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从蝴蝶兰跨界商品链探讨台湾出口农业的全球化
i研究生:劉昭吟指導教授:王鴻楷、夏鑄九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在全球化中綻放-從蝴蝶蘭跨界商品鏈探討台灣出口農業的全球化BloominginGlobalization:PhalaenopsisOrchid’sCross-borderCommodityChainasaCaseofTaiwan’sAgriculturalGlobalDevelopmenti在全球化中綻放:從蝴蝶蘭跨界商品鏈探討台灣出口農業的全球化劉昭吟摘要本研究以台灣蝴蝶蘭產業為切入點,以中小型農企業的生產網絡為分析單元,探討台灣經濟發展脈絡下的出口農業如何納入全球經濟,以深化及拓展農業全球化理論。台灣蝴蝶蘭產業的全球化以活體商品的跨界商品鏈為其形態特徵,但其與工業商品鏈不同的農業部門的獨特性是,生物僵固性與貿易彈性間的張力驅動了垂直分工的生產網絡,以及,其與傳統出口作物不同的蘭花商品的獨特性是,異質性的文化商品消費驅動了多樣化的利基市場。援此,將蝴蝶蘭跨界商品鏈的生產─市場整合視為農業全球化的「新」現象時,本研究試圖撥開此商品鏈形態背後的「新」的社會的、經濟的與技術的組織方式,以及形塑其關鍵驅動力的歷史過程。本研究將論證,是生物僵固性、貿易彈性、與異質性文化消費這組矛盾關係,驅動台灣蝴蝶蘭業者透過生產工業化、跨界運籌、與介入商品價值界定的綜合努力,形塑蝴蝶蘭商品鏈的跨界分工形態,但也因生物僵固性與分工位置的限制,形成生產網絡的及時生產的不對稱關係。台灣蝴蝶蘭業者納入全球經濟的努力與結果,標示了台灣經濟發展脈絡下農業全球化的獨特性:以後殖民的新興工業國來標示台灣,其農業全球化不是來自傳統農業部門的孤立的轉化過程,不是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間的投入產出的機械性接合過程,不是大型跨國公司的跨部門與跨界的整合,也不是第三世界的外債壓力下的被整合;其以中小農企業的工業化與國際化為主體的特徵,是異質部門間正式的與非正式互動所形成的綜效,而以園藝帝國主義及其遺制、農業再結構、以及出口導向工業化與產業升級這三個面向的交互作用為其歷史時勢。關鍵詞:農業全球化、農業商品鏈、蝴蝶蘭、台灣iiiBloominginGlobalization:PhalaenopsisOrchid’sCross-borderCommodityChainasaCaseofTaiwan’sAgriculturalGlobalDevelopmentLiu,Chao-YinAbstractAsexistingtheoriesofglobalizationofagriculturearelargelyfocusedonagro-food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inadvancedcapitalistcountries,howsmallproducersinlessdevelopedcountriesparticipateintheglobaleconomyhasbeenpaidlittleattention.ThisresearchtakesPhalaenopsisorchidindustryasanexampletoexploresomeoftheuniqueglobalizationprocessesofTaiwan’sexportagriculture.Phalaenopsis,anon-traditionalexportcrop,hasa‘new’wayof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consumptionwhichisindicatedbya‘new’technological,social,economicandgeographicaldevelopment.SinceglobalizationofthePhalaenopsisindustryischaracterizedbyaverticallyarticulatedlivecommoditychainandparticulartraitsofculturalconsumption,theauthorarguesthatthetensionsbetweenbiologicalrigidity,tradeflexibilityandconsumerheterogeneityserveasthedrivingforceinshapingthedivisionoflaborinthecommoditychain.ThewayTaiwaneseorchidgrowersdealwiththetensionsistopracticejust-in-timeproductionthroughacombinedeffortof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cross-borderlogisticsanddefiningcommodityvalueforvariousmarketniches.Yet,ontheotherhand,duetoconstraintsresultingfromthetensionsandpositionsinthelabor-divisionnetwork,thejust-in-timeproductionpracticeisinanasymmetricrelationshiptoacceleratebuyers’turnoverrateattheexpenseofsuppliers’overproduction.ThisstoryofTaiwaneseorchidgrowers’participationintheglobaleconomyepitomizestheidiosyncrasiesofTaiwan’sagriculturalglobalizationinthecontextofthepost-colonialheritagesaswellasthe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beingoneofNewIndustrialCountries.ItrevealsahybridsynergyresultingfromahistoricalconjunctureofEuropeanandJapanesehorticulturalcolonizationandTaiwan’sagriculturalrestructuring,export-orientedindustrializationandupgrading,ratherthan,aspostulatedbymainstreamtheories,anisolatedtransformationprocessofatraditionalagriculturalsector,amechanicalinput-outputlinkagebetweenagriculturalandindustrialsectors,across-sectoralandcross-borderintegrationinitiatedbygiantmultinationals,oranintegratedprocessintroducedbyforeigncreditors.Keywords:globalizationofagriculture,agriculturalcommoditychain,Phalaenopsis,Taiwanv謝誌論文書寫過程中,多少個腦子硬如水泥的時候,只要一想到謝誌,思緒便激越澎湃,想像力無限發達,成為苦悶時的最佳娛樂;而今真到了寫謝誌的時候,竟有點近鄉情怯,腳步沉重。回首這個論文的發展,到頭來,對我來說,成了做人問題。包括研究發問的高度、處理的深度、關照的角度、進入田野的身影、書寫的策略、理論的反省,在在都跟人生抉擇沒什麼兩樣,在常規、理性、慾望、激情、懷疑、癲狂的糾纏中自問自答,求個安身立命的清明。正因為這段論文書寫竟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所有曾參與其中的朋友、師長、家人,我都心懷感激,如果以下我疏忽了誰,希望您了解,我對您的感謝並無不同。感謝所有的受訪者,是您們在創造歷史。開始這個研究題目的機緣是,2000年進行農委會委託的「全球化下台灣花卉產業發展策略研究」時,我們拜訪了時任中華盆花發展協會祕書長的李坤沛先生,二週後我們又去電請李先生提供蝴蝶蘭業者訪談名單,不料,李先生給了個當頭棒喝:「早該訪談蝴蝶蘭業者了!二天怎麼夠?能訪談幾家?乾脆我帶你們下去跑一圈!」這是我踏入規劃領域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受訪者「鞭策」。於是,在李先生的帶領下,我們迅速地與多位業者建立了初步互信,為後續研究墊下有利的開端。在後來的研究訪談中,陳石舜先生以治學般的嚴謹,詳細說明自日據時期以來的蘭藝發展。周武吉先生生動地描繪了台式蘭花熱。陳達寬先生慷慨地提供他所整理的手稿,並讓我透過電子郵件隨時請教,使我能迅速掌握整個蘭花產業發展的圖像。簡維佐先生說明了業者的育種策略以及人工繁殖的國際分工,而郭彥青先生不厭其煩地解釋了人工繁殖的操作方法。李倉裕先生、盧哲民先生、賴本智先生、莊志展先生、吳昱如先生、許聰耀先生、童利孝先生、侯宗助先生、榔頭、Tony等蝴蝶蘭產業中最活躍的業者,精闢地解析了蝴蝶蘭生產的產業化過程、貿易與國際化策略,以及回顧他們涉入此項產業的個人歷史,促使我揭開理論推論的遮蔽,看到田野中的關鍵議題,並延伸了研究的歷史縱深。還有Kevin與Sharon,他們慷慨讓我進行參與觀察,並且總在重要客戶到訪時,主動提供我訪談的機會,使我經由親自澆水、上盆、送貨、賣花,以及滾雪球的訪談,終於問出能被聽懂的問題。除了蘭界的受訪者外,也感謝花卉界的李仍亮先生、黃麗娟女士、蘇石長先生、鍾國城先生、張堂穆先生、蔡顯榮先生、劉邦賢先生所介紹的切花與盆花產業的發展,以及羅婉婷女士提供我在上海進行短期參與觀察,形成我研究蝴蝶蘭產業時極為重要的參vi考系。此外,葛兆嘉女士、郭坤峰先生、蔡技正、陳子偉先生、李素芬女士以實事求是的開放態度,提供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所、國貿局的相關資訊及其專業觀點,是我極為尊敬的公務員榜樣。感謝所有指導我的老師們,協助我探索知識以及進入學術規範。自身也是這段歷史的開創者的李哖老師協助我釐清田野資訊,指出田野地圖,並給予寬大的鼓勵。夏鑄九老師領我進這個題目,農業部門比我原先所預期的更複雜、更精采、更吸引人。王鴻楷老師結結實實地幫我看了二次論文初稿,指正許多錯誤之處,並以寬容等待我逐漸修正研究思路的偏執。邢幼田老師在我在舊金山灣區的兩年寫作期間,給予的一切知識上的、生活上的、情感上的支持、鼓勵與批評,是我蜇居灣區的最豐碩的收穫。馬潤潮老師對於我的研究發現的肯定,以及在觀念上、寫作上、論證上的指導,使得寫作時總陷於今是昨非的我,深受鼓舞;師母的春風照拂,也令人暖意充盈。周志龍老師在研究主題與理論反省上的提醒,我一直謹記在心。徐進鈺老師的嚴厲批評,督促了我以更嚴格的尺度自我檢查。王振寰老師的指正以及在灣區所創造的研究氛圍,使我們這些位經常陷入寫作膠著狀態的博士候選人,從腦力激盪與互相激勵中,得到很大的幫助。感謝朋友們的鼓勵與關心。咖啡在自顧不暇的狀態下還兩度幫我閱讀初稿,並且分擔我的論文焦慮症。同是研究蝴蝶蘭產業的怡芬慷慨地與我分享研究資料與心得。崔思雲老師在我在灣區的孤立生活中,給予家的溫煦,指引我去看好的文學與戲劇,不只為緊繃枯燥的寫作日子注入活水,更因此使我有較寬廣的視野反省自身的知識生產。Kimmy介紹我認識灣區的人文環境,那些有灣區特色的甜點令人難忘。胡其安先生引領我認識中國知識份子的思索,使我重新思考研究發問的高度,雖然也使得做學問成為一種極其沉重的生活方式。劉玉珍老師與謝美娥老師教我認識學術常規,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關心我。還有AnnieKnudsen及其家人對外來者張開雙臂地接納,耐心傾聽打結的英語,在蹓狗、遠足、露營、泛舟中讓我分享加州郊區生活方式,領我這過客融入在地生活,讓我學習謙遜。感謝家人的愛,這是最難說清楚的部份。子翔
本文标题:从蝴蝶兰跨界商品链探讨台湾出口农业的全球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