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动荡不安的世界朱亚红教学目标:1.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2.掌握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3.掌握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教学重点;步履维艰的和平之路。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2.对科索沃战争的正确认识。教学结构与过程[出示图片]拉宾像。[导入新课]下面是2003年关于以色列总理拉宾的一篇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投影显示]以10万民众纪念前总理拉宾遇刺8周年2003—11—0207:35:48新华网10万以色列民众1日晚聚集在特拉维夫市的拉宾广场,纪念前总理拉宾遇刺8周年。以色列前总理、现任工党临时主席佩雷斯在纪念式上发表讲话说,尽管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但事实证明拉宾选择的以巴和谈的道路是正确的。佩雷斯还呼吁以色列政府立即与巴勒斯坦紧急政府总理库赖举行对话。当天晚上,共有1500多名警察、炸弹排除专家和志愿者在纪念仪式现场维持治安和秩序。1995年11月4日,拉宾在特拉维夫参加了一次和平集会。集会结束后,他遭到一名犹太极端分子的枪击并身亡。此后,以色列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拉宾的和平集会。1993年,拉宾代表以色列政府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签署了以巴和谈进程中重要的《奥斯陆和平协议》。同学们,拉宾遇刺是中东和平的一大损失。拉宾的死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因为中东和平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相信,这一阶段的完成将给阿拉伯人、以色列人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带来全面的和平,而拉宾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又是一位关键的人物。那么,中东问题是怎样出现的?拉宾又是怎样遭到刺杀的?我们通过学习这一课的内容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出示图片]中东地图。[教师讲解]“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教师讲析](教师讲解巴勒斯坦问题由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中东地区战争的频繁发生且至今未果的状况,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材中该地区“战火频仍”的含义)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来人。历史上犹太人(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迁入巴勒斯坦,并先后建立希伯来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1世纪,外族入侵,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攻以色列,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此外,还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交战,这是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五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讲述,谈一谈你对历次中东战争的看法。大家可以讨论。[学生讨论]……[教师明确]第一,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第二,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教师引导]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分析](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英国一战后的“分而治之”,联合国二战后进一步的“分而治之”,都说明列强在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2)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问题.以色列先后吞并或占领的土地有原来根据联合国分治决议划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包括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还有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黎巴嫩南部地区等。(3)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以色列通过1967年战争占领了约旦河水资源的大部分,为掌握利塔尼河的控制权,又于1978年和1982年对黎巴嫩开战。目前,以色列近40%的水来自约旦河西岸。几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失去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水资源。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说“中东地区的水比石油更重要。”以巴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杰逊·巴斯金指出:“缺水的压力将影响谈判双方。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那里提供了以色列的饮用水。而让叙利亚放弃对戈兰高地水源的权利也是不可能的。”(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耶路撒冷被视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罩上民族宗教的外衣,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教师讲述]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1993年9月9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交换了亲笔签字的信函,正式宣布相互承认。1995年11月4日,主张推进和平进程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次年工党下台,和平进程一度停滞。但是,中东和平进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是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板书]二、炮火中的科索沃[出示图片]科索沃地区。[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学习小字部分,了解科索沃的地理位置以及科索沃冲突不断的由来。[播放视频]科索沃战争。[教师讲述]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冷战后的世界毕竟不可能变成美国所希望的单极世界,因为在美国霸权提升的同时,发端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也在继续发展,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国)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支配力量,所以,多极化必然成为表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意志的世界性潮流,这股潮流是美国无法阻挡的。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止单极霸权的形成,为一个更具合理性的、力量分布更为平衡的世界新格局提供建设性力量。1999年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课堂小结:二战后爆发的中东战争严重影响了中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中东地区与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表明多极化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因此,当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加剧;总体趋势走向缓和。课堂板书第18课动荡不安的世界一、步履维艰的和平之路1.中东地区概况2.巴以分治和四次中东战争3.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矛盾的原因4.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二、炮火中的科索沃
本文标题:动荡不安的世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6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