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历史会考(人手必备)每课课文中的重点。。。(全)有了它。。。考试不
2009学年交大附中浦东实验高中高二历史会考复习题第一分册1-1古代两河流域P2—5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答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2.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是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3.《汉漠拉比法典》:古代两河流域最辉煌的时期是古巴比伦王国统治时的汉姆拉比王国,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是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汉漠拉比法典》,是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法典的作用是;它规范了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王国的统治,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严惩各种社会犯罪;法典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1-2古代埃及P6—91.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河水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量,使其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又一发祥地。2.金字塔: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这些建筑的象征意义: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3.象形文字:古埃及的另一项重要文化成就是发明了象形文字。1-3古代印度P10—121.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四大种姓是指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的特征是: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2.佛教:相传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又称三藏经。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1-4美洲印第安文明P15—18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其中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是从野生植物中培包括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1-5古代希腊城邦制度P24—281.古希腊城邦:古代希腊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2.“古典时代”: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3.雅典民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形成、发展、全盛的三个里程碑分别是:公元前594年的“梭轮改革”、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替尼改革”和公元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的“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其进步性:雅典民主政治是古希腊城邦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的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其局限性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其实质还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真正能够享受民主权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被排斥在外。1-7希腊古典文化P29—331.史诗: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2.哲学:古希腊是欧洲的发源地,三大哲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3.史学:古希腊的历史学诞生是以希罗多德及其《历史》为标志的。1-8古代罗马政治制度P34—38罗马共和国开始于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帝国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危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1-9罗马法体系P39—42罗马共和国建立以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它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法有其历史局限性,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他们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1-10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P43—46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穆德。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覆亡。1-11奥斯曼帝国P47—51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其影响:长期战争以及奥斯曼帝国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12封建制度P53—561.西欧封建制度: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2.采邑改革: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后来,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3.中世纪的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1-13城市的复兴与自治P60—62从11世纪开始,城市再度兴起,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是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1)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市民阶层为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而携手联合。(2)等级君主制的特征: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平民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3)等级君主制的影响是: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等级君主制有利于结束当时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英法等级君主制的形成: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1-14王权与教权P56—591.西欧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的重要史实是:“丕平献土”和查理加冕称帝。751年,在教会支持下,丕平在法兰克贵族集会上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君主,自立为王,创建加洛林王朝。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远征意大利,把夺得的罗马周围的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史称“丕平献土”。此举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并使罗马教会掌握了世俗权利。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查理帝国时期王权与教权的关系进一步密切,查理加冕称帝,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教权和王权各有所得。2.卡若沙觐见及其影响:从11世纪开始,一度携手的王权和教权冲突时起。1077年初,德皇亨利四世迫于国内形势,只得俯首屈服,请求格利高利七世宽恕。他亲赴意大利北部教皇驻地卡若沙城堡,摘去王冠,身批毛毡,赤足冒雪伫立在城堡外,哀求三天,始得觐见。教皇最终同意恢复其教籍和统治权。这就是所谓的“卡若沙觐见”。这一事件表明,教皇当时已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13世纪达到极盛,教皇基本上实现了对西欧教区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也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处于万流归宗的无上地位。3.阿维尼翁之囚及其影响:13世纪末叶,十字军运动以失败而告结束,作为倡导者的天主教会威望骤降,教权开始走下坡路。阿维尼翁之囚是教权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1309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新教皇将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教皇事实上成了法国国王的人质,史称“阿维尼翁之囚”。1377年,教廷重新迁回罗马。此后,天主教会一度严重分裂,甚至出现三个教皇鼎力的局面,教权由此急剧衰落。第二分册2-1中华文明的起源P2—51.原始农耕: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实现第一次经济变革。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人们聚族定居。2.姜寨遗址:陕北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其呈现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特征表明当时处于还原始社会阶段。3.中华文明的祈愿: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形式是神话传说。4.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中心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核心地区是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2-2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P6—81.夏王朝和其具备的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这一王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的“天下为公”,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的“天下为家”。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2.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地域和年代相一致的遗址和遗物,希望发现属于夏朝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该遗存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说明了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该文化遗址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2-3商朝与青铜文化P9—111.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使。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此乃史学研究的二重证据法。2.青铜时代:这一时期,著名“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典礼、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3.甲骨文: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4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P14—16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商灭,西周建立。2.封邦建国体制:周朝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2-5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P18—201.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后人把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2.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内容和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期。(1)政治领域: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2)经济领域: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把农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3)思想领域::由礼乐制度到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春秋战国时
本文标题:历史会考(人手必备)每课课文中的重点。。。(全)有了它。。。考试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1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