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关于优化化工类专业硕士点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优化化工类专业硕士点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王志萍,刘福胜(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摘要:通过对化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现有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知道思想和原则,基本内容以及培养方案的实现途径。关键词:化工类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生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InvestigationintoOptimizingCultivationPlanofMastersMajoringinChemicalWangZhiping,LiuFusheng(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Qingdao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Qingdao266042)Abstract:Basedontheinvestigationintooptimizingcultivationplanofmastersmajoringinchemical,analysestheproblemsandlimitationsexistinginthecurrentprojectofcultivatingmastersanddiscussesguidelines,fundamental,basiccontentsandimplementedapproachtocultivationplan.Keywords:ChemicalMajor;CultivationPlan;MasterEducation1.引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现有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我院目前采用的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2002年完成的,该培养方案突出了我校化工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应用特色,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随着世界科技水平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目前的培养方案仍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对国际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2.1对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重视不够;2.2毕业生的知识面仍然不宽,不能适应广泛的就业领域需要;2.3由于英语应用能力的局限,毕业的学生难以成为国际化交流或就业的高素质人才。3.优化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修订是从多方位入手,多方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因此必须首先统一该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此次优化化工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3.1强化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意识培养方案的制订要转变以往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突出素质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1]。3.2坚持“稳定学制、精简学时、扩大选修、加强实践”的指导思想[2]为了进一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硕士生学制仍为2.5-3年,课堂教学中压缩学时,扩大选修课,化工类专业可以交叉选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同时注重加强实践训练,通过教学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3.3加强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在本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在32学时的公共英语基础上,又增设了32学时科技英语和32学时专业英语,增强学生专业内英语听、说、写能力的训练,实现培养国际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标。4.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原则4.1培养方案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可行性是指符合教育规律[3];先进性是指面向21世纪,努力与国际接轨,深化教育改革;可行性是指切合实际,便于实施。4.2本着宽口径的指导方针,实现按一级学科打基础,按二级学科进行培养,按三级学科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4.3课程设置本着“高、新、精、深”的原则,着力培育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构建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最新科学研究技术方法、手段。要充分体现“拓宽基础,追踪前沿”的要求[4],强调基础理论课学习和跨学科的课程学习。4.4培养方案要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有意识地与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研究生在复杂深入的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挥潜在的思维能力,辩证地全方位分析与探索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种种具体问题,以及为社会创造新知识。4.5课程教学模式突出研究性和自主性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不应再像本科生那样只注重基础理论及系统专门知识的灌输,而实际上,研究生是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要起抛砖引玉、指导方法、督促评价的作用,大部分课程内容都是研究生在课后自学,同时根据自己的意向和专业方向,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内容,调整知识结构,决定自身课程学习的侧重点。5.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5.1培养目标化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强调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实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根据社会对化工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5]。5.2研究方向化工类专业硕士点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和工业催化三个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过程系统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催化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过程节能、多相流体的流动与分离、化工IT应用、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清洁化工工艺、精细化工、有机工艺、无机工艺、高分子合成与工艺、石油加工、海洋化工、新型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化工设备及其优化;工业催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纳米多相催化、生物酶催化。5.3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新方案的研究生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研究环节四大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为必修课,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撰写、英语。研究环节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学术报告、实践活动、中期考核、发表论文等。其他课程均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设置,根据各专业特点,新方案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如将应用统计和数值分析设为可选的必修课,增加了专业英语课程,增加了学术活动内容,规定每位研究生必须参加够5次以上相关专业学术报告,并撰写个人体会,将此作为中期考核的一项。新方案明确规定学位课要求达到20学分,其中数学类课程3-5学分,研究环节16学分。学位课程均应达到70分以上且平均绩点达到2.00以上为合格。选修课和教学实践环节成绩达到60分以上且平均绩点达到1.30以上为合格。跨学科或同等学历者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两门,并列入“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但一律不记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必须由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担任。虽然总学分从44-46缩减为42,但实际上,由于压缩了学时(1学分16学时),学生必须选修的科目反而增加了。这就较好地克服了研究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自主学习的权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5.4.选题和开题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强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以及工程实际项目相结合,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每隔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5.5学位论文的盲评学位论文是培养方案中至关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研究生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所有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施行的是双盲评审,由学校统一组织,在专家库中相近专业选择两位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实行一票否决制。5.6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论文发表情况是衡量研究生研究成果的直接标准。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实行指标量化,规定硕士生申请学位论文盲评前必须达到10分。6.培养方案的实施途径6.1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订方案根据对研究生课程的现状分析和原则的认识,在各硕士点提出初步方案后,召开各学科点负责人、指导教师和基础课教师座谈会,充分发挥专家、导师和研究生的作用,共同讨论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6.2严格要求英语水平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研究生在答辩之前需通过国家6级英语统考,未通过者,科研量化得分需达到30分,否则不能参加毕业答辩,不能取得硕士学位证书。6.3规范教学管理制度,严格考察监督,保证教学质量研究生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较大的选课自主权,并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院系选课,以尽可能满足研究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但培养方案一旦制定,不得随意更改,并严格考核制度,闭卷考试和开卷论文相结合。教师在课程学习中不能以自学为主的名义,使部分研究生放任自流。在课程学习的整个阶段都有校级或者院级督导员的监督。7.结束语总之,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的蓝图,是培养研究生过程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修订更新,一些新的理论和教学方法要不断地充实到培养方案中去,此外,我们还有不断探索化工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使研究生的培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最终确保化工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参考文献:[1]杨肇夏,屈波,刘拓.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3,(5):48-49[2]常宝英.关于优化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22):1141-1143[3]王天凤.关于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几点看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1):109-110[4]邓杉,赵茜,杜嘉.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探讨[J].交通高校研究,2001,(3):96-98[5]李阿利,卢向阳,贺建华,郭时印,周喜新.试论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与内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7-69
本文标题:关于优化化工类专业硕士点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