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各具特色的民居—吊脚楼教学案例
各具特色的民居—吊脚楼【知识点】多彩的贵州民居【对应章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语文情境】如图是“苗族民居吊脚楼”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苗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因此传统民居聚落和民居建筑也形态繁多,异彩纷呈。由于地形、气候的因素造就了贵州的建筑风格。【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少数民族地区,建筑比较有特色,因此,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民族民居,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了解这样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使学生体验到语文无处不在,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热爱本土文化的习惯,肩负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责任。2.教学过程(片断一)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苗族吊脚楼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通常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多为两百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房屋的屋面依山势而定朝向,一般为坐西朝东,坐南朝北。大部分吊脚楼为吊脚半边楼,在苗语中意为把平房抬起来的楼。即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处栽下,成悬在半空状。这些房屋全以榫头衔接,可历百年风雨不倾斜。造就这些房屋均为无图作业,全凭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锉子,一把斧头来完成,造型结构全在师傅的记忆。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正房外,还搭建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九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为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成圈,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一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大坑,冬天就在这里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扇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背靠栏杆,称“美人靠”。(片断二)简说苗族聚落方式在此以西江苗寨为例。西江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因此其聚居形式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江苗寨依山就势,由山脚建至山腰。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铺砌的小道连接,整济卫生、舒适清爽,吊脚木楼栉比相连,次第升高,部分吊脚楼建于田地旁边,方便农作。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而通常苗寨是建于半山腰,山脚是田地,山顶即树林。(片断三)小议民居与现代建筑融合由于目前黔东南在大力开发旅游业,因此,凯里市大部分现代建筑都融入了苗族民居特色,如椎花、护栏、美人靠、挂落、吊脚等。但是,通过观察,在设计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不少建筑看起来,都给人感觉“洋不洋土不土”的感觉,这不仅仅是个人主观臆想,也是众多市民反映的!例如,大面积的绿色镜面墙楼顶却伸出古朴的四角攒尖,很摩登的高层上却建起了侗家鼓楼,怎么都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因此,苗族民居与现代建筑的融合还有待研究与实践!大多数本土建筑师在做一个被要求是“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项目时,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常都会先定位于“传统”之上。他首先想到的是传统的建筑材料、传统的施工技术或者传统的构造方法,接着想到的是传统建筑的形式、空间、图案和色彩,然后才会考虑如何利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去实施。这个角度决定了他难以摆脱中国传统建筑的束缚。本土建筑师在做某些纪念性的传统建筑时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用钢筋混凝土这种现代材料去营造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建筑形式,结果不但无法得到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在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上也显得不伦不类。事实上,在“传统”先入为主后,建筑师很难摆脱束缚。因为在“传统”里加上现代因素,即使可以发挥也只是小细节而已,结局只是流于表象。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存在着困难则可以预见,但总是可以办到。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这条道路是可行的。一个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说明现代主义建筑里传统的内容不是一概被抛弃。另一个就是日本的现代建筑,当代日本建筑显然是现代建筑,但可以明显感觉到日本传统文化存在于其中。先掌握好目前最现代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这是当务之急,然后再不断探索与传统建筑如何实现结合。(片断四)存在问题与解决方式虽然吊脚楼很有特色,融合了苗族人几千年的智慧,但是,仍有不合理的地方。通过查看资料,总结出了以下目前苗族民居仍然存在的问题:1、村落内虽然还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传统民居,但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及时修缮。老建筑内设施普遍落后,采光条件差,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落收到了新的、无序的、几乎是城市型的聚落结构和建筑形式的不断侵蚀,新建筑在尺度、布局以及形式上与村落原有风貌格格不入,严重损害村落发展的历史脉络;3、村落内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较差,对村落历史风貌及景观构成极大地伤害;4、自发性营造模式导致趋同化,缺乏特色,杂乱无章;5、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区,由于山高路远、点多线面广的地理环境,素有“九山一水一分田、对门对户在眼前、走到村寨要一天”之称。加上农村村民居住条件较差,大部分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农村用火方式简单落后,村民防火意识淡薄,农村火灾十分突出,防火工作异常艰巨而繁重。(片断五)需要做的房屋改造设计:1、在人类科技进步社会的今天,提高居住条件的质量,逐步完善现代化配套的同时,许尊重和继承民族传统特色,延续民族的文脉,是民居的特色的“今天”融入“昨天”,既有“继承”又有“新意”,这是改造设计工作的中心。2、在设计手法中,对其单体建筑周边环境及构造、结构优化处理,取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嵌入、微缩、美化等手段,在各个不同空间领域里,再现质朴的如吊脚楼、美人靠等,具有苗侗民居民族特色的基本元素,达到强化和突现民族特色整体风貌的效果;3、针对现存村寨防火等级低的弊端,除教育提高村民防火意识之外,在规划设计中增设消防设施,适当拓宽消防车道。单体建筑中除二层以上采用传统砖木(全木)结构外,一层采用砖石结构,提高防火等级,消除安全隐患。【教学反思】教学让我们既要教学、研读文本,但又还要切实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所谓,“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我在让学生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对学生进行了课外拓展——请学生当导游解说苗族民居的特点。但我认为还不够,因为,我们美丽的黔东南本身就是一个民族风情浓的地方,为何不就地方资源引领学生体会我们苗族的风雨楼、侗族的鼓楼呢?麻江县基东小学语文教师:杨小军2014年5月21日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效,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形式的研究上。但2014年我相信在2014教学
本文标题:各具特色的民居—吊脚楼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9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