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化解拥堵提升畅行能力的城市非机动车道优化设计方案
化解拥堵提升道路畅行能力的城市非机动车道优化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和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普遍的城市病。在城市道路纵横交错的繁华路段,由于交通流量大,十字路口通行慢,更是治堵的难点。这对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城市道路左右两侧都设置非机动车道实际上阻碍了通行效率,有待于优化:通过图1可以看出,道路两边都设置非机动车道情况下,在通过十字路口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交叉节点达到了15个,这是造成十字路口通行缓慢的根本原因。如果将城市道路左右非机动车道合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交叉节点将大大减少:在图2-1的方案中,纵横向左右非机动车道均取消一侧,合并保留为单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叉点减少为四个,分别为上方左转机动车、下方右转机动车与纵向非机动车来、回的交叉。(纵向绿灯时,上方右转非机动车不能穿越横向非机动道,而是进入非机动车右转转待行区,待横向绿灯时通行)。图2-2,纵向交通信号灯由绿灯转为红灯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叉点依然为四个。(横向绿灯时,左方左转非机动车不能穿越横向非机动道,而是进入非机动车左转转待行区,待纵向绿灯时通行)由此可见,纵横向左右非机动车道均取消一侧,合并保留为单边后,十字路口通行效率将大大提升。而且,在有条件设置转向灯信号的路段,完全可以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叉通行,不仅可以达到最佳的通行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以下为新方案在一个红绿灯转换周期的通行示意图:通过图3-1至3-4可以得出结论,在有条件设置机动车转向灯路段,合并双向非机动车道后,完全可以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叉通行,实现城市道路十字路口通行的畅通安全。城市道路双向非机动车道合并的可行性分析:1、改造方便,费用低廉。双向非机动车道合并改造,只需保留一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栏,并重新划一下地面道路通行标志线即可。以少量的成本获取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大幅提升是值得的。2、节省空间,提高非机动车道使用效率。根据非机动车道设计规范,1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1.5m,两条自行车带宽度为2.5m,每增加—条车道宽度增加1m,在道路双向设计非机动车道的情况下,一条自行车带的设计宽度为1.5m,双向则需要3米空间;两条自行车带的设计宽度为2.5米,双向则需要5米,依此类推。非机动车道合并后,则来回个一条自行车带宽度设计只需2.5米宽度,来回各两条的自行车带宽度设计只需要4.5米宽度,比合并前节约0.5米的路宽。由于非机动车道来和回的车流是不均衡的,有时来的车流多,有时去的车流多,在双向设计非机动车道情况,有可能造成一侧较空,一侧拥堵。双向非机动车道合并后,可以提高非机动车道的使用效率。3、细节问题的合理化处理:(1)考虑到非机动车行驶者有可能需要到不设非机动侧马路建筑,不设非机动车道侧人行道可以加宽0.5米(因为双向非机动车道合并后,刚好有0.5米宽路面多余),非机动车行驶者可以将车停在本侧非机动车停车点过马路走人行道(如果需进入小区或者单位,一般会留有进出通道,不必担心过不去的问题)。虽然非机动车需要到不设非机动车侧建筑增加了不便,但是到设置非机动车道侧建筑将更加便利,对非机动车行驶者来说,总体上还是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的。(2)新方案实施后,遵守交通规则是道路畅行的保障,因此更加要注重对非机动车行驶者的宣传、倡导和教育。主要是非机动车应靠非机动车道右侧行驶、按信号灯行驶、遇红灯左转弯非机动车不得穿越非机动车道,而是行驶至左转弯待行区有序停车待行、非机动车在人行道需下车推行四个方面。并建议高峰期城市中心路段电动三轮车禁行。(3)新方案实施后,人行规则不变,设非机动车道侧的公交车停靠站需要移到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对不设非机动车道侧,行人坐公交车将更为便捷。(4)交警部门需要根据交通流量、道路实际情况等进一步考虑非机动车道如何合并更优、道路信号灯如何进一步合理优化等问题。4、适用路段建议。非机动车道合并方案主要适用于城市繁华路段道路纵横交叉,十字路口较多的情况,城市环线等快速道是否需要非机动车道合并要根据实际情况。改造前,需要对方案进行模拟演示论证。
本文标题:化解拥堵提升畅行能力的城市非机动车道优化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1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