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历史初二复习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在清末,住在香港岛的商人,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A.虎门销烟后B.《南京条约》签订后C.清政府被推翻后D.新中国成立后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A.英军B.八国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3.马克思曾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A.获得赔款2100万元B.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C.开放五处口岸通商D.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工厂4.“(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的理由是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关天培B.林则徐C.邓世昌D.李秀成6.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利器之器。”以下工业,符合李鸿章主张的有①江南制造总局②湖北织布局③福州船政局④安庆内军械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和“科学”②“自强”与“求富”③“民族”“民权”“民生”④变法图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①③②④8.“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内容是A.开放言论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C.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9.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等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建立了中华民国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到以下几幅照片及其文字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国共十年内战1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2.“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歌词中“南湖的红船”代表的事件是A.中共成立B.井岗会师C.遵义会议D.延安抗日13.1924年5月的一天,孙中山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从他的话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A.学校名称是黄埔军校B.蒋介石任校长C.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D.目的是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14.“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爬雪山、过草地15.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的影响是八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6.“……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文中“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A.东北B.北京C.上海D.南京17.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A.贺胜桥战役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8.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并指出战役的名称是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3个半月1800多次4万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个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19.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灯塔指引”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中共成立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20.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的话说明A.中国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国共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中国抗战扭转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中国屡败的局面,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C.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D.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重大牺牲21.“敌人的力量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力量强……中间力量弱……我们就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战役是A.百团大战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22.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开始时间指挥者结果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解放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八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23.首都北京曾见证了许多王朝的更替和战火纷飞;但在规模巨大的解放战争中,北京却幸免于战火的破坏。为北京的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A.傅作义B.李宗仁C.赵登禹D.佟麟阁2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是毛泽东同志为庆祝一次重要战役胜利而作,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25.有人形象的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日本在南京制造大屠杀③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6.右图是“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27.“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洋务运动之后B.戊戌变法之后C.辛亥革命之后D.新文化运动之后28.“他是洋务运动时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是自行设计并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的工程师。”他是A.詹天佑B.侯德榜C.魏源D.严复29.魏源曾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他所说的“书”是A.《海国图志》B.《天演论》C.《民报》D.《新青年》30.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许多法令,以下属于这一时期颁布的是①穿中山装②行握手礼③剪辫子④废止缠足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八年级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31.(12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外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材料一“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1904年报人林白水讽刺慈禧太后70寿辰所作对联(1)材料一中“何日幸圆明园?”、“五十失琉球”分别影射的哪一历史事件?(4分)材料二“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晚清悲歌》(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赔巨款”和“严禁人民反列强”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4分)(3)两段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实?(4分)32.(12分)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同时它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阅读材料材料一甲午战败,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1)依据材料一概括严复的救国思想。(3分)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什么?(3分)八年级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材料二甲午战后,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梁启超在国外同样指出:“苟实业更不振兴,则不出三年,全国破产,四万万人必饿死过半。”(2)依据材料二概括张謇、梁启超的救国主张。(3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张謇是如何实践自己的救国主张的?(3分)33.(12分)毛泽东在十年内战中的两次“改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材料一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起义,开始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后来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大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结果如何?(2分)对中共探索革命道路起到什么影响?(2分)材料二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在斗争中红军人员损失过半。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改向,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开始了战略转移,这一“战略转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3分)红军此次改向“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3分)八年级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34.(1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如何?(4分)(2)图二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商国内和平”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共为“国内和平”做出了怎样的努力?(4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事件的结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图二:1945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图一: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某报八年级历史试题第8页(共8页)35.(12分)北京、上海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请从中国近代史上各举两件发生在北京和上海的大事,并阐述其影响。八年级历史试题第9页(共8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BCBCCDCBDBDAD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BDDBAADCDCAAA二、非选择31.(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分)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了日本。(2分)(2)“赔巨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2分)“严禁人民反列强”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3)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晚期)(2分)帝国主义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2分32.(1)严复的救国思想:效仿西方,变法图强(3分)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洋务运动(3分)(2
本文标题:历史初二复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1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