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②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成就,牛顿力学体系形成,达尔文进化论诞生③启蒙运动兴起④工业革命开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由于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2004年,美国需要紧急调动民兵进行增援,这项权力应该属于A、总统B、国防部C、国会D、美国陆军部3、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4、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5、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6、“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据所学知识判断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属于首创:①确立皇帝制度②推行郡县制③修筑长城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与“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8、与中国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援助B.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D.日本侵略战线拉得太长9、到2006年底,有14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0、据下表数据显示,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列各项与增长现象无关的是:项目1952年总产量1957年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粮1.64亿吨1.95亿吨19%棉130.4万吨164万吨26%钢135万吨535万吨296%煤0.65亿吨1.3亿吨100%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D.土地改革11、“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1950年毛泽东作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B.国民大革命打垮北洋军阀C.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3、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4、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的“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15、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16、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解B.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D.干脆不予理睬217、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下列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8、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②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③刺激了经互会的成立④标志着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西藏行省C.巡检司D.宣政院20、当前,多极化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最终将取决于A.各国的经济实力B.各国的军事实力C.各国的政治影响力D.各国的综合国力21、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22、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A.雅典B.斯巴达C.罗马共和国D.威尼斯23、美国众议员的选举规定是:①由选民直接选出②由各州议会选出③人数与该州人数成正比④须经总统批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③④2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拥有的权力有: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③缔结并批准条约④特赦权⑤解散众议院⑥宣战权、媾和权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25、下列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②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自己跻身政治大国的良机③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④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最终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26.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农商皆本D.重商抑农27.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D.富尔敦发明汽船28.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这一史实表明中国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29.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A.欧洲联盟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不包括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布雷顿森林体系C.世界银行D.“关贸总协定”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6分,共30分)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2010年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内阁。3——中新社伦敦2010年5月11日电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实际向谁负责?(4分)(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对英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32.(16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手书图2图1图2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请回答:(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何历史作用?(6分)(2)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分)(3)材料二反映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了什么具体的革命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哪次会议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4分)(4)材料三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用什么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4分)三、简答题(10分)3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面对危机的打击,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它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新模式?(6分)(3)这次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为什么会迅速漫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分)4历史会考模拟1答案1.A2.A3.B4.C5.A6.B7.B8.C9.D10.D11.B12.D13.D14.D15.C16.D17.C18.A19.D20.D21.D22.A23.C24.B25.B26.A27.B28.C29.D30.B31.(1)君主立宪;(2分)《权利法案》;(2分)限制王权。(2分)(2)成为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2分)向议会负责(2分)(3)防止专制独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保障。(4分)32、(1)资本主义发展或答民主。(2分)三民主义。(2分)作用:为辛亥革命提供理论指导;(2分)(2)新三民主义(2分)(3)工农武装割据(或答星火燎原、农村包围城市)理论。(2分)1945年中共七大。(2分)(4)邓小平理论。(2分)“一国两制”(2分)。33、(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分)(2)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6分)(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完全形成。(2分)
本文标题:历史会考模拟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1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