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教育见习报告时间:地点:实习人:历史师范101、102全体学生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原因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恢复1971年10月25日(3)意义①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原因(1)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苏争霸出于守势地位(2)中国: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二)过程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2、旋风之旅——基辛格访华(1971年7月)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4、融冰之旅——中美建交(1979年)三、中日建交四、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心得:《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在八年级下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师通过展示2012年2月习近平主题访问美国的照片引出本课,在导入材料的选取上,与时俱进,结合现实情况,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历史,并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在讲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部分中,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得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以及意义。这一设计,老师以课本作为教材,让学生到书本中找答案,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本,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本并提取知识点的能力。在讲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这部分中,老师鼓励学生主动扮演周恩来和尼克松,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尼克松与周恩来在机场紧紧握手的激动场面,通过学生演示握手并对话,使学生们注意到周恩来和尼克松握手时间长这一细节,从而得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之一。在其余的原因总结中,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三则材料,通过大组讨论的方式一一得出,这培养了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这一部分中,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以“试探之旅、旋风之旅、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贯穿其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便于学生更方便更好的记忆历史知识。在讲解“中日建交”这一部分中,老师通过设置田中角荣办公室的场景,并找学生模仿田中角荣在得知中美建交后的话语、神情、动作等一系列画面,让学生充分感知田中角荣想和中国建交的迫切愿望,从而得知中日建交的背景等。在最后一部分“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知识讲解中,老师通过知识擂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亚太经合组织的含义、时间、地点、主题以及意义等。最后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些图标,让学生说一说新世纪中国外交的成就,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通过这一次在第一初级中学的见习,我深知上一堂课容易,但想上好一堂课是极其困难的。首先教师要读透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其次,还要把握好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等。在本次见习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们会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不会出现像大学课堂里老师问出一个问题后底下学生死气沉沉的情况。最后,老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的靠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标题:历史教育见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