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关于我县项目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县项目工作的若干思考重大项目左右我县经济发展态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载体。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实力工业、休闲城市、美丽乡村”三大战略,以项目建设为实现三大战略的主要抓手。通过领导牵头、部门协作、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一系列措施,项目工作日新月异,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项目工作特点我县重点项目工作方兴未艾,势头强劲、成效显著,特别是近些年,县领导亲力亲为,高起点推进、多层次推进,项目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重点项目建设稳中有进。一是重点项目编排较多。截止2014年我县共安排县级以上重点项目446个,共完成投资227.58亿元,投资年均增长24.57%,其中2015年安排重点项目121个,当年计划投资85.77亿元,较2014年增长26.58%。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一期工程、常山大桥改建工程、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第一小学建设工程、迅鸿国际商城、常棉厂地块开发建设工程、温氏畜牧肉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工程等一批项目先后建成并投用,项目的可行性较高;二是大项目层出不穷。大项目对我县的经济发展有引领性的作用,2015年我县共安排总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达13个。48省道、杭新景高速、九景衢铁路等一批交通大项目的建设助力常山物流、交通产业腾飞,浙西世贸城、中商广场、香格里拉等一批城市服务业大项目促进零售及城市品质提升,哲丰特种纸、晟源光伏、石博览园等大项目促进常山形成产业“新业态”。三是资金来源多元化。在政府投资要求精准化的背景下,以养老、医疗、商场为代表的服务业引进大量的民间资本投资,政府性项目也积极开辟“公私合作”新模式,城东新区外港大道采用“BT”模式、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尝试“PPP模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2.第三产业项目发展迅猛。我县出台了《进一步推进重点服务业项目工作的若干意见》(常政发[2014]49号),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扶持力度,呈现产业合理布局、大项目涌现的喜人特点,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从2011年到2014年服务业类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9.98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额是2015年的2.57倍,实现跨越发展。三衢石林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实现了我县高等级景区“零”的突破;以中国观赏石博览园为核心的“赏石特色小镇”,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东方大酒店、迅鸿国际商城、香格里拉精品广场、大正医药仓储配送中心等城市服务项目相继建成运营,中商广场、浙西世贸商城等一批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大正医药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完成、新都物流中心开工建设、浙赣边际农产品绿色集聚示范区布局规划,为我县打造浙西物流仓储基地奠定良好基础。3.项目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一是传统产业项目对经济支撑作用明显。纺织、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建材等传统优势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依然明显,从2011年到2014年,我县工业类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65.57亿元,紫晶矿业、东晟轴承、玉马机械、雄狮金属制品、银田化纤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二是新能源项目异军突起。随着新能源产业成为当下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县的新能源项目投资也在迅速发展,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已建成投产。尤其是光伏发电项目,近年来,我县先后引进了同景、晟源、九龙山三大光伏项目,项目总投资超15亿元,建成总规模约170兆瓦,目前同景一期11兆瓦已并网发电,晟源太阳能项目也即将开工,新能源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三是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县旅游、养老、物流等项目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三衢山旅游配套、浙西世贸商城、中商广场、新都物流中心等大项目不断涌现,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11年的8.0:54.2:37.8调整为2014年的7.1:52.1:40.8,,第三产业占比大幅度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4.民生项目协调发展。一是“五水共治”工作推进有序,治水治污成效显著。2014年是“五水共治”开局之年,我县共安排15个“五水共治”重点项目,总投资28.99亿元,包括蓝天三衢、钱塘江治理工程常山段一期工程、南门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覆盖水源、水道、治污等各个方面项目,2015年我县也安排治水类重点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达29.83亿元全方位促进清洁水面、提升水质等工作推进,;二是教育项目优先建设,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我县先后建成有常山县第一小学、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教工幼儿园迁建,在建的有常山县第一中学迁建工程以及常山县育才小学等薄弱中小学建设改造工程等项目,都为我县教育事业的腾飞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三是养老医疗项目先后建成,现代化医疗体系初步构成。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我县对养老、医疗产业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新人民医院、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等工程先后建成投用,赛得健康产业园、常山县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工程、常山县口腔专科医院建设工程、常山县常青泉旅游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医疗、养老产业正在逐步完善。二.项目工作存在的问题1.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征用、土地流转等土地供给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有项目无地”、“项目等土地”已成为普遍存在现象,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项目建设的“拦路虎”。常山县上半年交办的68个难题中,涉及到土地征用、土地流转共39个,占全部难题的57%以上,其中城东新区外港大道建设工程就涉及到外港村110亩土地未征用、晟源光伏发电项目还剩1100余亩土地未流转到位;用地指标审批对项目建设制约也日益凸显。如钱塘江治理工程常山港治理一期工程2057亩建设用地审批材料去年已报送国土资源部审批,但目前仍未收到正式批复,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贷款资金发放和项目土地征用。2.项目资金紧张。政府投资性项目较多,建设工期较为集中,导致财政支出较大。今年常山县共安排62个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全年计划投资34.66亿元,其中48省道、钱塘江治理、城东新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均需大量资金投入,仅48省道工程今年资金缺口就达8000万元;私营企业产品销售受阻,银行贷款融资难度上升,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减少,影响新项目的开工落地。如浙江汇冰制冷项目原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新厂房,但是由于产品市场价格及数量降低,导致新项目暂时搁置。3.融资方式单一。目前,我县的政府性投资项目基本来源于政府投资,新型的PPP、BOT等项目投融资方式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尽管我县已建立PPP项目库,但相关项目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文件对PPP及其运作方式的定义有差别。同时,在PPP项目审批上,也没有明文规定采用何种方式审批,如我县天马污水处理二期项目依然按原有项目备案的形式审批。同时,PPP项目中往往涉及到国有资产的评估和转让,而相关法律、政策法规对于产权界定和确认方面的不一致又容易引发资产纠纷;项目融资渠道单一,对银行信贷依赖度一直较高,项目融资成本明显增加。近期进行的省重点项目银行贷款摸底调查表明,我县25个省重点项目银行贷款缺口达5亿元以上。4.前期工作不到位。常山县新开工项目普遍存在前期工作不到位,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反复修改,造成项目开工延迟。如原计划5月份开工的浙江威音科技有限公司优盘项目和摄像头项目,由于项目规模临时调整,导致方案设计、备案等所有前期工作必须重新开始,至今仍未开工。同时,各部门对项目谋划等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常山县项目库储备高质量项目不多,项目小而散的情况十分常见,对外地客商有吸引力、促其产生强烈投资愿望的项目比较缺乏。今年以来常山县大力开展项目谋划活动,目前累计收到谋划项目超过540个,但部分单位存在互相抄袭、偏离实际等问题,谋划的项目质量总体不高。三、工作建议1.破除土地瓶颈制约。一是科学确立标准,妥善安置补偿。针对土地征收中同村不同价、部分事项补偿标准低、安置政策滞后等问题,要根据土地市场的变化及物价、房价的波动,及时调整安置补偿标准,尤其要解决相同地区、同类地块项目补偿标准不统一问题,如我县紫港街道外港村、富足山村等地,由于处于城乡过渡区,同村补偿政策不尽相同;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动员主动实施征迁。征迁机构、征迁工作人员强化政策宣传,说明实施征迁项目对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征迁优惠政策的宣传,力推征迁对象主动搬迁。如青石镇石博览园项目征迁工程中,青石镇政府针对沿国道18幢房屋征迁难题,上门主动说明项目建设对附近居民增收的重要性,并对提前完成征迁的居民给予物质奖励,按时保质完成征迁任务;三是坚决依法依归,强化政策执行力度。针对部分征地面积广的大项目,选派熟悉当地民情的精干力量组成征迁小组,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工作,同时对征收上来的土地要及时签订协议并组织青苗,防止出现征地反复的现象。如在九景衢铁路常山段工程中,招贤镇2幢房屋因原衢常铁路征迁完未及时拆迁导致政策纠纷,沿线土地出现复耕复种现象。2.创新投融资体系。一是根据上级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地方实际建立一套从政策法规、操作流程、人员培养等一套完整的公私合作的投融资体制法规,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积极推广PPP等公私合作模式,采用政府授权经营、共同组建项目公司等方式,引导发掘民间资本投资,壮大政府性项目投资主体,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创建地方性政府融资改革试点,利用地方市政债券、国有融资平台等载体,增加财政资金的对项目投入的体量水平,为增加项目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如可以利用当前我县设立的3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电商、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做好项目管理,发展壮大产业基金,保证项目建设的后续发力,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三是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建立由政府主导,人行、企业、金融机构参与的长期银企合作机制,加强项目融资协调。省发改委每年都会组织银企对接会,为部分效益较好、前景远大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我县也可利用省重点项目贷款摸底调查结果,适时开展相关工作,促成部分大项目成为经济增长“引擎”。3.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今年国家部委带头减少如“雷评”等一些审批事项,我县相关单位也应及时跟进,缩短审批时限;二是强化前期工作质量。根据《常山县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项目可研、预算、设计图等不重视,甚至是产生严重后果的单位追究经济、法律责任,相关中介机构取消其资质,防止出现“朝批夕改”的现象;三是加强项目审批服务。今年市对县“大干项目”考核加入前期项目节点变化事项,根据这一新情况,县发改、经信等审批部门针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企一策的方法,上门主动服务,查漏补缺,完善项目前期要件,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建设。4.完善督查考核方式。一是创新督查方式。在原有全面督查的基础上,建议实行难题交办进展督查、征迁工作督查等与项目推进密不可分的督查方式,通过督查找问题、寻方法、破难题、推项目,并联合督考办、电视台、报社等单位,对督查结果及时通报,改变过去项目督查“过程松散、结果叫好”的局面,要敢于通报问题、敢于提出建议,真正为领导做好参谋,为项目推进当好“破冰船”;二是丰富考核内容。做好项目考核功课,改变过去项目考核“一刀切”的现象,结合部门、街道特点,对发改局、经信局、国土局、项目所在街道等项目审批、征迁单位与项目科技局、供销社等一般项目部门区别开,项目要素保障部门专职做好项目的问题协调,一般项目部门专职考核项目谋划,量化得分,务必在考核中体现部门职能特点,激发全县项目工作热情。
本文标题:关于我县项目工作的若干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5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