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县级中专综合改革方案(网络0
1**县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总体方案的通知》(***政发〔2014〕13号)、《**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政发〔2014〕43号)、《**省省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政办发〔2014〕6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蓉办〔2014〕110号)以及省、***市教育大会精神,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推进我县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抓手,以办好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为目标,努力将我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为集高中阶段教育、教师进修与培训、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就业与扶贫培训、业余体校、电大教育为一体的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为推动我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二、目标任务(一)发展背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就业创业和致富能力的必然选择。省党委、省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2007年以来,相继实施两轮职教攻坚计划。通过职教攻坚的建设,我县职业技术学校在硬件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常规管理、招生与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2学校的基础设施、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不够高。(二)事业现状我县总人口68万人,县域内有高中阶段学校12所,其中普通高中9所(含**省民族高中、**省希望高中),职业技术学校3所(含**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省经济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县职业技术学校是本县唯一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81亩,建筑面积4.2万㎡,设备价值717万元,校园网出口带宽60兆。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51人,“双师型”教师45人。在校生954人。每年进行的各类短期培训有1000人。县职业技术学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办学规模小,生源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无校园网络服务器,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软件落后,校舍面积、实训设备、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二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配置不够科学合理,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对接不够紧密、与市场运作规律不大相符。三是学校办学机制创新不够,师资队伍呈现专业教师缺乏、知识结构滞后、年龄结构偏大等问题。(三)总体目标以创新办学机制促进课程改革,以打造特色促进专业建设,以科学定位办学规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办学条件提升,以多层次培训促进师资力量的提高,以继续教育整合促进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肩发展,从而提升我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全面科学构建农村县域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编办、人社、国土、住建、教育等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打造具有本县特色的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争到2020年把我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区级示范3性特色中等专业学校,全面推进我县职业教育科学、持续、快速发展。三、工作进度——2014年:制定规划——按生均33平方米的办学标准,科学制定学校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完成县级中专综合改革规划;启动县级中专综合改革计划。实训基地——按生均4000元的教学价值设备配备标准,建好计算机室、专业技能教室、理化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投入300万元建设汽修实训基地1个;投入150万元完成远程双向互动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建设。招生规模——全日制新生招生400人左右,学校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1000人左右。专业建设——2014年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重点是添置汽修实训设备;开展教学课程改革,增设农村交通运输和农机类维修的课程。课程建设——规范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汽车实训基地为依托,运用产教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2015年:校舍建设——按生均20平方米的办学标准,进一步完善办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1020万元,启动建设2栋总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实训基地——投入300万元建设机电专业电动机安装与维修实训基地1个;投入50万元完成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1间、配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设备1间建设;投入200万元建设百兆网络。招生规模——全日制新生招生1000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生4达到1700人左右。专业建设——2015年重点进行机电专业的建设,重新调整不合理的教学和实训设备的布局,补充新设备,特别是完善空调和制冷设备。进行课程改革,增设农机修理课程,建设具有特色的符合农村需求的专业。——2016年:校舍建设——启动体育馆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投入140万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实训基地——投入120万元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琴房、语音室、形体训练室建设。招生规模——全日制新招生人数1000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400人左右。专业建设——2016年重点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培养符合专业需求的教师队伍,招聘新教师,增加教师队伍的活力。——2017年:校舍建设——启动科技楼、综合实训楼建设项目,科技楼计划投资68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综合实训楼计划投资68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实训基地——投入200万元建设通用微机实训室4间、办公自动化实训室1间;投入80万元完成服装CAD实训室和服装工艺实训室建设。招生规模——全日制新生招生1000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000人左右。专业建设——2017年完善服装专业的实训设备,针对就业市场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实行订单教学,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2020年:5按照国家办学标准和要求,基本形成“具有特色、多元立交、产教融合、适应需求、充满活力”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到2020年底,全县应届初中毕业生90%以上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招生规模——新生招生达到1000人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000人以上。四、主要任务(一)关于编制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规划1.发展现状与问题。县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181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学校建有1个300米标准环形跑道田径场、4个室外的篮球场、4个室外羽毛球场、4个排球场、2付单双杠等,运动设施齐全,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项目及体育锻炼空间。经过两轮职教攻坚之后,实训基地建设已小有规模,目前有电工电子、汽修、养殖等实训基地,设备总价值为717万元。学校图书室有图书33174册,能满足师生和培训学员的借阅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各行各业科技含量大幅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与市场需求之间差距也不断拉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理念有待更新、办学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专业结构和师资结构还不够合理,多数专业教师由普通高中教师转型而来,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技能含金量不够高;三是人才培养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四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规模偏小;五是对学生能力和职业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的实训设施建设滞后。2.工作目标及措施⑴科学定位,合理确定学校办学规模。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6有6000人左右,升学就读普通高中约4000人,就读本县职业学校300人左右,全县送生到区、市职校约200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基本达到省要求,但是职普比偏低,约为0.6:1。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力度不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低;二是全县普通高中上学热持续不退;三是**与首府***距离较近,生源容易流向***,导致本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困难。因此,必须严格实行1:1的职普比招生制度,完成每年1000人招生任务。⑵科学设置专业,优化教师配置。以汽车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学前教育专业为主干专业,形成30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通过公开招聘、特聘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技能含金量,创建一支由研究生学历、高级技师、企业能工巧匠等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⑶按国家和省确定的办学标准和要求,加强学校硬件建设。2014-2017年新建学生宿舍楼、体育馆、综合实训楼、科技楼等,建筑面积18000平米;新建远程双向互动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通用微机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机电专业电动机安装与维修实训室、PLC(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学前教育专业琴房、语音室、形体训练室等,总资产增加4720万元。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县职业技术学校办成*******传统文化培训基地。加强与传统文化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适当开设校本民族教育课程,通过特色民族文艺体育精品(项目)进校园、进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学习、传承、弘扬优秀壮民族文化;大力开展传统文化培训活动,学习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着力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3.配套制度、政策。①《**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7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的通知》(***政办发〔2014〕64号);②《***市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统筹工作方案》;③《**县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方案》(蓉办发〔2014〕73号)4.责任部门:编办、人社局、财政局、住建局、农业局、教育局、县职业技术学校(二)关于扩大招生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发展现状与问题。**县境内有12所高中阶段学校,其中普通高中9所(含**省民族高中、**省希望高中、*******中学、华侨中学,职业技术学校3所(含**省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省经济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有6000人左右,升学就读普通高中约4000人,就读本县职业学校约300人,全县送生到区、市职校约200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基本达到省要求,但是职普比偏低,约为0.6:1。主要原因:一是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力度不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低;二是全县普通高中上学热持续不退;三是**与首府***距离较近,生源容易流向***,导致本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困难。2.工作目标与措施。从2015年起,县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全日制新生招生1000人,向县外各中等专业学校送生2000人以上,力争到2017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3000人,全县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基本达到1:1。①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由县政府牵头,成立由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职业教育招生送生领导小组,加强对各镇中心学校及初中学校职业教育送生工作督查和指导。把职业教育送生任务纳入各镇政府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把职业教育送生任务纳入初中学校中考奖评估指标。8②落实责任。对于职业教育送生工作,县教育局要与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初中学校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③宣传引导。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就读中职有资助、免学费、直升高职、易就业等优势,宣传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营造我县职业教育送生、招生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④加强办学的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形成新的办学体制机制,不断拓宽学生升学通道。与高职院校贯通办学,2014-2017年,与**省经济职业学院和*******学院贯通办学;与***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等城市职校联合办学,学籍在城市学校,学生在县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融通办学,中职学籍与普通高中学籍互转;从2015年春季起广泛开展初中职业教育渗透,动员引导有意就读职校的九年级学生到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⑤加强校企合作。2014年-2017年,在做好与武峰驾校、***安奥服饰公司等
本文标题:县级中专综合改革方案(网络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4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