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 土方回填试碾压施工方案2
1CB01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泓兴【2014】技案号)合同名称:福建省晋江防洪工程试验段西溪英溪支流墩坂堤段(安溪)工程合同编号:致:福建省江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了福建省晋江防洪工程试验段西溪英溪支流墩坂堤段(安溪)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方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现上报贵方,请审批。附:√□土方回填试碾压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浦城县泓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日期:年月日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批意见。监理机构:福建省江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收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说明:本表一式4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核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计代表各1份。2福建省晋江防洪工程试验段西溪英溪支流墩坂堤段(安溪)工程土方回填试碾压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浦城县泓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四年九月八日3编写:审核:4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施工范围:西溪英溪支流墩坂堤段(安溪)位于安溪县城厢镇墩坂村,该河段上游为格林枋大桥,下游至省道308线英溪大桥,墩坂堤段(安溪)位于该河段左段。设计桩号YXZ0+079.76~YXZ2+328.84。防洪堤堤段线长2249.08米。新建建筑物包括:防洪堤、水闸及穿堤管等。本工程等别为IV等,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本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堤防工程不作抗震设计,水闸结构按7度抗震设计。1.1防洪堤工程概况本工程左岸堤轴线桩号YXZ0+079.96~YXZ0+642.18和桩号YXZ0+813.35~YXZ2+096.31段防洪堤采用土堤结构,桩YXZ0+642.18~YXZ0+813.35和YXZ2+096.31~YXZ2+328.84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和C20埋石砼砼防洪墙,桩号YXZ2+096.31~YXZ2+196.24段上部采用C20埋石砼挡墙,下部采用护坡形式,YXZ0+079.96~YXZ0+708.22段平台高程为26.00~25.00,护脚挡墙顶高程24.00~22.50m;YXZ0+708.22~YXZ2+328.84段平台高程25.10~23.00m,护脚挡墙顶高程22.20~20.50m。防洪堤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围堰、基坑排水、表土清理、堤基开挖、碎石垫层、素砼垫层、C20埋石砼挡墙、C25钢筋砼防洪墙底板、C25钢筋砼防洪墙立板、防洪墙、干砌条石护坡、浆砌条石齿墙、浆砌块石护底、堤身夯填土方、堤反反滤排水沟、草皮护坡、三维植物网垫护坡、防浪墙、压顶及栏杆、泥结石道路、穿堤排水管、渐变段等本工程等别为IV等,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本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堤防工程不作抗震设计,水闸结构按7度抗震设计。二、堤身土方填筑工程施工程序、方法1、概述本工程土方填筑项目主要为YXZ0+79.76~YXZ2+328.84防洪堤堤身土方填筑(利用开挖土)约105713m3,堤身土方填筑及墙后回填(外购土取土3km)171865m3,临时施工便道土方挖除约47462m3。本工程施工范围长,且施工地点各自分隔,拟分为五个施工区施工,各个施工段配置相应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互不干扰的、独立的进行施工,并增加施工人员、机械额投入,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2、填筑施工方法选择堤身大面积回填主要采用自卸汽车运输,配以推土机推土,为加强效果可采取加入坡5面碾压实,在机械设备无法施工的部位,采取人工回填,以蛙式打夯机夯实。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图3-1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4、清表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机械和人工清理。清表边界在设计基面边线外30~50cm。基面的淤泥、腐殖土、泥炭土等不合格土和草皮、杂植土等杂物必须清除。清表基深度为30cm。清准备工作土场土样试验、土场排水基面碾压环刀试验土料分层分段摊铺碾压环刀试验检测完工断面(加沉降量)土料碾压试验清基是是否否施工道路堤身施工放样验收翻晒(洒水)加压清基土方运输是6表弃土按要求外运。5、取土场土方开挖5.1、临时施工道路利用施工现场到取土场之间的临时道路,对局部不够宽的施工道路采用适当加宽或每个一定距离填筑一个汇车台,方便施工车辆行驶。5.2、植被清理根据测设的取土范围,按监理单位要求,定出植被清理的范围。成材用人工砍伐,将其运到监理单位指定地点堆放。植被清除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铲推成堆,将其运到弃渣场。5.3、表土清挖施工方法采用推土机集料,挖土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到弃渣场。5.4、取土场土方开挖方法取土场土方开挖采取梯段式分层开挖方法开采,由推土机推土集料、挖土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开挖面形成梯段状,分层向山体内推进。1.1.1土方填筑5.施工技术要求土料质量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及设计的要求,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及石块,不得含腐植土。土料含水量要求控制在生产性试验确定的范围,经过碾压后,压实土料干密度要求达到设计要1m挖土机36~8m≥10m自卸汽车≥10m自卸汽车图S4-1取土场梯段式开挖取土方法示意图取土场梯段式开挖取土方法示意图7求。6、生产性试验2013年12月25日,我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寻找土堤回填外借土土源,本工程土堤要求粉质粘土或砂质粘性土填筑,外借土方约为15万m3,根据要求我项目部于城厢镇墩坂村找到所需土源,该位置可开挖土方量达到30万m3,满足设计要求,我项目部于2013年12月31日现场取样(砂质粘性土)送泉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站检测,采用重击方法得出砂质粘性土最大干密度1.81g/cm3,最优含水率14.1%。拿到报告后,我项目部于2014年9月9日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代表对本工程土堤进行了试回填,土方回填厚度采用50cm厚,土方压实主要采用18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局部边角无法碾压部位采用油动打夯机进行夯实。试验段碾压共采用划分四段碾压,第一段碾压方法为压路机压实方法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程序为:无振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一遍,弱振压一遍,无振压一遍;第二段碾压方法为压路机压实方法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程序为:无振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二遍,弱振压一遍,无振压一遍;第三段碾压方法为压路机压实方法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程序为:无振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三遍,弱振压一遍,无振压一遍;第四段碾压方法为压路机压实方法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程序为:无振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四遍,弱振压一遍,无振压一遍。试碾压后取试样送泉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站检测,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7、施工方法7.1、堤后土料回填回填土压实工程有堤后回填土(砂卵石),回填土前要排干基面的积水,确保基面相对干硬,并清理好基面和边坡的杂物。如由于回填土地狭窄,拟采用快速夯或其他打夯设备进行压实,与挡土墙接触面附近用人工或快速夯进行压实,每层回填土厚度不大于100mm,或按土样试验后有关部门确定的指标进行。远离砌筑物处,每层回填土厚度不大于500mm,或按土样试验后有关部门确定的指标进行,用18T压路机辗压,辗压次数根据土样试验后有关部门确定的指标进行。其它部位墙后填土都基本遵循以上原则。每层填土要经取样试验,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继续填土。施工填压过程中,要标定施工填压位置及高程,以便于现场施工控制和检查。8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料填压土料。对每批土料进行抽样试验,符合要求后分层填筑。工程完成约500m3后取样做干容重,达不到设计要求则要采取措施处理。堤身砼达到一定强度,基槽清理干净后,及时报验,基槽及挡土墙验收合格后即开始填土。堤后土方回填时进行分层夯实,层厚不大于30cm,控制填土干容重达到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料作填压土料。对每批土料进行抽样试验,符合要求后,分层上堤填筑。每层压实层厚不大于30cm,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含水量情况下,用12T压路机辗压。保持一定的坡度排干雨水,如有积水,用人工及时排干,保证上土料时,下一层的压实面无积水和土的含水量适宜。基础压实面和分层压实面在进行上层填土前,用推土机刨毛压实面。7.2、堤身土方填筑本工程计划为先进行填土,再进行干砌石、抛石护脚的施工,填土由低往高分层填筑施工,每一层填土铺料厚度小于50cm,实际厚度由压实试验确定;填土宽度比设计边线超宽不少于50cm的余量,到最后两层时,超宽宽度再加大,以方便运输车辆会车。对不方便机械施工的狭窄地段,采用胶轮车运土方,人工分层平整,用打夯机分层压实。雨后填筑新料时应清除表面浮土,同时减薄铺料厚度;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及时检查铺层厚度,发现超厚部位要立即进行处理,要求平土厚度均匀,表层平整,为机械压实创造条件。推土机平整完一段填土,即可进入下一段平土,对平整好的这一层土料,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分段碾压,行车速度为2km/h,压实遍数初步定为5~8遍,准确数由现场试验来确定。分段碾压时,碾压采取错距方式,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顺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0.3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3m,如下图示。粘性土的铺料与碾压工序必须连续进行,如需短时间停工,其表面风干土层应经常洒水湿润,保持含水量在设计控制范围内。碾压完成后即进行刨毛(深1-2cm)处理并洒水至表面湿润,此道工序完成质检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层土料的填筑。7.3、边坡修整土方填筑边线要求扩宽30~50cm的余量,以确保削坡后边坡稳定密实。边坡修整在土堤每一段土方完成后统一修坡,采用人工修坡的方法进行;修整时先打标桩(坡度控制样9架),测出每个标桩的挖深,以防止边坡超挖。桩的间距直线不超过10m,弯曲段不超过5m,绝不允许超挖后再用浮土填补边坡,边坡成型后,即安排人工清除表面浮土,拍打平整,为下一步施工工序创造条件。8、土方填筑质量控制8.1、土料铺填铺料前必须清除结合部位的各种杂物、杂草、洞穴、浮土等,清除表土厚度以能清干净杂物、杂草、表层浮土为准。将土料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它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地面起伏不平时,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分层作业面统一铺盖,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机械作业分段的最小长度不小于100m;人工作业不小于50m。当堤基横断面坡度陡于1:5时,坡度削缓于1:5。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均衡上升,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以斜坡面相接。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洒水湿润。铺料时控制铺土厚度和土块粒径的最大尺寸,两者和施工控制尺寸,一般通过压实试验确定。铺料至堤边时,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一定余量,人工铺料为10~20cm,机械铺料为30~50cm。8.2、碾压作业施工前先做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干密度值,并根据碾压试验确定出碾压参数的各项指标。②分段填筑,各段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错开。③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平行于防护堤轴线。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小于3m。④机械碾压时控制行车速度,以不超过下列规定为宜:平碾为2km/h,振动碾为2km/h,铲运机为2档。⑤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干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10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⑥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辅以夯具夯实,夯实时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压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8.3、结合面处理结合面处理时,彻底清除各种工程物料和疏松土层。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洞穴、废涵管、软土、砂砾(均质堤)及冒水冒砂等隐患,会同发包人、设计单位、监理机构研究处理。相邻作业面均匀上升,以减少施工接缝;分段间有高差的连接,垂直堤轴线方向的接缝以斜面相接,坡度采用1:3~1:5。纵向接缝采用平台和斜坡相间形式,结合面的新老土料,均严格控制土块尺寸、铺土厚度及含水量,并加强压实控制,确保接合质量。斜坡结合面上
本文标题:土方回填试碾压施工方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0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