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南安市一级达标高中2008届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南安市一级达标高中2008届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语文科(命题学校:南安一中)第Ⅰ卷(共21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通信。简单地说,量子通信就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之间存在的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的传递的。量子力学指出,如果我们对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管这两个粒子间相隔有多远。上述这种微观粒子间的超光速关联和影响叫做“缠结”,它是一种具有交互作用的粒子之间通过“感应”而建立的神奇连接。这种连接是实现超光速通信的主要依据。量子通信的优点很多。首先便是它的零时延,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它可望应用于未来的星际通信;其次是它可以不通过双方之间的空间进行,这就避免了环境对通信的干扰;第三是保密性强,因为信息载体可以只保存在收发信息的双方,使与此项通信无关的第三者无法干扰和窃听。此外,它还是一种环保型通信,不会产生电磁污染。量子通信系统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按其所传送的信息是经典信息还是量子信息而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隐形传态是一种脱离实物的信息传送,它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接收地点,接收者再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但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不允许精确地提取原物的全部信息。这个复制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隐形传送”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1993年,6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将某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测量而获得,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该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发送者甚至可以对这个量子态一无所知,而接收者是将别的粒子处于原物的量子态上。在这个方案中,纠缠态的非定域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的非定域非经典的关联。量子隐形传态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对人们认识与揭示自然界的神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通过量子态的传送完成大容量信息的传输,实现原则上不可破译的量子保密通信。量子通信的最终实现,需要将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另外,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还有可能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以至有一天,可以将生物芯片植入人的大脑,实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选自《百科知识》2007年7月下半月刊)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经典力学告诉我们,不管这两个粒子间相隔有多远,只要对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B.隐形传态的第一个步骤是光提取原物的部分信息。C.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的非定域非经典的关联。D.按所传送的信息是经典信息还是量子信息,人们把量子信息分为两类,它们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量子通信研究成功,将会在军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B.如能解决隐形传态中接收者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的问题,“隐形传送”就不再是一种幻想,而会成为现实。C.量子通信的优点众多,如能研发成功,它的前景将十分广阔。D.只要将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量子通信就会最终实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6分,每小题3分)黄河流域的夏朝农业文明夏朝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与山西南部,但势力所及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地带和湖北北部。这一地区主要处于黄河中游与洛、伊、汾、济流域,为冲积黄土地带,土质疏松,适于用原始的农具进行耕作,有利于早期农业的发展。自从1931年徐仲舒在考古学上首次提出夏文明问题以来,尤其是建国以后田野考古的丰硕发现,人们已经越来越肯定夏文明的存在。本世纪70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河南登封告城王城岗和河南淮阳县平粮台发现了夏古城遗址。把这些遗址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城市文明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夏文明具有更多的农业文明的特色。农业是夏朝的主要经济部门。从地下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当时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木制、石制和骨制的木耒、石耜、石斧、石铲、骨铲、石刀、蚌镰、蚌刀等。青铜工具因其昂贵,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甚少,主要用于对工具的加工,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夏朝已注意兴修水利,并逐渐掌握了原始的疏导灌溉技术。夏朝农业文明的发展也体现在天文历法方面。夏朝在积累农业生产经验的同时,逐渐掌握了较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左传》所引的《夏书》里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次日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据传是夏朝的历法。它分一年为12个月,按北斗星斗柄方向位置的变化来确定月份。由于夏历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直到春秋时,孔子还主张“行夏之时”。中国后来所用的农历,基本上是由夏历发展而来的。由于农业生产有了发展,夏朝的手工业和畜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手工业内部分工较细,已有专司手工业的“工正”和“车正”,以及专门行业出现,如制陶业、制铜业、制车业等。夏朝还设置专管畜牧业的“牧正”、“庖正”,并大量使用奴隶放牧。夏朝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基础。约公元前16世纪中期,夏朝为兴起于黄河下游的商汤所灭,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由夏及商,继续演进。(节选自解光云主编的《世界文化史》)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今河南西部与山西南部是夏朝活动的中心地区,但夏朝的势力影响远远超出此范围,甚至影响到湖北北部。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B.夏朝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石制和骨制类,此外还有蚌镰、蚌刀等。C.夏朝在积累农业生产经验的同时,还慢慢掌握了许多天文历法知识。现今中国使用的农历,基本上是由夏历发展而来。D.制陶业、制铜业是夏朝手工业中出现的专门行业。大量使用奴隶放牧也促进了夏朝农业生产的发展。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文明的存在越来越被世人认可,主要是因为徐仲舒在考古学上首次提出“夏文明”的存在,加之建国后田野考古有大量发现。将来可能还会有这类考古发现。B.到春秋时,孔子还主张“行夏之时”,可见,夏朝的历法反映天象,当时或稍后的人们普遍认为是比较正确的。C.有了“工正”、“车正”和“牧正”、“庖正”,夏朝的手工业与畜牧业达到了分工细、水平高的水平。D.夏朝为商汤所灭,之后黄河中游与洛、伊、汾、济流域的古老文明继续传承,继续发展。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司门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秋》,中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时鲁简肃公宗道方为司户参军,家贫,食口众,禄俸不给.,每贷于.王,犹不足,则又恳王予贷俸钱。鲁御下严,库吏深怨之,诉鲁私贷缗钱,州并劾王。王谕鲁曰:“第归罪某,君无承也。”鲁曰:“某贫不给,以干.于公,过实自某,公何辜焉..。”王曰:“某碌碌经生,仕无他志,苟仰俸入,以养妻子,得罪无害,况以官物贷人,过不及免。君年少有志节,明爽方正,实公辅器,无以.轻过辄累远业,并得罪何益?”卒明鲁不知,而独受私贷之罪。鲁深愧射不自容,王处之裕如,无慊恨色。由是沉困铨管二十余年。晚用荐者,引对吏部,状其功过,奏内有鲁姓名。时鲁已参大政,立侍殿中。仁庙目.鲁曰:“岂卿耶?”鲁遽称谢,且具陈其实。仁庙叹曰:“长者也。”先是有私过者,例改次等,由是得不降等,诏改大理寺丞,仕至省郎,累典名郡,晚年田园丰腆,子孙蕃衍,寿八十九卒,亦庇贤为.善之报也。——(《宋史·王缮传》)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贫,食口众,禄俸不给.给:丰厚B.某贫不给,以干.于公干:求取C.过实自某,公何辜.焉辜:对不起D.仁庙目.鲁曰目:用如动词,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以.轻过辄累远业故不积小流则无以.成江海B.禄俸不给,每贷于.王吾惛,不能进于.是矣C.过实自某,公何辜焉.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D.亦庇贤为.善之报也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宗道做司户参军时家贫,人口多,俸禄不够开销,常常借贷,还不够用,不得已挪用了公家的钱。B.王缮认为鲁宗道年轻,有志向操守,豪爽正直,是朝廷的有用人才。C.王缮晚年因有人举荐,被召到吏部述职对答;由于鲁宗道说出了当年的实情,而受到仁宗皇帝的赏识。D.王缮庇贤为善,终于得到好报,晚年不但升官发财,而且多子多孙,尽享天年。第Ⅱ卷(共129分)四、(32分)8、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问题。(10分)逢蒙①学射于羿,尽羿②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注释】①逢蒙:羿的学生和家众,后来叛变,帮助寒浞杀了羿。②羿:又称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1)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3分)译文:②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3分)译文:(2)你认为逢蒙学射于羿的故事对学校教育有什么启示?(4分)9、阅读李白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1)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2)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10、名句默写。(6分,每小题1分)(1)虽然儒道两家的主张相去甚远,但在某些问题上,他们也有一致的观点。譬如,孔子的“,”(《论语·为政》)和庄子的“,”(《庄子·山木》)就都从“君子”和“小人”的角度阐发了他们对交友之道的认识。(2)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儒学大师孔孟对此早有精辟论述。孔子说:“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孟子说:“人有不为也,。”《孟子·离娄下》)(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6)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11、名著阅读。(10分,任选两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100字左右)(1)外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鉴赏时可从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局部描写来推知人物的身份和心态。阅读《复活》选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玛丝洛娃的灵魂、勾勒出玛丝洛娃在牢中的内心世界的。过了两分钟光景,一个个儿不高、胸部丰满的年轻女人,身穿白衣白裙,外面套着一件灰色囚袍,大踏步走出牢房,敏捷地转过身子,在看守长旁边
本文标题:南安市一级达标高中2008届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