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申请书)
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作者(来源):教科研室发布时间:2005-09-05申报编号立项编号徐汇区教育科研重点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申请人倪志刚联系电话64338090申请人单位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联系电话64743458单位地址嘉善路177号邮政编码200031填表日期2005.5.8徐汇区教育局一、数据表项目名称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领域DA高等教育B职业教育C成人教育D基础教育E学前教育F特殊教育学科分类KA教育发展战略B教育基本理论C教育心理D教育史E比较教育F教育管理G德育H美育I体育J课程教材K综合L其它所属系统EA师范类高校B其它高校C教育行政D专业研究机构E中小学E幼儿园F成人职业教育G其它负责人姓名倪志刚性别男出生日期59年04月16日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中学高级(特级)研究专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单位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电子信箱nzg416@163.com通讯地址徐汇区嘉善路177号邮政编码200031联系电话64338090(单位)28326930(手机)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周水仙女56年1月中学高级管理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白希南男49年2月中学高级语文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吕薇华女62年5月中学高级数学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沈红群女68年1月中学高级心理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周士良男45年6月中学高级德育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徐莉萍女72年3月中学一级语文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史美彪男53年1月中学一级数学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程晓懿男58年9月中学一级信息技术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黄艳女56年1中学一级英语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月柳海峰男74年6月中学一级数学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陈宏观男72年6月中学二级语文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刘晓薇女77年4月中学二级英语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崔鹏女78年1月中学二级化学本科学士市二初级中学-1-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第一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和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刍议“研究性学习”及课堂教学之运用倪志刚论文华东师大《化学教学》杂志2002年第6期浅谈创新理念在目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倪志刚论文全国“九五”目标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壹等奖,2001年1月执行高中化学调整意见试行“一二分流”改革方案倪志刚论文华东师大《化学教学》杂志1994年第5期初中化学实验“四结合四为主考核”的要点概述倪志刚论文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杂志1995年第2期让随班就读学生在分层教育中得到最优发展沈红群论文全国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2004年10月创设情知互促的教学格局吕薇华论文《教育发展与研究》杂志2002年6月以“人的发展为本”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石倪志刚论文《徐汇教育》杂志2004年12月走向社会大课堂陈宏观论文《思想理论教育》杂志2000年9月体验型少先队活动的探索陈宏观论文《少先队活动》杂志2002年5月在学校科技活动中开展DIY模式的研究徐莉萍论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正在承担的其它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综合200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初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综合2002年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即将结题满足特殊需求学生的分层教育研究综合2002年中国教育学会批准课题的子课题正在进行指导核心家庭培养初中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综合2003年上海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在进行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综合2003年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正在进行-2-四、立论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本课题主要研究在“走班制”分层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和谐发展观”能够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凸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和谐发展观”能够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改变知识的传递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和谐发展观”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倡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之更具人性化。因此,“和谐发展观”不仅拓展了“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基础内涵,而且也丰富了“和谐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1、“和谐发展”拓展了“走班制”的基础内涵。我校实施初中“走班制”教学是针对学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学习水平、个性特长等存在的差异性而提供的相对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班、分层教学,在尊重学生现实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校开展“走班制”的研究已有八年时间,这一课题的研究曾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然而,我校在实施“走班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如何改变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如何培养特长生,挖掘他们的潜能?如何让学生自主地、相互间合作地、共同地发展?由此,我们提出“和谐发展”的理念,旨在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另一方面,以班级的组织形式而言,分层班与平行班间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而同样在分层班或平行班的学生,他们的学力同样也存在着差异性,尤其是数学、外语两门分层学科只能说明这些同学在这两门学科的学习中有较好的天赋,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也能如鱼得水。因此,在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后还需研究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如何实现事实上尚存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2、“和谐发展”丰富了“和谐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是我们建立在“和谐教育”基础上,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而提出的一种新观点。“和谐发展”的概念可理解为,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所谓的“和谐发展”观,主要提倡:1、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2、德、智、体、美、劳等学科教学的和谐;3、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与学生发展的和谐;4、学校教育评价系统与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从上述四方面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和谐与发展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和谐教育”和“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之上,探索学生“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完善其和谐的人格。一、运用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理论的新观点。第斯多惠(FriendrichAdolfWilhelmDiesterweg,1790-1866),19世纪德国伟大的教育家、民主教育的代表性人物,被誉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提出了和谐教育思想,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和谐教育思想的研究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对我们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教育必须激发主动性。教育不是要人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自我塑造、自我形成。因此,激发人的主动性,全心全意为真、善、美服务,一直被第斯多惠看作是“最高的教育原理”。第二、自然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教育要紧密结合人的天性,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这应当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说要发挥潜能潜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原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人本身的自然发展规律。第三、全面发展与和谐培养。第斯多惠提出:如果我们能重点培养人的天赋,那么人便会达到自己的使命,这种人将是幸福的,而且也会创造幸福。在和谐培养的指导下,每个人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么人类社会将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统一体,就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一有机整体中,人尽其才,物尽原理其用。可见,在和谐培养原则下成长起来的人,将会构成一个和谐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微观基础。二、借鉴加德纳多元智力的新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这一组共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nguistic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力(Music—rhythmic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和交流—交往智力(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由此,我们以为:学生的培养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学校提供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反之,学生在自然环境下的张扬个性,也构成了其“和谐发展”的基础。三、实践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展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二期课改的这些理念涉及到诸多方面,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综合研究,整体协调,从而使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2、王冀平《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3、查有梁《和谐教育发凡》4、《新课改教师发展与教学新方法》中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4-五、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一、研究目标1、深化“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通过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学科教学活动的和谐发展。2、通过对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二、研究内容(一)研究“走班制”分层教学中“和谐发展”的教学策略1、研究优化学习的实施途径和教学方法,倡导德、智、体、美、劳等学科教学活动的和谐发展。2、研究“走班制”分层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教学策略,促进后进生与其它学生的和谐发展。3、研究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特长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促进特长生与其它学生的和谐发展。(二)建构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1、研究学校教育评价系统与教育目标系统和谐的实施内容,有效监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建立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师与师关系),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和谐发展。3、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实施途径,深化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研究“和谐教育”、“多元智力”和二期课改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理念、经验以及其他相关理论,搜集适合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的资料,在编撰资料时尝试有所突破。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谐发展”的教学策略,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建构在“走班制”
本文标题: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申请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0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