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不同,试做解释。(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2、翻译。(1)林尽水源。译:(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用文中的语句填空。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5、渔人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答:6、渔人何以敢入洞?答: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不同,试做解释。(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2)无论..魏晋。古义:今义:(3)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2、翻译。(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3)不足为外人道也。译:3、上文写渔人在桃花源和的经过。24、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5、对这段文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了桃花源是一个富足平和的社会。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为了让他回到外界之后不泄露桃花源的秘密。D、“见渔人,乃大惊”表现了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客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什么?答:7、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答:8、你觉得文中描述的桃源生活是真实存在的吗?寄托了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人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理想?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翻译。(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2)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2、本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3、“施行仁政”是本文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思想或观点即文章里强调指出的所谓“”;“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一句也印证了这点,如果把这一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它可译成:4、文中的“道”和下面哪个词中的“道”意思相近?()A、道德B、道歉C、道路D、王道5、“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词句回答)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的什么政治思想?答:36、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答:7、本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译:(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2、孟子在这一章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答: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需要怎样的条件?并在原文找出相应的依据。答:4、本章的第二段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请找出相应的句子。答:正面:反面:5、本章主要了和论证方法。论证了:6、人们经过痛苦的斗争过程,能得到怎样的益处?(选用文中第二段的三个字回答)7、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1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与两方面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的道理。如果把它译为现代汉语,前一句的意思是。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4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翻译。(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3)微斯人,吾谁与归?译:2、从文中找出分别表达作者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①表达旷达胸襟的句子:②表达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悲”和“喜”分别指代什么?请默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悲:喜:4、文章第一段写到“迁客骚人”“览物之情”,请问“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回答)答:5、文章第一段写到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上文“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答:6、①②段主要用了写作手法,从第②段找出一个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7、“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甲)由是先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胜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开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而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人民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句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5帝以驱弛。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1、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今南方已.定/然志犹未已./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义著于四海C、苟全性命于乱世/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2、翻译。(1)句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译:(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译:(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译:(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8)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译:(9)欲信大义于天下。译:(10)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11)此诚不可与争锋。译:(1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译:(1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译:(1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译:(15)百姓孰敢不箪人民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16)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译:3、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课文:3、甲文中“凡三往,乃见”与乙文中哪句话相对。答:4、如何理解“凡三往,乃见”这句话?答:65、乙文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6、甲文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让你看到了什么?答:7、如何理解乙文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一句话?答:8、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9、作者认为可以出师的条件是什么?答: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翻译。(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6)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译:(7)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2、本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3、三峡夏季的江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这一特点的?答:4、从全文看,文章最后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5、三峡现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水坝,当初的景象,也许现在再也找不到了,7你是怎样思考的?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翻译。(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2)相与步于中庭。译:(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2、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所描写的景物是什么?答:比喻句:所描写的景物:3、这篇文章写景叙事,但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4、如何理解“闲人”这两个字?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译:(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8译:(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8)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1
本文标题:古文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8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