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历史寒假作业及阅读材料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训练(一)1.汉语中“父子”“婆媳”“兄弟”“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称谓语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主仆”不能说成“仆主”,“父母”也不能说成是“母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B.严格的宗法秩序C.男性占据了社会主导地位D.中央集权制的影响2.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2006年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在访问大陆期间,参拜了连氏宗祠。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4.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了诸侯应该履行的义务是()A.王室有难,出兵拯救B.向周天子交纳贡赋C.诸侯间相互访问D.向周天子朝觐述职5.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嫡长子继承制B.父系家长制C.分封制D.等级制6.《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7.《史记》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盟主。”此记载实质上反映了()A.宗法制度不复存在B.分封制的崩溃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盟主是全国最高统治者8.《说文解字》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狱C.信仰D.血缘9.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A.封建制度B.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C.奴隶社会的瓦解D.分封诸侯国10.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1.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2.“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这位高官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13.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请完成:(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三段材料所含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训练(二)1.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正中制D.科举制2.“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B.三省制度C.内阁制度D.察举制度3.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D.立嫡以长不以贤6.北宋初年的哪一措施使地方失去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A.使三省长官基本成为虚职B.解除统兵将领军权C.派文臣管理州郡的政事D.由中央统管地方财政7.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二府C.宣政院D.枢密院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9.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区别最大的是()A.中央机构的设置B.地方制度C.皇帝权力D.根本目的10.下列机构中,其职能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御史大夫B.都察院C.尚书省D.刺史11.宋太祖采纳赵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其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减轻地方财政负担C.增强地方军事力量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12.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削夺武将军权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请完成:(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依据这两则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一)1下边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等B.法律至上C.维护私有财产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2.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10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10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B.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C.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D.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3.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人,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4.5万人,外邦人约为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16.8万人B.4.5万人C.3万人D.1万人4.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5.下列一组图片,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6.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全体公民D.奴隶7.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8.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准有资格入选陪审团()A.10岁雅典男B.40岁雅典男性公民D.来自波斯的商人9.“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10.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下列哪一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这一时期()A.一名外邦成年男子来到雅典随即取得公民权B.公民阿萨德观赏戏剧还领到“观剧津贴”C.广大奴隶纷纷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D.公民阿萨德和妻子、女儿一家三口都担任了陪审法庭的法官11.修昔底德认为正确政策是由好的领袖制定,而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情绪只会将国家引向灾难。亚里斯多德主张应使一少部分贤人从事军事、政治和宗教事业,而其它人则去种田和进行别的生产活动,这些人有公民投票权,但并不担当任何国家公职。他们的政治主张主要是针对()A.雅典特权民主而非自然民主的事实B.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所产生的弊端C.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D.智者学派极端相对主义的消极影响12.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A.近代英国B.古代雅典C.罗马共和国D.近代美国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材料二在雅典,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在公民大会上,公民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共同商议城邦大事,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三“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材料四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势。并指出二者性质上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成员和美国国会议员在产生方式上有何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造成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制度缺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二)1.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代罗马国家的最伟大之处在于()A.民主政治的发达B.哲学思想的深C.法律体系的缜密D.建筑风格的独特2.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规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A.罗马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3.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
本文标题:历史寒假作业及阅读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