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危急值报告制度2016-01-19
25危急值报告制度2016-1-19一、定义“危急值”(CriticalValues)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二、报告目的1、危急值信息报告,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发生意外,出现严重后果。2、危急值报告制度,明确了危急值的管理细则,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三、报告范围(一)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心脏停搏;26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及疑似病例;3、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动;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⑩低钾U波增高。(二)放射科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首诊、临床未预料的颅内出血(严重脑出血、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②首诊脑动脉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③首诊颅脑CT或MRI提示急性大面积脑梗塞(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④CT或MRI复查,出血或脑梗塞明显程度加重。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血肿等)出现重度脑疝、脑干明显受压。27⑥临床未预料到的静脉窦栓塞(CT、MRI)。2、脊柱及脊髓:①首诊颈椎(高位颈椎)爆裂骨折或脱位。3、呼吸系统:①大气道异物(喉腔、气管、支气管)伴阻塞性肺气肿或肺不张。②首诊张力性气胸/液气胸/大量纵膈气肿。③肺动脉主干、主分支栓塞。④胸部外伤致胸廓塌陷压迫肺部、心脏。⑤首诊双肺弥漫性渗出/实变(白肺)4、循环系统:①首诊夹层主动脉瘤、真性主动脉瘤破裂、假性主动脉瘤。②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5、消化系统:①食道异物损伤/可疑损伤主动脉或心脏。②首诊肠系膜动/静脉栓塞,伴有肠管坏死征象。③各种肠梗阻出现绞榨性征象(肠缺血、坏死)。6、其他:①脏器肿瘤、外伤发生大出血。②首诊致命性部位病变:脑干损伤、血管内多量气体密度、大动脉破裂等等危急情况。(三)超声科“危急值”报告范围1、急诊外伤或行超声介入治疗后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28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2、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大量出血;3、发现胎盘早剥;4、发现胎儿脐血流频谱异常,考虑胎儿宫内窘迫;5、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5CM,并胎儿心率过快(>180bpm)、过慢(<110bpm);6、大面积心肌坏死;7、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8、纵隔摆动;9、心脏增大并合并急性心衰;10、动脉瘤,尤其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不明原因的重度肺动脉高压;12、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13、肝脾胰肾等腹腔实性脏器破裂出血;(四)检验“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A、按全院共性“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科室如下:全院共性检验项目和危急值报告范围(警戒值)如下表:项目单位参考区间危急值报告范围下限值上限值血清钾(K)mmol/L3.5-5.33.06.0血清钠(Na)mmol/L137-147130152血清钙(Ca)mmol/L2.0-3.71.53.029成人空腹血糖(Glu)mmol/L3.9-6.12.216.7血淀粉酶(AMYL)U/L40-115345PH7.35-7.457.257.5二氧化碳分压(Pco2)mmHg35-453060氧分压(Po2)mmHg85-105601000肌钙蛋白(cTn-I)ng/ml0.0-0.0280.4凝血酶原时间(PT)scc11-1581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scc28-441854白细胞计数(WBC)×109/L3.5-9.51.050.0血红蛋白(Hb)g/L男130-175女115-15060180血小板计数(PLT)×109/L125-350201000B、根据各专科特点设置相应“检验项目和危急值报告范围”根据各专科特点设置“检验项目和危急值报告范围”,经医务科审核,报质控科、检验科备案,检验科根据各专科上报相应“检验项目和危急值报告范围”进行设置。四、危急值的管理(一)“危急值”的检查确认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对于临床上“危急症”患者应及时登记并进行30检查,检查人员发现或怀疑检查结果为“危急值”时:①首先要确认患者信息是否正确,或确认标本采集、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②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③在确认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及时请当班或值班医生进行复核,确认该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危急值”;④如出现疑难或复杂病例,要及时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会诊;⑤确认符合“危急值”后,及时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通知临床科室,然后详细做好“危急值”记录。(二)危急值的报告流程1、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分诊登记门急诊患者时,应准确记录患者的电话联系方式;在检查人员发现、医技当班或值班医生确认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由该医技当班或值班医生按危急值报告程序及时处理。①如患者检查时有临床医生陪同,应当面向其告知患者检查情况;②没有临床医生陪同时,如患者没有离开检查科室,应当面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告知其应当及时就诊处理,并通过电话通知门、急诊医生;③如患者已离开检查科室,应首先电话通知门、急诊医生,并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31④如无法联系上患者或家属,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情况,必要时向门诊部、医务部报告,非正常上班时间及节假日应向总值班报告。无论何种情况检查人员均要及时将图像传送至PACS,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阅片。首诊医生应当详细做好危急值记录。2、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确认住院患者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及时将图像传送至PACS,①在有临床医生陪同检查时,应当面向其告知患者检查情况;②没有临床医生陪同时,应及时通过电话通知送检病区医护人员,必要时报告科主任(负责人)或科室管理人员,并详细做好危急值记录。③如发现患者情况危急,不适宜搬动,即立刻联系科室人员或急诊科并进行处理。(三)危急值的登记管理①“危急值”报告应遵循“首诊负责制”和“谁报告(接报),谁记录”原则。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应建立《危急值结果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②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检查结果为“危急值”时,经核查确认无误后,应及时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并在《危急值登记本(医技科室、临床科室)》中做好报告记录。记录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申请医生、检查项目、检查时间、向临床口头报告时间、接收报告临床医生(护士)的姓名及/或32工号、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医师姓名及/或工号等项目。(四)危急值处理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评估,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进一步的抢救的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处理,并在病程中记录。(危重病人必须在6小时内记录,普通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记录)危急值记录的格式:[时间00:00:00]+接收危急值[危急值内容]+[结合患者情况分析]+[处理措施及跟踪复查情况]。(五)危急值的维护1、临床、医技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部组织讨论确定。2、医务部、组织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讨论是否接纳,如获通过予以执行。3、医务部、质控办定期组织临床专家对危急值标准进行修订及审核。(六)质控与考核1、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工作人员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2、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33提出危急值管理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本文标题:危急值报告制度2016-01-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0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