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字音确凿(záo)菜畦(qí)皂荚(jiá)树桑葚(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拥肿(yōngzhǒng)珊瑚(shānhú)攒(cuán)长(cháng)妈妈敛(liǎn)人迹罕(hǎn)至秕(bǐ)谷系(jì)蝉蜕(tuì)窦(dòu)厥(jué)倜傥(tìtǎng)叵(pǒ)拗(ǎo)盔(kuī)甲锡箔(bó)二、字义确凿:确实。菜畦:菜地。轻捷:轻快。攒:凑在一块机关:文中指秘密。敛:收拢。鉴赏:鉴定和欣赏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系:打结。无从:没办法。消释:溶解。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人声鼎沸:形容人生喧闹。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沸,水开。鼎沸,本义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拗:用力弯曲。三、字形确凿菜畦轻捷蟋蟀脑髓攒拗相宜书塾方正博学蝉蜕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四、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本篇就选自这);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文章内容把握分析1、文体解析:散文,选自《朝花夕拾》2、文题解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明文章写了两个地方的生作者先写“百草园”的乐趣,后写“三味书屋”的乏味。“从…到”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叙述的。3、文章整体内容感知:本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4、重点段落分析(1)文章第二段:A、写作顺序:○1先整体后部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2先静物后动物最后植物。菜畦-桑葚乃静物,鸣禅-斑蝥乃动物,何首乌-覆盆子乃植物。B、写景角度:○1声色形味: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2动静结合:先静物后动物最后植物,也凸显了动静结合。○3由低到高:“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C、修辞方法:排比、拟人、对偶、比喻。D、作用:流露喜爱赞美之情,突出乐园。(2)三至六段:叙述美女蛇故事的作用,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3)七、八两段:详写了捕鸟的时间、地点、工具、条件、方法、收获。扫、支、撒、系、牵、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再现了捕鸟的过程和方法,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4)第九段:结构上的作用:过段段,承上启下;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一句“不知道”三个字,表明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深情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的依依惜别之情。(5)概括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三味书屋的布置、入学礼节、教书先生、教学内容、同窗学友。主要趣事:到三味书屋后园寻乐趣、回忆师生读书的场景、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5、文章主旨及感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六、课后习题:第五大项分析中已解决。七、课外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业一、选择题1、加红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间壁(jiān)蝉蜕(tuì)攒电脑(cuán)B、白颊(jiá)啄食(zhuó)宿儒(sù)潜龙勿用(qián)C、脊梁(jí)倜傥(tǎng)锡箔(bó)荆川纸(jīng)D、菜畦(qí)缘由(yuán)脑髓(suí)金叵罗(pǒ)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班蝥消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秕谷罕见C、书塾臃肿觅食恭敬D、质朴缠络绣象和蔼3、给句中加红词语选择义项正确的是()(1)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机关:①秘密②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鼎沸:①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②喧闹(3)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敛:①收拢,聚集②约束,检束(4)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拗:①不顺,不顺从②用力弯曲A、机关②鼎沸①敛②拗①B、机关①鼎沸②敛②拗①C、机关①鼎沸②敛②拗②D、机关①鼎沸②敛①拗②4、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光骨的石井栏,紫红的桑葚……B、徜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C、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D、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远。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作者,原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阅读课文第九语段,回答文后问题。6、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段分别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什么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三个“也许”可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文第一、二语段,回答文后问题。10.解释下列词语。①确凿:②菜畦:③桑葚:④臃肿:11.选文①中“似乎确凿有一些野草”,“似乎”和“确凿”连用是否矛盾,为什么?12.选文②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味觉角度,调动多种感官描写百草园的景色。请举出具体的例子。①视觉:②听觉:③味觉:13.选文②段中描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色?请举例说明。1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是什么?15.选文①段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和选文②段中哪句话相照应?16.请仿照选文②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个句子。17.作者描写百草园的景色,融入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课文第九语段,回答文后问题。18.回忆原文,本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A.点明主题B.承上启下的过渡C.总结百草园的生活D.引起思考19.选择能够准确体现“也许”这一词语意思的一项()A.表达了“我”的极度不满的心情。B.表达了“我”非常气愤,懊恼的心情。C.表达了“我”的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心情。D.表达了“我”对这件事非常重视,认真思考的心情。20.“蟋蟀”和“覆盆子”前面为什么加“们”,说说加“们”的好处。21.本段文字运用()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动作描写D.景物描写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掌握。A项中“间壁”的“间”应读四声。C项中“脊梁”的“脊”应读三声。D项中“脑髓”的“髓”应读三声。B项正确。注意“潜龙勿用”的“潜”应读二声。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形的掌握。A项中“斑蝥”的“斑”误写作形似字“班”。B项中“鉴赏”的“鉴”误写作“签”。D项中“绣像”的“像”误写作“象”。3、答案:D解析:一词多义的情况,在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要通过多查字典、多思考,来细致体味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以形成良好的语感。4、答案:C解析:A项语序错误,“光滑的石井栏”应在“高大的皂荚树”之前。B项“倘若”的“倘”误写作形似字“徜”。D项“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中的“得”误写作“的”,形容词后带补语应用“得”。5、答案: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文学家解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考点】:阅读记叙文的综合能力6、答案:起过渡作用。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这段文字,前面写的是学前在百草园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后面写的是在严厉的书塾中过着兴味索然的读书生活。7、答案: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8、答案: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9、答案:排比。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本题既考查了修辞方法,又考查了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理解。10.①确实。②菜地。畦,园里划分的小区。③桑树的果实。④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11.不矛盾。从“最末次相见”来说,已经隔厂七八年,印象有些淡漠,所以用“似乎”一词。而追忆儿时的百草园确有一些野草,因而用“确凿”一词。12.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臃肿的根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③又酸又甜,色味比桑葚要好得远13.春、夏、秋季节的景色。桑葚、菜花是写春末,鸣蝉在树上长吟表明是在盛夏,蟋蟀们呜叫意味着秋天来临。14.拟人。充满童真、意趣,蕴含着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1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16.不必说雄伟的中山陵,明孝陵,秀丽的玄武湖,莫愁湖,也不必说凌空欲飞的燕子矶,霜叶红艳的栖霞山,单是城西三座小公园——清凉山、乌龙潭、古林就使南京够迷人的了。17.融入了作者儿时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充满着对百草园的无限喜爱之情。18.B19.C20.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难舍难分,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孩子的语气显得天真活泼。21.B第二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字音衣襟(jīn)掸子(dǎn)骊歌(lí)花圃(pǔ)蒲公英(pú)玉簪花(zān)廊檐(yán)挪窝儿(nuó)咻咻(xiūxiū)抽屉(tì)雇车(gù)哭号(háo)二、字形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三、字义骊歌:告别的歌四、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五、文章内容把握分析1、文体解析:选自《城南旧事》2、文题解析: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世。3、写作手法:插叙。4、知识重点分析(1)文章内容梳理:第一部分(1~12段):写由夹竹桃想起病床上的爸爸和爸爸对“我”的嘱托。第二部分(13~30段):回忆六年前爸爸逼“我”上学、给“我”送衣的往事。第三部分(31~34段):从爸爸的病情回想起爸爸爱花养花的往事。第四部分(35~37段):写毕业典礼上“我”的复杂心情。第五部分(38~53段):回忆爸爸鼓励“我”去银行寄钱的往事。第六部分(54~68段):写得到爸爸去世的噩耗,而“我”突然成熟起来。(2)重点问题分析A、爸爸“逼”我去上学,这件事表明了爸爸怎样的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6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