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古代文学09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宽广的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独立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能胜任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等单位工作。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2、具有全面、坚实的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走向,具有独立科研的能力和严谨、踏实、诚信、刻苦的科研作风。3、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及网络信息处理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先秦文学2、唐宋诗词与诗学3、明清文学与文论4、近代文学与安徽文化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时间各半。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允许其提前毕业;对于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者,经审核批准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四、学分与课程简介课程结构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外国语课)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研究方向课)。非学位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具体见教学计划表。课程实行学分制。研究生至少应修8门学位课程和2门非学位课程,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总学分不得少于42分。五、培养方式1、研究生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学术研究、参加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研究生的指导实行主要责任导师和导师组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在研究生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上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优势。3、研究生的理论教学采取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着重培养研究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硕士研究生应当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以提高其科研水平。5、对同等学力或跨学科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原则上须补修两门本专业本科课程,但不计学分。六、实践教学环节1、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围绕所开课程完成一定量的文献阅读工作,阅读内容为导师开列的书目,且每名研究生每学期要完成读书笔记或者专题讨论记录不少于3篇。文献阅读计1学分。2、第二学年在大学本科生班进行教学实践,实践内容可以是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总工作量不少于12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不少于2周或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学。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导师根据教学内容、方法、效果加以评定,合格者得2学分。3、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具体包括科研实践、社会调查、文化考察、义务执教、公益劳动、管理工作、竞赛活动等。活动结束有论文、调研报告、活动书面总结等。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4、在学期间,每名研究生须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做1次文献阅读报告,听取学术报告或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6次,个人主持学术报告1次以上。学术活动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七、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修完培养计划中的全部课程,且成绩考核合格的研究生方可参加中期考核。考核的内容为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及科研能力。重点考核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八、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研究生在撰写论文前,必须广泛阅读,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对与选题有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论文的选题要切实反映本学科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论文开题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最迟在第4学期初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3、论文撰写研究生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论文写作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时间,以确保论文的写作质量。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4、论文评阅和答辩论文答辩将在第六学期末进行。申请学位者应在第六学期4月份前提交学位论文,导师组对论文进行评审并组织答辩。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表研究方向:A.先秦文学B.唐宋诗词与诗学C.明清文学与文论D.近代文学与安徽文化学制:三年课程类别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时间(学期)考核方式备注ⅠⅡⅢⅣ必修课程公共课09010001科社理论与实践236√考试0901000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254√考试09010003第一外国语(英语)4216√√考试09010004专业英语140√考试专业基础课09010101中国文学思想史460√考试09010102中国文学批评史460√考试09010103文献学460√考试专业方向课A09010201先秦两汉历史散文460√考试A09010202辞赋研究460√考试B09010203唐诗研究460√考试B09010204唐宋词发展史460√考试C09010205明清小说戏曲研究460√考试C09010206明清诗学研究460√考试D09010207桐城派与皖江文化460√考试D09010208近代词学研究460√考试专业选修课程09010501先秦诸子研究240√考查各方向至少选3门09010502《诗经》文学阐释史240√考查09010503宋词通论240√考查09010504历代词论选讲240√考查09010505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240√考查09010506元明杂剧专题研究240√考查09010507《红楼梦》研究240√考查09010508女性词人研究240√考查实践教学环节09010601文献阅读1Ⅱ-Ⅲ考查09010602学术活动2Ⅰ-Ⅴ考查09010603教学实践2Ⅱ-Ⅲ考查09010604社会实践2Ⅰ-Ⅴ考查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10101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思想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文学院授课对象:古代文学全体研究生任课教师:方锡球胡祥云学时:60学分:4学期:Ⅰ考核方式:考试教学要求:以中国文学史为线索,了解社会政治思潮对文学思潮的牵掣,理解学术风气的转换对文学思想的影响,掌握文学家、文论家的文学思想,掌握重要文学典籍的文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古人的文学活动中准确把握中国文学思想的演变轨迹。教学内容:以文学典籍与文学家的文学活动为中心,兼及文论家的理论阐述,分三阶段讲授中国文学思想史。第一阶段为先秦汉魏六朝文学思想,第二阶段为唐宋文学思想,第三阶段为元明清文学思想。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修订版;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王明居《唐代美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刘方《宋型文化有宋代美学精神》,巴蜀书社2004年版;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课程编号:09010102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文学院授课对象:古代文学全体研究生任课教师:梅向东方锡球学时:60学分:4学期:Ⅰ考核方式:考试教学要求: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思想体系及发展脉络;对中国古代文论经典作品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消化;理解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文化个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批评能力。教学内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学批评思想;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之间的关系;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化思想的关系;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化个性。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中、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运熙、顾易生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丁福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王国维著《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钱钟书著《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课程编号:09010103课程名称:文献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文学院授课对象:古代文学全体研究生任课教师:汪祚民学时:60学分:4学期:Ⅰ考核方式:考试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史典籍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治学门径。教学内容:相关典籍的编纂、版本流变、整理校注、研究、检索等。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潘树广《中国文学史料学》,黄山书社1992年版;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查洪德、李军《元代文学文献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崔建英《明别集版本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81年版。课程编号:09010201课程名称:先秦两汉历史散文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开课单位:文学院授课对象:先秦方向研究生任课教师:汪祚民学时:40学分:2学期:Ⅰ考核方式:考试教学要求:了解先秦两汉历史散文艺术从萌芽从向纯熟的发展历史及其深广的人文背景,以大文学观开放视野和叙事学的独特视角审视先秦历史散文的叙事艺术经验及其对中国叙事文学创作的影响。教学内容:先秦两汉散文的历史演进及其人文艺术精神;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叙事艺术及其上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美]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龙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09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7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