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南部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1.15
1南部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一氧化氮、血红蛋白、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肾上腺素C.Na+、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2.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3.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的变化是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5.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B.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元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D.如果组织细胞膜上缺乏胰岛素受体,则血糖浓度升高6.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H区受损,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7.下列生理活动中,下丘脑不能直接参与完成的是A.体温调节B.血液pH的调节C.内分泌的调节D.水平衡的调节8.静息时和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9.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繁多、微量而高效B.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对全身细胞和器官都起作用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1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神经中枢受损,刺激任何地方都不能使效应器做出应答反应C.神经纤维上信号的传递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是一致的2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11.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突触处的单向性决定了反射活动中信号传递的单向性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者腺体细胞C.神经递质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后就完成了信号的传递D.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2.下列各组物质可能产生于同一个动物细胞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抗体和淋巴因子C.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D.神经递质和呼吸酶1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14.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但是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脏却因免疫反应而坏死,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脏属于A.病原体B.吞噬体C.抗原D.抗体15.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A.a和bB.b和aC.b和cD.c和b16.下列哪项实例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植物的向光性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B.顶端优势D.农业生产中,使用除草剂可以除掉麦田的双子叶杂草17.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A.促进果实成熟B.获得无籽果实C.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D.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18.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生态系统采集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①马尾松林马尾松200000m321000m3②淡水湖泊鲫鱼10000kg353600kg③山地甘草1000kg20300kg④滩涂沙蚕10000kg30500kgA.①B.②C.③D.④1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21.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322.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直立生长的是A.①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⑤23.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果实生长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协同作用24.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B.图乙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10-18(mol/L)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可能均能生根且生根状况基本相同25.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26.图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7.比较福建武夷山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武夷山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C.武夷山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与各自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再发生演替D.武夷山生态系统比泰梅尔半岛冰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28.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C.b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29.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3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药用价值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②可以进入C、D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C.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①和②中的液体减少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32.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B.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3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若c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34.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35.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5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调节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36.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杆插生根的最适NAA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3.5,4,4.5,5,5.5,6的NAA溶液9份(浓度单位为10-8mmol·L-1);②将90根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组,并将每组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1d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10d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对上述实验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无关变量有枝条长度及生长状况,实验温度等B.实验中最好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长枝条,并去除枝条上的侧芽C.本实验中同浓度处理枝条属于重复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本实验可以“每组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作为测量指标37.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乙对微型月季生根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促进生根,植物生长调节剂乙抑制生根,且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均随浓度的上升而增强B.植物生长调节剂甲通过调控月季植株基因组的表达实现调节侧芽的生长C.由实验可判断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可能是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75μmoL/LD.若植物生长调节剂甲是生长素类似物,则三种浓度的关系为XY,XZ38.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D.能量只能从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39.下列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6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40.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1.(7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细胞接
本文标题:南部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1.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9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