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加强员工的身心健康管理
1加强员工的身心健康管理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人的竞争,员工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如果企业想赢得竞争就必须把员工身心健康管理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企业应针对企业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关键词:员工健康;身心健康管理;企业竞争力。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所有的竞争都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仅限于招聘甄选、职业发展规划、绩效考核等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忽视了员工身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员工的身心健康出现了问题,则直接会影响其工作绩效,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员工的健康状况,加大对健康投资力度。一、全面认识员工的健康管理身心健康包括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过去,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总有一种看法,那就是企业发展中,物的因素占主导,是企业发展中的主体,而人的因素却降格为次要因素,这就使得关心人、爱护人,关爱员工的身心健康成为一种幻想。即使有,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富士康“跳楼门”事件的发生,才使当前形势下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42%的企业员工有轻度心理问题,6%左右的企业员工有明显的心理障碍。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企业改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员工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如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等。这些压力,使职工在职场中的心理与行为受到影响,产生焦虑、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和对职业安全感的强烈需求,严重影响职工的幸福感。当然,企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也就是人的身心健康对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1.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2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3.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4.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5.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哪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再结合公司自身制定相关具体的员工身心健康管理措施。一.首先,企业应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物质满足措施用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发放合适的工资、资金、津贴、福利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完善的企业福利制度,有以下作用:首先,它能保证和满足员工生活上的需求,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因而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其次,有利于降低员工的缺勤率,企业福利制度的推行,使员工生活困难减少,这就能处使员工多出勤,出满勤,从而降低员工的缺勤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心。一个企业的福利制度搞得好,既能吸引人才,稳定人心,又能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而企业声誉的提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进而激发员工的进取心。二.制定相关的员工身心健康管理措施。31.建设健康管理部门和三级健康体系企业领导以其前瞻性的眼光、开创性的战略思维、关怀民生的负责任态度,注重企业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关心员工身体健康,实施系统的群体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管理应该是全方位的团体医疗保健,包含企业医务管理、现场医疗保健、职业健康管理、健康数据分析、员工健康维护和促进、高端就医六个版块的主要内容。企业健康管理是企业职业健康、员工身心健康、内部医务管理的整合型管理模式。健康管理部门主要进行规划、管理、领导、制定标准/方案/策略、组织培训现场医疗保健团队成员等管理策划性工作;现场医疗保健团队主要由医护专业人员构成,执行健康管理部门部分制定的政策和任务,为员工提供具体的医疗保健服务。现场医疗保健团队成员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或外包的。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的资质,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健康管理作为一项人事政策为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原因很简单,员工疾病和亚健康状态是导致企业员工医疗保健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二.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指通过对员工精神上的嘉奖和鼓励,满足员工心理上的需求。比如,人们需要安全感,感觉自己受人爱护和被人理解;要有承认感,需要受到重视,让别人感到他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优良的工作绩效能给予信任;想受到别人的尊敬,有尊严等。这些心理上的需求单靠物质激励是满足不了的,因此,精神激励能在较高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它是物质激励的一种有效补充。单纯采取物质激励的形势,就会导致人们只讲“实惠”,“一切向钱看”,“谁给钱,给谁干”,“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等。而且只靠物质刺激起来的积极性,就像打吗啡一样,只是暂时的,不是持久的。所以企业应当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2.加强对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安全健康与员工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也关系到企业精神面貌,企业应着力加强员工健康教育的工作务必做实,使企业员工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接受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建立起安全责任意识。安全管理人员则应通过培训,明确企业重点防范目标,掌握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据统计,慢性疾病、多发亚健康问题和女性疾病或异常的检出率不容乐观,建议围绕相关问题开展系列专项健康促进活动。定期为员工提供各种专题讲座,包括健康讲座、慢性病讲座、职业病防治讲座、员工压力管理讲座、女性专题讲座、急救培训等。开展“三八”或“母4亲节”女性关爱活动,以女性专项体检活动、乳腺保健、祝你好“孕”等主题活动的方式关注女性健康,通过有奖问答等互动形式让女员工了解乳房保健的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实施健康行为。让女员工充分体验到公司管理层对女性员工的健康照护。为每位员工建立基础健康档案,包括:体检资料、就诊记录、用药记录、生活习惯等,对有异常的体检指标等保持长期跟踪,定期监测员工健康状况,并提醒员工按时复查。针对员工相对普遍的健康问题,制定改善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和心理多方面的健康关怀,并督促执行。3.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对员工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全方位管理是关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管理方法。按照规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模式,持续地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识别和危害评估,确定企业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采用统化、结构化、程序化和全员化的管理模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员工保持健康状态,全员参与和全程监控地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不间断的监控,动态掌握员工健康信息,才能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尽早应对,将健康危害降到最低。同时,群体健康管理(企业就是一个工作型社区)若要行之有效,还必须以数据为本,根据客观的数据,进行科学、深入的挖掘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秘密,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健康管理,使有限投入获得最大产出。4.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一是开展节日文化。积极举办迎新春文艺晚会,“春联”征集,迎新年体育、游艺等活动,其中包括篮球、五人制足球赛、扑克牌、象棋、跳棋、跳绳等项目。二是开展假日文化。开展“庆三.八”郊游活动、植树活动;庆“五.一”篮球赛等体育、游艺活动;“五.四”组织青年员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开展休闲文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员工开展好台球、乒乓球、游泳等活动。四是开展师带徒活动,促进员工岗位成才,为企业发展备足后劲。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我国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走上工作岗位的今天,以导师带徒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企业对青年职工的人文关怀,而且能传承企业优良传统,达到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双提高的目标,同时有利于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工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55.缓解员工的压力。(1)由专业人员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评估方法评估员工心理生活质量现状,并找出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2)搞好职业心理健康宣传。(3)减少外部压力源对员工的侵害,改善工作环境,对工作进行再设计。(4)开展员工和管理者培训。(5)组织多种形式的员工心理咨询。参考文献:1.周三多管理学;2.MichaelG.Aamdot《工业与组织心理学》;3.戴瑾健康管理—对企业人力投资的探讨[J]经营管理2004;4.如何缓解员工压力和员工心理健康。FT中文网;5.压力聚焦:员工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哈弗商业评论;6.杨文士管理学;7.张德人力开发与管理;8.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本文标题:加强员工的身心健康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2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