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分子印迹技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分子印迹技术李嘉钰19120051203225分析化学基本任务分离分析分子印迹技术(MIT)的起源Pauling锁匙理论(理论基础)Dickey专一性吸附(萌芽)Wulff首次合成(形成标志)Mosbach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发展)LundUniversity成立分子印迹学会(SocietyforMolecularImprinting,SMI)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印迹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1)功能单体-印迹分子-结合(2)交联剂-固定(3)脱去-印迹分子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Pre-arrangementPolymerizationExtraction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预组织法(共价法)Wulff结合方式:可逆共价键优点:空间精确固定排列自组装法(非共价法)Mosbach结合方式:非共价键优点:简单易行模板容易除去近似天然牺牲空间法(两者兼备)Vulfson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材料模板分子溶剂功能单体交联剂强极性基团高效MIPs氢键基团高选择性MIPs促进作用减小干扰共价键型含有乙烯基非共价型含有乙烯基和羧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MIPs的链引发方式和聚合方法链引发方式自由基引发(低温光引发)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聚合方法大多采用封管聚合印迹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按一定比例溶解在惰性溶剂中然后引发通过非共价键将印迹分子固定。洗脱后留下的空腔有特定选择性。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色谱技术固相萃取膜分离传感器敏感材料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展望分子印迹过程机理及定量描述合成更多更有用的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分子印迹和识别过程将从有机相转向水相商业化阶段大分子化催化合成仿生传感器……参考文献[1]姜忠义,吴洪.分子印迹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1.[2]WulffG,SarhanA,ZabrockiK.EnzymeAnalogueBuiltPolymersandTheirUseforTheResolutionofRacemates[J].TetrahedronLett,1973:4329~4332.[3]赖家平,何锡文,郭洪声,梁宏.分子印迹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分析化学,2001,(7).[4]史瑞雪,郭成海,邹小红,朱春野,左言军,邓云度.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2,(3).[5]温玉清,刘峥,尚伟.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5,(1).[6]张丽芬.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痕量分析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蔡亚岐,牟世芬.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及其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05,(5).[8]刘耀驰,项伟中,徐伟箭.分子印迹技术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与展望[J].化工学报,2004,(10).[9]谭淑珍,李革新,李再全.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应用化工,2004,(4).[10]胡树国,李礼,何锡文.一种高选择性固相萃取吸附剂——分子印迹聚合物[J].化学进展,2005,(3).[11]温玉清,刘峥,尚伟.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5,(1).
本文标题:分子印迹技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