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中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2、宋代词人苏轼曾用“郊寒岛瘦”来形容中唐时期在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上的相似特征。孟郊、贾岛3、宋代词坛分为二大词派,分别是(代表人物和派别名称)分别是以柳永、李清照、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辛弃疾、苏轼等为代表的豪放派。4、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领导人和运动名称)分别是柳宗元、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5、“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的赞语。鲁迅对《史记》的赞语二、选择题: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D.《史记》按体例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例的史书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2分)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2分)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三:问答题:(三)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南堂五首①(之五)扫地焚香闭阁眠,簟②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纵笔三首③(之二)父老争看乌角巾④,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注:①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作,时年42岁。②簟:竹席。③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时年64岁。④乌角巾:隐士们喜戴的黑色头巾。16、这两首诗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析。答:不同。前诗“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表现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后诗“溪边”二句写热闹过后,路人稀少,斜阳下诗人只身独处,在方向不明的三叉路口,百无聊赖地数过往行人。蕴蓄着诗人晚年被贬,对不幸身世与不平社会的感叹,表现出落寞与不平的情怀。15、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答: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13.(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两小题。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4、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13分)答:词的上阕表现了作者落魄、孤寂、思乡的复杂想感情,其中还掺有一丝亡国之恨。李煜《相见欢》上阕因景生情、“寂寞”情生。表现了作者落魄、孤寂、思乡的复杂想感情,其中还掺有一丝亡国之恨。这些感情都被高墙深院禁锢,从而引发下阕“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13、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13分)答: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15.三阅读与鉴赏(共66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分)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本文标题: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中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7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