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合同的概述(赠与合同)王某夫妇有一养女王小某。2008年5月,王某夫妇与王小某商议女儿的婚事,王某答应在王小某举行婚礼时当众送给王小某金项链1条,金戒指1枚。2008年7月,王小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趁养父母外出之际,擅自将王某收藏于箱内的金项链、金戒指拿走。王某夫妇发现后,要求王小某归还,王小某拒绝,说“你们答应过,送我金项链、金戒指作为结婚礼物,这些首饰应归我所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免责条款的效力孙涛和张丽是同事,两人住在同一个小区。一天下班后,天下起了大雨。张丽没有带雨伞,便想搭孙涛的车回家。孙涛碍于面子,不好不依。可他知道自己开车的技术还不熟练,怕万一出什么意外不好向张丽交待,便开玩笑般地与张丽签订了一份搭车免责协议:“如果搭车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责任由张丽自负,孙涛不承担责任。”没想到,回家路上,孙涛违章并线,撞上了前面的车,致使张丽受伤,花去医药费2万多元。事后,张丽要求孙涛赔偿全部医药费。孙涛拿出当初签订的免责协议,坚决拒绝了张丽的索赔。驾车人出于好意让别人免费搭乘便车,这样的约定叫“好意同乘”。“好意同乘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没有明确界定,对这种行为的性质,也没有加以明确”,但“好意同乘”不能作为驾驶员和车主免责的根据。对于乘车人因交通事故而受到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司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至于赔偿多少,那就要依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认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要约与承诺甲农场于7月2日向乙农场发出要约,要卖给乙农场一头种牛,甲农场要求乙农场15天内答复。甲农场的要约于7月5日到达乙农场。7月3日,甲农场又给乙农场去信,该种牛对本场意义重大,不能出售,请乙农场原谅,第二封信于7月6日到达。乙农场7月7日回信表示接受甲农场的一切条件,该回信7月10日到达,甲农场拒绝交货,请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A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因为要约已被撤销B甲、乙之间的合同成立,因为要约没有被撤销C甲、乙之间的合同于7月10日承诺到达时成立D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因此乙只能追究甲的履约责任,不能追究其违约责任要约与承诺某公司因建造一栋大楼,急需水泥,其基建处遂向青峰水泥厂、新华水泥厂及原告建设水泥厂发出函电。函电中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150型号的水泥1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我公司愿派人前往购买。”三家水泥厂在收到函电之后,都先后向该公司复了函电,在函电中告知它们备有现货,且告知了水泥的价格,而建设水泥厂在发出函的同时,还派车给该公司送去了50吨水泥。在该批水泥送达之前,该公司得知新华水泥厂所产的水泥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因此,向新华水泥厂发去函电,称:“我公司愿购买贵厂100吨150型号水泥,盼速发货,运费由我公司负担。”在发出函电后第二天上午,新华水泥厂发函称已准备发货。下午,建设水泥厂将50吨水泥送到,该公司告知建设水泥厂,他们已决定购买新华水泥厂水泥,因此不能接收建设水泥厂送来的水泥。建设水泥厂认为,该公司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双方协商不成,建设水泥厂遂向法院起诉。问题:(1)该公司向三家水泥厂分别发函的行为,在合同法上属于什么行为?(2)三家水泥厂回函的行为是什么行为?(3)该公司第二次向新华水泥厂发函的行为是什么行为?(4)建设水泥厂与该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如何处理?2008年8月上旬,甲公司欲购买一座大型的办公楼。经过调查,乙丙丁三家买主可以选择。8月下旬,该公司派出有关人员同时与三家联系,准备择优签约。在洽谈过程中,乙公司的人员一再表示愿以低于另外两家的价格出售。9月中旬,当甲公司与丙丁公司谈到每平方8000元时,乙业务员王某多次表示,乙公司愿以低于8000元的价格出售。经过一个月的协商,10月中旬,在甲公司准备与乙公司签订合同时,乙公司提出,公司内部文件明确规定了业务员不得在8000元以下同客户签订合同,王某属于越权行为,对此公司不负责。此事,市场房价上升,若甲公司购买,须在8100每平方才能签订合同。甲再次找到丙丁,两公司已卖完。后,甲公司得知,王某在与甲公司谈判过程中,将其获得的甲公司的销售情况泄露给戊公司,给甲公司造成损失10万元。1.乙公司能否援引内部规定拒绝承认王某行为的效力?2.8月下旬乙公司不与甲公司签订合同,是否需要承担责任?3.10月中旬甲公司是否有权要求乙公司必须签订合同?4.10月中旬,若甲公司被迫以高价另行购房,对于差价,如何处理?5.因王某的泄密,甲公司10万元的损失,如何处理?信赖利益的损失:谈判费用,期待利益的损失,对他人违约而承担的赔偿责任等。合同的效力甲进入乙所开设的家具店购买家具,甲以为乙所出售的家具都古董家具而购买,后来才发现乙所出售的的家具中也包含了仿古家具,而甲正好挑中了一件仿古家具,甲可否主张自己对“物的性质”认识错误,而要求撤销其意思表示?动机错误不得撤销合同的效力云南某商贸公司生产年年亏本,为弥补损失,便与香港一非法商人勾结走私毒品。他们先签订一购买白砂糖的合同,买方为香港商人仇某,卖方为商贸公司。商贸公司在供应港商的白砂糖中,每箱放人一包海洛因。在供应的lO吨白砂糖中共藏有5斤海洛因。该批白砂糖运至深圳后,被海关一举查获并对购糖款予以没收。仇某与商贸公司的有关人员落入法网。海洛因被查获后,商贸公司没有参与海洛因走私的职工提出,该批白砂糖的买卖应当有效,仇某支付的购糖款不应当没收,因为白砂糖的买卖是合法的。[问题]:你认为上述职工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合同的履行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标的额为45万元的买卖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定金10万元。甲公司以自己所有的一辆车(50万)作抵押向丙公司借款35万,约定,如甲公司到期不偿还债务,该车归丙公司所有。甲公司认为登记太麻烦,经丙公司同意,双方签订了借款及抵押合同后,未向有关机关办理抵押登记。2008年5月6日,甲公司又以该辆车作质押,向丁借款20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及质押合同。5月8日,甲公司将该车交给丁。在质押期间,丁开着此车与他人相撞,送到戊厂去修理,花费修理费3万元。汽车修好后,丁拿着3万元去提车,戊厂要求丁将以前欠款10万元还清,丁不愿意,戊厂以行使留置权为由拒绝向丁交车。1.如果乙公司违约,应返还甲公司数额?如果甲公司违约,定金如何处理?2.“如甲公司到期不偿还债务,该车归丙公司所有”是否有效?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3.甲公司与丁的质押合同是否有效?生效时间?4.戊厂能否行使留置权?合同的转让ABCD四公司之间形成了三角债,A公司欠C公司货款70万元。B公司欠A公司80万元;D公司欠B公司80万;2003年8月B公司与D公司达成协议:由D公司向A公司清偿B公司欠A公司的80万元,之后,B公司与D公司之间债权债务消灭。D公司派人同A公司协商后,取得了A公司的同意。2003年9月,A公司与C公司达成协议:由D公司向C公司清偿80万元,A公司与C公司债权债务消灭。A公司随后通知了D公司,但D公司忽略了此事,2003年10月,仍向A公司进行了清偿,A公司未表示反对。1.B公司与D公司之间的合同对A公司而言是什么性质的合同?2.B公司与D公司之间的合同是否有效?原因?3.A公司与C公司之间的合同对D公司而言是什么性质的合同?4.C公司因为转让获利10万元,是否违法?5.D公司向A公司的清偿是否有效?清偿后与A公司之间的关系?6.若D公司不能清偿债务,C公司能否要求B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违约责任2008年9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购买30万枝菊花的买卖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了50万元的预付款。乙公司为履行合同,种植了菊花,但未能如期开放,乙公司未能向甲公司交货。2008年12月甲公司与丙丁公司分别签订了向其各销售15万枝菊花的合同,2009年5月,因未能向丙丁公司交货共赔偿60万元。甲公司诉求乙公司退还预付款及同期利息,赔偿其支付丙丁公司的违约赔偿款60万元,能否得到支持?违约责任甲乙两公司签订一份价值100万元的合同,乙公司支付甲公司20万元的定金,双方又约定违约金为合同金额的30%。后甲方违约,导致乙公司损失15万元。本案中如何适用违约责任?违约责任2005年8月,某电信局给甲安装了一部家庭电话,此后,甲的电话费莫名增加,而甲从来没打过这些电话。后查明:系电信局职工周某盗打的。甲要求拆机,退还多收的电话费,电信局一直置之不理,还说:“10万,20万,要赔多少,开个价。”甲起诉,要求电信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电信局主张本案是电信服务合同纠纷,不是电信服务损害赔偿纠纷,是否合法?2.甲主张拆机退费,赔偿精神损失,是否会得到支持?赵钱孙三人于2008年10月共同出资四万元购买了一副古画,约定,由赵保管,任何人不得擅自卖此画。11月2日李某见此画,大为欣赏,赵以6万元价格卖给李某。后,告知钱孙二人,认为卖价合理,分别分得2万元。12月9日,李某又将此画以7万元价格卖给周某,约定,周某先付4万元,余款四个月内付清,未付清前,李保留所有权。12月24日,吴某从周某处以8万元买得此画。将其送到甲装裱店装裱,因吴未按期付装裱费用,该画被甲留置。甲通知吴在30天付清,否则处理该画。吴未理,后,甲处理了此画,扣除费用后,剩余还给吴。1.赵李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2.李周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所有权何时转移?3.吴能否取得该画的所有权?原因?4.甲行使留置权的做法是否妥当?5.李能否以该画抵押?郑可否行使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权?
本文标题:合同法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9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