金往来、劳务转移、科技、文化交流等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中,日本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战后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开辟国外市场,利用国外资源,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所以,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不仅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经验。一、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一切科学研究的目的,都在于揭示客观规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具有的特殊3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科学的对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4页)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我们选择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介绍。1、国内长期以来代表性的观点。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学的货币面,即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如陈彪如先生所著的《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应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既要说明国际范围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述国际间货币和借贷资本运动的规律。”钱荣堃先生主编的《国际金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是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这种观点有其合理之处,国际收支、汇率、国际储备、国际货币体系等国际金融中的重要问题,的确是国际间经济交往中的货币金融现象。但是,现实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势的快速变化,有很多新问题在原有框架内难以解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与货币银行学的关系问题。研究一国国内的货币金融问题的学科是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只不过是货币银行学中有关问题在国际范围的自然延伸。问题在于:随着各国经济开放度越来越大,原有的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现在的货币银行学也研究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金融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在货币银行学各部分中加上“涉外”的相应内容,就可以把国际金融的内容涵盖在货币银行学中。4(2)与现实情况的比照问题。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在于能否充分反应和指导现实问题。现在看来,很多一直属于国际金融研究范围的问题,已不再单纯是一国涉外的或存在于国际间的货币金融问题,而是更多地与一国经济内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还涉及到经济学的各个学科部门。以近年来备受重视的货币危机问题为例,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指出,政府提高利率是遏制投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的有效手段,但是这样做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很大损害,货币危机是否发生取决于政府通过两害相较来决定是否放弃提高利率以维持汇率。因此,现实的发展要求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原有的学科间的界限。(3)与国际上学科发展的协调问题。西方国家国际金融学等学科的发展在近年来呈现很多新的动向。原有的汇率、国际收支等问题已被纳入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内予以考察,甚至有的学者干脆用国际宏观经济学或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名称来取代国际金融学。相当多的不局限于国际间的货币金融领域的问题,被公认为国际金融学的组成部分。如现代国际金融学政策分析基石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它的主题是开放条件下一国内部的经济政策效力问题,并且财政政策的分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对传统观点提出批评的是复旦大学姜波克先生和杨长江先生他们提出如下观点:“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所谓内外均衡是指既保持经济体自身的稳定发展,又使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处于合理状态之中,是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目标。”5二、国际金融的特点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地自我发展。闭关锁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任何一个国家要振兴自己的经济,都必须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必然引起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国际金融与一国国内金融密切相关,同时又存在很大区别。1、国际间商品、劳务交换扩大,使货币信用关系国际化。国际金融起源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的交换。19世纪中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发展,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空前繁荣,资本输出迅猛增长,由此引起国际金融的蓬勃发展。所以说,以货币为媒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交换是国际金融产生的基础,随着国际贸易和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原来在一国国内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国际信用。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经贸的发展,并突破原有的服务于生产和贸易的格局,日益成为一种独立的国际经济活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1985年,世界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流量已达75万亿美元,是世界商品(劳务)流转量的25倍;世界外汇市场的外汇交易额为37.5万亿美元,是世界商品劳务流转量的12.5倍。62、以外汇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不能直接以本国货币支付。按照世界货币理论,各国之间的货币收支必须用黄金进行结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有当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无法解决时,才不得不以黄金作为最后的结算手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是由债务国把黄金运送给债权国,而是在世界市场上出售黄金,取得所需要的外国货币,以这种货币进行抵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这种外国货币就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外国货币都能起到这种支付手段作用,只有在国际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货币,或按照支付协定所规定使用的货币,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这种“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就是外汇。”外汇是国际间货币收支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国际间收支往来的关系,这是国际金融活动不同于国内金融活动的一个明显的特点。3、不以任何主权国家法律为准绳。一国国内金融,如货币发行与流通、资金收付与调拨、贵金属买卖、信贷的发放与偿还、债权债务的形成与消失、国家、企业、个人相互间的结算等,都受到该国统一的金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而国际金融中有关各国货币相互兑换的汇率、资金的流出流入、贵金属的转移等等,涉及不同国家不同的法律、条例以及国际惯例和国际协商制定的各种条约、协定等。由于各国历史发展过程、社会制度演变、经济力量强弱、发展水平差异等,往往使不同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及金融关系中采取的方针政策差异很大,有时甚至产生十7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相比,牵扯面更广、关系更复杂。因此,国际金融是以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以及条约为依据的。4、有更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国际金融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它与世界经济的其他经济关系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国政局的动荡,世界政局的变动,往往会引起汇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使得货币收付会给其中一方带来损失,进而影响一国的进出口,造成一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汇率问题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有时会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或国内各社会集团之间的政治经济斗争的一个尖锐问题。国际结算是具体办理各国间货币资金往来收付的业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国际金融业务,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国际结算中,对货币币种、支付方式、支付条件和结算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当,往往会对国家造成利弊得失。各国都力争采取对本国最为有力的国际结算方式。国际收支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如果数额巨大而又长期持续存在,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各国政府都采取种种干预措施,力求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各国为调节和改善国际收支而产生矛盾和斗争。“二战”以来,由于科技进步,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扩展,国际金融领域某一方面的变动往往会对另一国以致对世界的政治、经济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一个市场发生动荡,甚至世界某一角落政治局势变化,也会迅速反映到国际金融市场,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以,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最为敏感的部分,有较大的经8济和政治风险。1995年英国老牌的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倒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7年4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致2008年9月引发全球金融危机都充分说明了国际金融的风险性。5、国际金融是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调控工具。“二战”后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哪个国家把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重要位置,把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关系联系起来,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快。同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国际贸易已不再是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而国际金融和国际资本流动则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国经济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本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策略是否正确,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能否善于利用世界经济的发展,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国际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加以运用,以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比如日本自60年代开始对外投资中有60%是以开拓海外市场为目的的。在国外投资建立子公司,子公司源源不断地购买本国产品,从而推动本国产品出口贸易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充满了竞争,世界在竞争中发展。近代社会国家竞争的重点可以分为三次。第一次竞争是初级产品和资源的竞争。由于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开放的市场,出现了殖民统治和战争,世界列强用强制性的手段获得了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材料。第二次竞争是在世界各民族纷纷独立之后,世界市场不断形成的前提下的工业品的竞争。典型的是日本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很大比重,以此支撑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发9展。第三次竞争是金融业的竞争。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金融资本统治工业资本,21世纪金融业尤其是金融创新的竞争将会成为一个重点。三、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CenturyFinancialCorp)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的爆发。随后,这场危机没有按照人们最初的想象逐步化解,而是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到2008年底,危机已造成全球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美元,间接损失更是高达15000亿美元以上。危机首先在美国国内爆发,然后迅速在全球蔓延,导致美、欧、日等国家或地区许多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如汇丰控股、巴黎银行、瑞穗银行、花旗银行、瑞士银行、贝尔斯登、摩根大通、美林公司等一大批国际著名的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并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剧烈震荡,致使全球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因金融市场出现的流动性不足而纷纷紧急救市。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恐慌,这场危机的影响目前依然在深化、延续。(一)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及其特征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繁荣,被称为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全盛时期。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持续性的生产过剩和利润率低迷,导致了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局面,凯恩斯主10义在“滞涨”问题面前失效了。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深刻
本文标题:国际金融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8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