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
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一、大国战略与强势外交近年迅速崛起的印度经济是支撑印度推行大国外交的内在动因。从1992年至1999年期间,印度的GDP平均增长6.8%左右。印度1998-1999财政年度出口总值已从上一财政年度(1997-1998)的324亿美元,增至336亿美元,增长幅度为3.7%。软件业的高速发展是带动印度近年经济发展主要因素。印度政府于1991年撤销对软件出口及软件公司盈利征收的税项后,软件出口从1991年的1.64亿美元,上升至1998年的20多亿美元,占全国出口4.5%。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公司联合会统计,印度软件出口额1995-1996年度仅为7.34亿美元,而在1998-1999年度,印度软件业产值已达到4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已突破30亿美元,比上一年度猛增长84%,是1995-1996年度的4倍以上;1999-2000年度,印度软件业产值为57亿美元,出口额为40亿美元。印度的软件出口目前在其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0.5%。在印度人民党上台前一年即1997年,印度按美元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739亿美元,居世界第15位;按印度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名列世界第五。这些为印度人民党上台后全力推行大国战略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1998年3月19日,瓦杰帕伊宣誓就职总理。印度人民党上台组阁后,立即对外宣布新政府的外交战略。同日,印度外交秘书迪克西特发表谈话,表示新政府要放弃印度自80年代以来国大党政府推进的温和外交政策,不会再向邻国作出单方面的让步。提出要重新审视“国家面临的军事和政治威胁”,印度将保留“使用一切选择的权利,以确保印度的安全、领土完整和统一。”为此“要重新评估我们的核武器政策,保留制造核武器的权利”,最终达到“在国际事务中印度要得到与其面积和能力相符合的地位”。富有攻势的关于国家安全的理论,不能不产生富有攻势的外交战略。近代以来,印度国家安全战略一直在以北方陆地还是以南方海洋为国防重点的两难中选择。印度现任外交部长贾斯万特?辛格在《印度的防务》(DefendingIndia)一书中认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他说:“印度历史的转折点并不是最终发生在陆地上的冲突”,“我们只需思考一下17和18世纪的一个重要失误,就可正确地评价印度洋和通向印度的海路的重要性。这个失误导致外国势力到达印度洋沿岸,最初是为了贸易,发展到后来就是为了征服。”“在这里,陆地上的胜利是紧随着海上的征服而来的”,“因此有必要承认,出现一个意义重大的战略转移,即陆路被海路所取代。”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及9.11事件后美国打击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使印度政要们更加认识到制海权对于印度国家安全所具有的生死存亡的意义。印度政府同时也明白,中国对印度洋地缘政治利益并不象美国那样具有急迫的现实需求,中印在印度洋上并不会发生现实冲突。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的逐渐改善,特别是印度成为事实上的有核国家以后,由中国挑起的两国直接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基本不复存在。而印度多年来的重陆军轻海军国防投资政策,已造成印度海上防务虚弱。鉴于此,近几年印度采取以“中国威胁”为幌子,采取瞒天过海的方式,渐次实现军事安全战略从北方陆地向南方印度洋的倾斜。2000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美国期间,在对美国会议员讲演中说:“我们寻求的是一个没有大国威胁其稳定和安全的亚洲,我们也不想以挤占别人的空间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国防战略研究所讲话表示:印度的国防现代化应与中国保持同步,国防水平不能低于中国;鉴于可能发生的有限的核战争,能够保证和平的手段就是印度可靠的威慑,不管它是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威胁;“我们的邻国已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将影响我们未来的力量平衡。这些自然而然地提出许多问题,例如中国现代化对我们今后几十年意味着什么?”10月18日,费尔南德斯在部队司令年度会上提出要持续注意和分析印度周边日益恶化的安全环境。他强调中亚独联体国家、次沙哈拉地区的国家,尤其是环印度洋国家及与印度洋相邻的东盟地区的地缘战略的重要性。加速实现军事现代化,获取高精尖武器是政府的优先考虑。他透露印度政府已批准独立研制航母的计划。11月26日,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2001年3月5日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在安达曼群岛首府布莱尔港视察时称:“20世纪属于西方,中国在21世纪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但本世纪未来的岁月属于我们印度。”由于印度是陆地大国,北部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及孟加拉等国接壤,边界问题和国内民族问题突出,因而陆军不可避免地要在印度国防安全中扮演主要角色。但近年来印度政府日益注意到印度洋对印度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大意义并将国防建设的重点向印度洋持续偏移。据印度国防部年度报告:1996年到2000年的国防支出中,陆军军费支出年均递增15%;空军约9%;海军约18%。《简氏防务周刊》披露:印度2001-2002年度军费比上年度增长13%,陆军虽占整个预算的60.4%,但和上年度相比,陆军在叁军中增额最少。印度空军于2001年4月下旬公布新的战略方案,呼吁增加15个战斗机中队,将空中巡逻范围向印度半岛以南推进。时任印国防部长的辛格在两年一次的司令官会议上保证“全力支持”空军,“满足它的所有作战要求”。在4月20日结束的两年一次的海军指挥官会议上,印度海军决定增强对陆地纵深打击能力,使作战水平达到新高度。目前,印度海军正通过购置各类新型武器来实现装备现代化的目标。6月初印度与俄国签订的为期10年的军售合同主要集中在海空及核威慑、外层空间技术领域。印要求几乎所有新造的战舰上均装备反舰导弹。6月13日印成功试射首枚超音速巡航导弹射程达280公里,这类导弹预计在两年内可装备印度海军。10月1日印度接受俄国交付的第二艘升级型“基洛”级潜艇。这两艘潜艇装备有独立的空气推进器,能载8枚可携核弹头的巡航导弹;装配有电子作战系统,该系统可向印海军指挥中心和航行在印度洋的战舰发送预警数据。印度计划建造6艘排水量为3500吨,共可携带36枚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力争在2010年前形成海上核打击能力。7月25日,印度政府批准一项价值1亿美元的开发计划,打算建立专用C41网络以增强印度海军的目标探测与攻击能力。2002年1月19日印度海军参谋长马德维德拉?辛格海军上将在印度南部港口城市科钦表示,印度军队拥有可信的反击能力,其造成的破坏程度超出对方的想象。印度海军拥有的火力已超出“足够”的范围,能执行任何类型的作战任务。在回答印度海军是否已在军舰上装载了核武器时,他强调,任何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都会确保拥有海陆空叁位一体的“第二次打击”的核能力。2月8日,印度和俄罗斯签署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军事协议,为双方即将进行的数十亿美元的军火交易奠定基础。2月6日,美国《世界网每日新闻》转载美国战略预测公司《印度扩展核能力》文章评论道:“印度的采购单清楚地反映了叁个问题。第一,印度在集中发展海上能力。第二,它的战略计划范围已经扩大,并非专门针对巴基斯坦的威胁。第叁,印度真正想成为一个核大国”,“它突出反映了新德里决心发展能够威慑南亚任何挑战的叁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并使印度取得该地区霸权地位。这是印度防备决策的主要目标。”。2月28日,印度财政部长在对国会的演讲中表示,印度增加了2002年至2003年3月的国防预算,军方预算总额为133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14%。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预算宣布后发表谈话,对军费的增加表示满意。费尔南德斯说,他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国防部将抓紧购买先进的喷气式教练机和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航空母舰。与此相应,印度外交迅速向西太平洋地区伸展。1998年8月24日,印度海军与新加坡海军讨论使双方联系制度化及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问题。10月24日,印度海军访问菲律宾,受到菲律宾国防秘书的接待。12月15日,印度与越南签署两国文化交流计划。2000年4月,印度国防部长访问越南,印度与越南签署了多项防御合作协定;22日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透露:印度和越南、波兰,正在就联合生产军事装备问题进行谈判。同月,印度国防部长在一份声明中称印度将与越南日本分别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海上演习。2000年2月28日,印度与新加坡海军在安达曼海域进行为期11天的反潜艇作战演习。2001年1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越南、印尼进行访问。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印度“面向东方”外交迈出了重要一步。2002年1月2日,台湾《联合报》“援引可靠消息来源”报道,台湾派出了校级军官担任驻印度武官,而印度空军高级将领也曾经到台湾访问,与台湾空军司令陈肇敏会晤。报道还补充说,台湾与印度的军事联系是在李登辉时代开始建立的。多年来,印度一直抱怨缅甸与中国关系密切,指责中国以缅甸为进入印度洋的基地。印度核试验前后,曾指责中国在缅甸设有监听印度基地,2000年起印度改变以往在印缅关系上所持的消极态度,采取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攻势。7月,印度陆军参谋长访问缅。,此后相继有内阁秘书、海军参谋长访问缅甸,11月,缅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访印。2001年2月,印度外长贾斯万持?辛格不顾西方所谓“民主国家”不与“军人政权”交往的惯例,对缅甸进行访问。辛格与缅甸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并就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一些共识。引人注目的是,辛格于13日出席了印缅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德穆-葛礼瓦-卡列密公路的开通仪式。这条公路最终连接印度东部各邦和缅甸首都仰光公路,设计全长273公里,它的开通对印度从陆地上进入东南亚十分有利。在公路开通仪式上辛格称:“发展与缅甸的关系关乎印度的国家利益”。二、安全战略的两难选择近来印度外交举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印度与美国关系迅速升温。2001年2月15至19日,印度在港口城市孟买举办国际舰队检阅活动,印度及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南非等19个国家的120余艘军舰参加了检阅。在各国军舰上,美国一反惯例,是唯一在参展舰艇上并列挂着美国和印度国旗的国家。检阅活动中,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说,现在世人已认识到印度海军必须在远至日本的航线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4月5日辛格访美,5月1日布什发表NMD讲话,2日,印度政府对布什讲话表示欢迎。12日,布什表示支持瓦杰帕伊关于克什米尔和谈方案并计划访问印度。7月18日晚,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上将开始对印度进行为期叁天的访问。7月19日谢尔顿在会见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辛格后向记者表示,美国和印度都有加强两国实质性军事关系的共同愿望。谢尔顿还同印度参谋长联席委员会主席、海军参谋长库马尔进行了会谈,并会见了印度陆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和其他高级军事官员。他说,目前两国军方的对话将继续进行。9月11日,美国遭恐怖主义袭击后,随即挥师阿富汗。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摧毁巴基斯坦与印度抗衡的后方战略依托,这符合印度的战略利益。因此,印度给予美国军事打击行动以积极配合。美印在中国西藏问题上,也有着心照不宣的合作。2001年5月9日美国参议员范斯坦和众议员兰托斯等分别在参众两院提出《2001年西藏政策议案》,这个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尽一切努力,“促使北京政府坐下来与流亡海外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进行对话”,要求“设立西藏问题协调员,拨款275万美元用于对西藏难民的人道援助,给流亡藏民提供奖学金和西藏人权活动团体的资助”。5月17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任命负责全球事务的副国务卿为西藏事务特别协调员,这是自1997年以来任职最高的官员担任这一职务。鲍威尔表示:“西藏事务协调员办公室能帮助国务院制定出有助于藏人和中国人和解的政策。”“美国应该让中国知道,西藏问题将会影响美国与中国的全面关系”。23日,正值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签订50周年之际,在会见鲍威尔之后,达赖又受到布什及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在白宫的接见,布什“声明坚定支持达赖喇嘛为倡议与中国
本文标题: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9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