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检验程序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3—2010),第一法的大肠菌群MP’N计数法检验程序见图3-7,第二法的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见图3-8。(2)原理1)大肠菌群MPN计数法检验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tryptosebroth,LST)中的胰蛋白胨或胰酪胨提供碳源、氮源、硫和小量的生长因子,磷酸氢二钾(K2HP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提供缓冲能力,氯化钠维持渗透压。乳糖是最主要的碳源,几乎所有的大肠菌群计数方法都是基于乳糖发酵实验,乳糖发酵产气是一个主要的筛选条件。所以在大肠菌群的检测培养基中,乳糖就是一个鉴别性成分。月桂基硫酸钠具有选择性,能抑制除了大肠菌群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rllliantgreenlactosebilebroth,BGLB)含有两种抑制剂,牛胆盐和煌绿染料,它们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产芽孢细菌。同时选择出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菌群细菌不受这两种抑制剂的影响,能发酵乳糖并生长繁殖。从产气可以确定发酵反应的进行。使用MPN法的假设前提是细菌随机分布、细菌细胞单个分布(不成串)、有生长繁殖能力和细菌生长有合适环境。相对于平板计数的优势,MPN法接种量大;能检测较少数量的污染;预制的液体培养基是凉的,比直接倒的热的液体培养基危险性小,对检测目标菌的伤害小;可以提前准备培养基。MPN表中阳性管的设定不是连续的,因为有些组合在统计学上的概率非常小,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结果出现了表中没有的组合.应该重新检测,因为很可能结果是错误的。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检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ioletredbileagar,VRBA)含有蛋白胨提供碳源、氮源.酵母提取物提供B族维生素刺激细菌的生长。胆盐和结晶紫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乳糖是碳源,中性红是pH指示剂。(3)应注意的问题1)发酵管灭菌后,最好能在高压灭菌锅内,等待温度降至摩温,若发酵管还是热的就从高压灭菌锅内取出.在室温下降温.倒管顶部会出现小气泡.给检验时观察气体的产生造成困难。建议使用不锈钢或塑料试管帽。可避免硅胶试管塞在灭菌过程中经常会被水蒸汽顶起而脱落,影响灭菌效果的情况。如果使用硅胶塞.有一个经验可以告诉大家,灭菌前,在所有试管的上面盖一块毛巾,要将所有的试管盖住,又不影响灭菌,这样试管塞就不会冲出来了。因为毛巾轻,能允许试管塞向上抬起排气,又能挡住塞子,不让它掉下来,等气排出来后,自然又盖回去了。2)BGLB灭菌后,应及时取出。否则会破坏BGLB中的乳糖成分,使检测效果下降。正常的BGLB取出后是漂亮的亮绿色,如果放在高压锅过长时间不取出.会使其颜色变淡变黄。3)不能直接将样品稀释液接种到BGLB中,因为它的抑制性太强.必须用第一个步骤来使目的菌得到充分的恢复和繁殖。4)酸性样品要不要调整pH,要根据样品而定。可以先测量要使用的LST的pH,然后按正常程序加入样品,再测量pH,如果两者相差不大.还在6.8左右.就不用预先调整样品的pH,因为LST有较强的缓冲能力。5)对产气的观察与判断。刚从培养箱中取出的发酵管,轻微晃动.若有细小气泡从管底迅速升至液面(一般而言,产气量与大肠菌群污染量呈正相关),即使停止晃动,小气泡也不会停止,那么这就是产气阳性;如果晃动时出现的气泡较大,停止晃动后很快消失,那么这些气泡是晃动时产生的,其实没有产气反应。真正发酵产生的气泡量应较大且是白色的,而晃动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体积大、呈现出液体原来的颜色。晃动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轻轻按住试管塞,不然晃动的时候可能因骤然释放大量气体.将塞子顶开,管内液体冲出,造成污染物外溢。对于培养后倒管内出现大气泡(一般认为占倒管的l/3以上),判断为产气是无容置疑的;对于倒管内的小气泡,则应观察试管内的培养基是否是澄清的,及细小气泡的升腾现象,同时取灭菌后产气泡的空白管进行对照,均符合的才能综合判断为阳性,反之,则应判断为阴性。6)稀释度的选择,参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粪大肠菌群计数》(GB4789.392013)的附录B,有非常详细的描述。7)如果VRBA煮沸的时间超过2min,会降低它的分离能力。培养时间不能超过24h,因为受到抑制的杂菌可能在延长培养时川中生长。换言之,它的分离能力和抑制能力在24h内最有效。为了保证最佳的分离效粜,应该在24h内配制和使用。8)接种VRBA平板后必须要覆盏,不然不能形成标准中描述的菌落,结果无从判断。覆盖层是为了造成较低的氧含董.抑制杂陌牛长。
本文标题:卫生指示菌大肠菌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9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