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合肥市高考模拟命题小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2.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掉宰相的A.人事权与司法权B.人事权与兵权C.司法权与财权D.兵权与财权4.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A.备战充分B.盲目自信C.同仇敌忾D.知己知彼5.“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6.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该材料表明A.慈禧太后已对李鸿章产生了怀疑B.李鸿章承认自己是“康党”成员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改革D.李鸿章与维新派的变革有相似之处7.德龄(1886~1944),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族人。1903年归国后,慈禧得知德龄通晓外文,便召她入宫,成为太后的第一女侍客,深得慈禧的宠爱和信任。她先后撰写了《紫禁城的黄昏》、《御香飘渺录》、《瀛台泣血记》、《我和慈禧太后》等描写清宫的著作。这些著作描写的社会生活中,慈禧有可能①照像②坐汽车③乘飞机④听广播⑤看电影A.①②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8.“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A.满清政府B.封建制度C.西方列强D.北洋政府9.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B.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C.上海即将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D.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10.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国共两党拜祭黄帝陵发生在A.九一八事变前B.一二八事变前C.华北事变前D.七七事变前11.张贴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兴无灭资,反帝防修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联产承包田丰收,自主经营人欢笑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12.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中国综合国力提高B.美国需要进而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D.美国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13.右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的一套纪念封。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含义,请你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A.天地海面一线牵B.和平统一反“台独”C.“九二共识”促统一D.海峡两岸盼通邮14.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15.右图曲线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情况,处于该图第三个高峰期的著名思想家或人物有A.但丁B.马克思C.黄宗羲D.牛顿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该规定主要反映了①民主共和②种族歧视③主权在民④权益平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④17.王华在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时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C.传统文明的逐渐消失D.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18.“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A.放弃自由市场体制B.第三次科技革命C.发展“混合经济”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9.凤凰卫视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C.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D.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20.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A.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C.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D.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21.19世纪诞生的印象画派,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列作品中属于印象画派代表作的有A.拿破仑加冕B.《自由引导人民》C.《向日葵》D.《弹曼陀玲的少女》22.利用历史资料探究历史问题,首先要能够分辨史料、史料阐释、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以下各项是与三星堆遗址相关的内容,其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①考古发现的重要文物有青铜兽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青铜太阳轮②发掘出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玉石礼器、陶器及其加工作坊、古城墙、住宅遗址等③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当时的居民已掌握了一些手工业生产技术④三星堆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A.①②B.③C.③④D.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其中23题21分,24题18分,25题17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年代1978198519862007初级产品53.550.536.45.1工业制成品46.549.563.694.9表二: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表一、表二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材料二:表三:日本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单位:百万美元)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出口总额314526100339650100360911100395600100食品18220.619290.620070.620380.5纤维制品79432.585902.582402.383852.1化学制品174755.6191185.6201995.6236696.0非金属制品35001.138861.140471.146981.2金属制品211266.7213336.3229396.4242376.1机械制品23664175.225682975.627438875.930083776.0表四:日本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单位:百万美元)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进口总额236747100233021100240670100274742100食品3447314.63728916.03941316.44665217.0纤维原料24561.020120.915230.618690.7金属原料87773.775973.369562.974522.7其他原料159336.7163867.0187347.8192487.0矿物性原料5475623.15273922.64884020.34778517.4化学制品174127.4173557.4179647.5202167.4机械制品4285118.14285318.44663419.45959121.7──表三、表四均来源:(日)《东洋经济统计年鉴》,东洋经济新报社1994年版,第252~253页;《东洋经济统计月报》1995年第8期,第46~47页材料三:1948年以来世贸组织(其前身为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数量──摘自《人民日报》(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9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前期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哪些主要历史信息和认识?(4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建立。北欧各国大体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普选制。英国是192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选(男女选举平等)法”,才实现了普选制;法国是1944年,意大利是1945年,美国则是1976年……才算是基本实现了普选制。通览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的形成过程,……它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还是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必然趋势。──白刚《现代西方民主
本文标题: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0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