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历年财政政策分析效果前两部分终
中国历年财政政策及效果分析成员:蒉潇潇朱昱汤鉴琪李景源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各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起伏变化而不断调整,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1中国历年财政政策简要分析21998年2008年金融危机下财政政策分析对比3近三年财政政策详细分析及预测未来【中国各历史阶段的财政政策】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依次采取了1979“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1988“紧缩的财政政策”1993“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积极的财政政策”2004“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时间】:1979年【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内容】:“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紧缩的财政政策【时间】:1988年9月【背景】: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投资消费高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大幅攀升。国家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内容】:“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实行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政策。一是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二是控制社会消费需求。三是紧缩中央财政开支。四是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效果】:“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有所改变。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时间】:1993年【背景】: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199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内容】:一是改革财政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二是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三是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效果】:实践证明,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国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典范。稳健的财政政策【时间】:2004年【背景】: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效果后,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贷款规模偏大,电力、煤炭和运输紧张状况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农业、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业投入严重不足等新问题,结构问题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内容】: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财政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适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一是国债投资规模调减调向。二是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的时间。三是有保有控,在总量适度控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四是深化税制改革,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效果】: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格局。1中国历年财政政策历年财政政策简要分析3近三年财政政策详细分析及预测未来21998年2008年金融危机下财政政策分析对比过渡页12341234背景措施效果经验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和2008年财政政策对比国际背景共同点:较严重的外部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和外商投资大大下降1998年: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成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面金融危机不同点:总体上:1998年:外部局部性金融危机,集中在亚洲,东南亚为重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先从发达经济体爆发,全球实体经济增长出现颓势,风险不断加大呈现特点:1998年:周期性危机,生产过剩,需求不足。2008年:结构性危机,本质上是由不合理国际分工和全球化进程中协调机制缺失造成两轮财政政策的背景比较国内背景共同点:1)国内经济在和自主调整和外部冲击叠加下过快下滑2)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不同点1998年:1)财政政策出台时,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狭小2)未过多涉及税制调整内容,主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3)市场对政府调控反应不够灵敏、及时2008年:1)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较多配合余地,更协调。2)有能力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方面3)宏观调控与市场行为兼容性更强两轮财政政策的背景比较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出台前国内经济主要指标同比增长率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比较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比较•相似之处:•政策理念:短期内: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长期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框架:扩大投资、税费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局•内在逻辑:目的:实现“投资拉动—经济总量扩大—消费启动—经济自主增长”的传导•主要内容:措施有许多交叉的部分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比较•不同点:•1)2008年财政政策重点更加丰富,出手快、力度大。措施体系比1998年更成熟。•2)2008年财政政策主动着眼于税制改革。1998年立足于保持税制相对稳定。•3)改善民生与转变发展方式在08年财政政策中被置于更突出位置。•4)08年“活市场”•5)08年更强调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效果。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比较1998年•1)社会需求上升•2)通货紧缩得到遏制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由下降转为上涨工业品等上游产品价格指数持续回升•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建设空前发展水利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4)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5)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增收机制进一步稳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规模1998年2004年2008年•1)经济增长持续回升•2)工业生产增长强劲•3)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4)物价全面回升•5)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趋势好于预期。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2009年2010年300000310000320000330000340000350000360000370000380000390000400000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2010年7.50%8.00%8.50%9.00%9.50%10.00%10.50%2009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主要经验•1)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中坚力量•2)必须首先在短期内达到“保增长”目标•3)积极财政政策是一套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多种工具与手段应综合运用•4)允许适度的赤字•5)与货币政策灵活协调•6)应对形势相应调整2008年积极财政政策分析•1)扩大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2)税收杠杆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主体税种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出口退税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所得税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3)扩大国债发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1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4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2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3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过渡页1、请输入文本内容2、请输入文本内容3、请输入文本内容4、请输入文本内容5、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12345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12341234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1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2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3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4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过渡页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入文本内容THANKS!新浪微博:@vic_陈志磊联系我
本文标题:历年财政政策分析效果前两部分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