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历史评析说明类试题解题技术与案例
1评析说明类试题解题指导和示范模板一、评析类(评述、评论……)(一)评析的对象是史学观点:1.答题模式:第一步:叙述材料的史学观点;第二步:明确自己的观点,对材料观点进行判断式定位,例如我认为材料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片面的,只看见某一方面而忽略了……方面),并简要说明原因;第三步:进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论证(每个点最好列举2——3个材料提供的或是知道的经典史实);第四步:总结升华(找出规律、按规律办事),回扣自己的观点,基本模式是综上所述可见……某某观点是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例:(2012·全国课标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高考评分细则:一、观点:4分赞成、反对、片面、错误等类似明确的观点字眼。二、史实:4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反对:史实侧重点在于中国反应中的自我能动性,即从中国社会内部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赞成:史实侧重点在于西方冲击与中国学习或对抗西方的对应性片面:史实侧重点在于中国社会变迁是西方冲击和中国各种人物的政治斗争及思想文化相融合碰撞的产物,两种角度均涉及。2三、论证:4分反对:1.谈及该模式思想基础为西方中心论、欧洲中心论。2.运用内外因理论,指出内因是决定力量,该模式夸大西方冲击的外因作用,忽视中国社会发展内在规律。3.及该模式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理论,是为西方对亚洲等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扩张行动辩护。赞成:1.运用全球史观,谈及全球化过程中西方社会在近代的主导力量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趋同性。2.运用事物普遍联系观点和内外因理论,谈及联系中的中国发展,要具有世界眼光,通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变革的先决条件,无法独立衍生出近代化,从而得出外因的巨大作用。片面:兼而有之,对上述观点进行辩证、一分为二的分析,谈及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是中国内在动因主动改变和外部冲击的被动反应相结合的结果示例一:“冲击—反应”模式的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我赞成这种观点。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一、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日益强化二、经济上,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历代统治者采取措施,抑制商业的发展,稳固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中国国外市场的开拓。三、思想上,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在程朱理学的束缚下,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四、外交上,中国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扼制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限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五、文化上,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字狱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所以说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一、洋务运动,在西方的刺激下,中国方知“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二、维新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它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在此后中国更多的人追求民主,自由,为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而奋斗。三、辛亥革命是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洋人朝廷的情况下爆发的,推翻了清王朝,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其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四、五四运动是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情况下发生的,在这次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发生的,这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西方的殖民扩张,促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而伴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任何一个国家,封闭不是自保的最佳方案,只能使自己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所以必须主动的融入世界,寻求发展的途径。示例二:我反对这种看法,因为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论据如下:一、从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洋务运动在中央得到最高统治者西太后的支持,这是一场靠地方实力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活动。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可能会突破“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二、从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来看,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它们分别为百日维新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和思想基础。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百日维新发生的次要原因。三、从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它们分3别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思想和组织基础。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只不过是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而已。四、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们分别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基础。凡尔赛和约,中国主权遭受践踏,只不过是五四运动的发生的导火线。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次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冲击—反应”模式过分强调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容易导致祟洋媚外的倾向。是欧洲中心论的表现,是为侵略者进行辩护的做法。(二)评析的对象是历史事件:第一步:概括事件发展历程;第二步:分析发展、变化或不同等的原因第三步:评价影响(一分为二、积极和局限、消极、不利);第四步:总结升华(同评析史学观点)。例2:(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根据阶段特征);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根据阶段特征和爱因斯坦成就);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根据材料);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根据材料概括推理得出)。(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2)尽量采取“总——分”答题方式:①态度:一是普遍欢迎,引进宣传;二是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现在出现了态度变化的问题:由?变为?)②评析:A.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B.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4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3)评析历史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分析其阶段性或两面性的原因——评价其影响——总结升华(人都具有多面性和阶段性,是时代和个人价值观念变化的产物等,要理性看待、辩证评价等)二、提取信息说明类:(一)依据材料分类:分为纵向(侧重于传承和变化创新)和横向两类信息(侧重共性和多样性)1.纵向比较:传承——规律;变化——创新。例:(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略)——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4分)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历史史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8分)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5(二)横向:依据问题分为先提取信息后对比和先对比后提取信息两种类型。1、先提取信息后
本文标题:历史评析说明类试题解题技术与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