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历年高考散文题型与答案分析
1历年高考散文题型与答案分析(一)2007年《灯火的温情》19.【试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作用题(内容+手法+结构)】【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内容效果)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结构作用)20.【试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意蕴题——词语含义】【答案】第一个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借代义)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比喻义)21.【试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意蕴题——句子含意】【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门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词义—句意—观点态度)22.【试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启示探究—意蕴题变形】【答案】这(与文意相反)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论述观点)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全文意蕴—论述根据)(二)2008年《歌德之勺》19、【试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意蕴+结构作用】【答案】(1)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答“通过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也可。(指代词义)(2)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或:过渡)的作用。答“上文谈的是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通过这句话,转向下文对歌德故居的描述”这样的意思也可。(结构位置—作用)20、【试题】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手法作用+内容作用】【答案】(1)勺子非同一般,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勺子。(详写—突出)(2)由勺子之大展开联想,表现歌德的不同寻常。(答“表现歌德非同一般。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歌德这样的天才,其勺必大”也可。)(相关找本体)21、【试题】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观点?【手法作用+内容作用】【答案】(1)借用伟人的话对歌德进行评价。答出“因为恩格斯是伟人,他的话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广为人知,我们耳熟能详”这样的意思也可。(引用的作用)(2)歌德在人格上具有两面性。把“两面性”答为“矛盾性”、“多样性”、“复杂性”、“双重性”也可。(人物对象—观点)22、【试题】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启示探究—手法题变形】【答案】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是什么)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怎么做—以小)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怎么做—见大)(三)2009年《记住回家的路》19【试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3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手法作用+结构作用】【答案】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手法作用)为下文作铺垫。(结构作用)20.【试题】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意蕴题—句子含意】【答案】(1)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以果代因)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喻义),迷失了自我(比喻义)。(2)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比喻义),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比喻义)。21.【试题】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意蕴题—标题意蕴】【答案】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或“记住从外部生活回到内心生活的路”),在社会的纷争与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喻体“家”—多层本体)22.【试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启示探究—意蕴题变形】【答案】世界无限广阔(因1—为什么),诱惑永无止境(因2—为什么)。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闭塞与拒绝,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出去闯荡一番。(果1——怎么做)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坚守自我(“锚”的比喻义),早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果2——怎么做)(四)2012年《被时间决定的讲述》19.【试题】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4【手法作用+结构作用】【答案】(1)顺叙。(手法)(2)好处:①按时间依次写了古村人们一天的生活,②强调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③表达了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上帝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的主题。(内容作用)④点题。(结构作用)20.【试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意蕴题—句子含意】【答案】从劈柴的细节可以看出,农村劳动简单自然、平凡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不变。21.【试题】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手法题—语言特色】【答案】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④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22.【试题】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意蕴题—文章主旨】【答案】对按部就班又日日常新的生活的赞颂向往;对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的赞颂,对城市生活的批判;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的赞颂,对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的领悟。(归结文章每部分包含的情感,注意最后一段)。(五)2014年《浣花草堂》19.【试题】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作用题—内容、结构】5【答案】(1)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间接交代主人身份)(内容作用)。(2)杜诗中的那些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3)引出浣花草堂(结构作用)20.【试题】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4分)(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2分)(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分)【意蕴题—句子含意】【答案】(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果—因)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相反替代),这是值得肯定的。(2)答案: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概括代具体)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21.【试题】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筛选整合题】【答案】(1)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2)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3)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4)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的和平的生活。(5)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22.【试题】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启示探究—意蕴题变形】【答案】(1)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2)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3)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4)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6(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二、散文题型与答题规范根据对这五年的高考散文题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的散文题型共有信息整合题、意蕴题、手法题、作用题、启示探究题等五种题型。根据题型和高考题答案的制作规律,寻找一类题型的答题工具和答题规范。(一)信息整合题答题规范1.找准筛选范围2.明确筛选标准3.依照整合顺序4.落实整合方法5.整合答案要点(二)、意蕴题答题规范题型1.词语含义2.句子含意3.标题意蕴4.文章主旨通用工具:1.确定关键点2.明确找本体的方法3.找出关键点的本体4.代入语境,完整表述。(三)手法题答题规范1.点明手法(怎么写)2.举例分析(写什么)3.主旨效果(为什么写)(四)作用题答题规范1.内容作用(意蕴)2.手法作用(效果)3.结构作用(五)启示探究题答题规范(一)题型:1.内容启示(及变形)2.写法启示(及变形)(二)通用工具:1.文中做法(写法)2.联系实际(自己)3.分条列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7虽然按照高考试题分为五种题型,但进一步整合,可以归一为通用工具。写什么——信息筛选整合题怎么写——手法题为什么写——意蕴题和作用题通用工具的变形——启示(意蕴、手法)探究题与山东小说高考题型比较会发现,两类文体虽然在文本形式上有很多不同,但考试题型都可以归纳这五种题型,由此进一步归一,可以把这五种题型,作为现代文阅读的通用答题规范使用。
本文标题:历年高考散文题型与答案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