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
“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1《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奉贤区华亭学校课题组长:张海萍课题组成员:顾彩红秦怡“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2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于2007年10月申报立项为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两年来,我们在市、区两级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的领导下,站在二期课改的前沿,以“提高课堂实效”为抓手,深入推进在低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施,对“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研究价值及运作机制形成了比较统一与明确的认识,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一、本课题的概述(一)研究背景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品社学科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性课程,它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品社学科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广大品社教师能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认真备课、上课。可是主观上的模糊认识以及客观条件上的不足,使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不强,其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提高品社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教学行为从教师的角度看,指的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它可以分为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教学行为。无效教学行为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有效的教学行为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无效的教学行为阻止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培养,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目前,对于有效行为研究的报道与学术论文比较多,国外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位学者研究颇具影响。瑞安斯对课堂特定情境中教师行为的成败进行鉴定,得出一个“教师有效/无效行为分辨表”。罗森洲和佛斯特则在对用“过程——成果法”研究教师特性的分析基础上,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成果密切相关,并且找出了11种与学生成果相关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弗兰德斯用社会相互作用模式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他提出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并用以分析课堂中师生的言语互动行为。国内教师行为的专题研究较之国外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3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等问题上,有《浅谈课堂教学效果与信息输出的有效性》、《论教学的有效性》、《试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等,但对于课堂中无效行为的阐述比较少。然而事实上,课堂中存在许多无效行为,有待我们加强研究。品社学科的无效教学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索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规律,讨论有效教学中教师行为改进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水平,在积累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提供有效教学的实践佐证和丰富有效教学的理论,促进新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行为的现状,制定适宜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原则、策略、途径及其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研究内容1.搜集、整理、筛选、提炼国内外有关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及研究成果,构建课题研究方案。2.调查担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任课教师的教学现状并作分析,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3.结合课题制定的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组织学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实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4.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消除教学无效教学行为的操作方案及实施落实的一般教学策略,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5.运用科学方法提炼总结成功经验,并在不断的验证与完善中,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本课题主要采用区域教学研究联动的行动研究法,在区域范围内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边实践,边研究,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感悟,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由点及面,螺旋循环上升。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四)研究的过程——成立课题组,分工协作“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42007年下半年,我们正式成立了“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组,课题组成员由区品社中心组成员,品社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2007年9月,我们正式申报了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并被立项。期间,我们还邀请了校品德与社会骨干培养对象来充实课题组力量,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共同协作。——加强学习,统一认识为了搞好研究工作,我们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我们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大组学习,备课组学习,个体学习等方式,阅读了《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功能、目标、定位、价值,树立了课程新理念,并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讨,提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广的空间。采用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定时学和随机学。并在教研活动记录本上以摘录、写点评、体会相结合的形式,使理论学习不留于形式,而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又学习了《走进新课程》《小学德育》、《二期课改小学德育课程实践研究资料选编》等书籍刊物,并积极参加市、区的教研活动,相关年级在教研组内或备课组内上好移植课,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研讨,加大课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现状调查,寻找症结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观念与认识、愿望与评价,倾听他们对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要求。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课题组抽取了全校20位品社教师,以无记名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教材的学习与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成效这三方面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教师教学观念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困惑,并对调查问卷作了缜密分析,为下一步研究打下扎实基础。——反复商讨,完善方案经过理论和现状调查研究,我们找准了问题的症状,从中也得到一些启示:我们的研究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要关注教学设计的优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行为.以《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指南,聚焦课堂,更新教学方法;知行结合,拓展实践时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5——实践研讨,总结策略实践研讨是激活教师能量,促进信息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教研组又是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我们抓住教研活动这块阵地,通过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展开落实教学研究活动,在交流研讨中汲取亮点,发现疑点,寻找对策,总结经验,提升发展。(1)我们相继开展了近15次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详见附件四),共同探讨方案中的研究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材运用如何体现新理念?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性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基础,研讨如何消除教师的无效教学行为等。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理论思辨,得失总结,经验提升,我们构建了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的教学策略。(2)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我们对课堂教学更为关注,教研组加大研究课堂的力度,进行了多形式的教研教改尝试。起到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互学共进的作用。在集体备课时,力求准确把握新课标,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做到运用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教材分析,我们理清思路,树立整体教材观,把握重点、难点,渗透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启发、引导作用。在边实践边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总结教学策略。如:我们开展形成“课例讨论行为跟进反思提升”的备课组活动制度,通过三个阶段、三个平台的研修活动,形成学校校本研修的核心与关键。(3)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有教学比赛活动——“教学能手”教学评比、教学设计比赛、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有优秀教研组特色展示活动;有提高课堂实效的教研组教师经验交流活动等,力图通过各类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共同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制定评价标准,修正教学策略结合策略特点,课题组还设计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其一是了解教学理论和策略方法,指导教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其二是检验、修正和拓宽教学策略,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第A等B等C等科学性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情,灵活选择教学活动做到知行结合,有效指导行为的落实教学流程设计科学,生成动态课堂“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6先进性合理运用各种媒体(含板书),目的明确,运用适时,操作得当,效果明显。主导与主体和谐统一,既能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组织、点拨、指导作用。生成性捕捉课堂中各种生成因子,灵活处理,适当运用目标性教学目标明确,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评价性突出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做到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二、本课题的理论探究(一)理论基础1.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所学知识超过这个限度,学生掌握不了;达不到这个限度,则又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浪费了教育资源。以这个限度为中心的一定的区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为每一个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2.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先前的学习水平和他所受教育质量的差异。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并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继续学习动机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会学会。3.多元智能理论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具有相对独立的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力,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这个特点对于差异教学是很重要的,我们就要利用个别差异的心理表征的不同方式,以多元智能为教学上的“多元切入点”,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实现有效教学。“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7(二)概念界定所谓“教学行为”,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既包括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和技能,又包括教与学两个动因在内的所有行为。而从教师方面而言,教学行为具体体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所有的方式、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讲练、课后反思、讲评、辅导等所有教学环节。而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采取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所有有效教学行为的能力。因此作为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有效性教学的具体实施。所谓“教学无效行为”,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没有兴趣学,教学
本文标题:在低年级品社课中消除教师无效教学行为的实践与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