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名词解释:疫苗:它是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和治疗用的试剂,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用于人或动物体的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或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免疫原性:指疫苗接种进入机体后引起抗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包括机体的因素和疫苗的因素。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过程,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是指能使接种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要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ondose,ID50):是指能使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后,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感染发病一半所需要的微生物量。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方式细菌崩解后释放合成分泌到菌体外的化学成分脂多糖(LPS)蛋白质稳定性较稳定,耐热不稳定,易被热、酸和消化酶灭活毒性作用弱,对组织无选择性,各种内毒素毒性作用相似强,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并能引起特殊的病变和症状医学抗原性较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能否产生类毒素不能经0.3%~0.4%甲醛液作用成类毒素致热性常使宿主发热对宿主不致热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后、经灭活处理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保留完整的生物结构和免疫原性。疫苗中含有的菌体或病毒颗粒是“死”的,因此又称作死疫苗。弱(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使病原体的毒力即致病性减弱或丧失后获得的一种由完整的微生物组成的疫苗制品。因其中的微生物体是活的,因此也叫活苗。亚单位(组分)疫苗(组分疫苗):指的是除去病原体中无免疫保护作用的有害成分,保留其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制成疫苗。免疫佐剂(immunoadjuvant):又称佐剂或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其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者改变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类型。冻干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指在冻干过程中及冻干后使得生物制品的生物制品免受损害的一类物质。如冻干疫苗中常用的乳糖、明胶、山梨醇等。判断题或填空题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能够使免疫者获得完全的保护。(单价疫苗)弗氏佐剂:弗氏完全佐剂(由石蜡油、去垢剂羊毛脂和灭活的分枝杆菌(卡介苗)组成的弗氏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用于加强免疫刺激。为了减少副作用,不含结核分枝杆菌成分)。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DNA)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抗独特性疫苗。合成多肽疫苗(syntheticpeptidevaccine):是用化学手段合成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多肽或表位并将其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再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优点:(1)安全(2)可在同一载体上连接多种保护性肽链或多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原肽链。(如: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乙型肝炎和疟疾合成肽疫苗)缺点:制造成本较高。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又称重组亚单位苗(recombinantsubunitvaccine:是指将病原体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系统中表达,再以表达产物制成亚单位苗。优点:产量高、纯度高、安全性好,用于难以培养或具有潜在致癌性病毒的疫苗制备。缺点:生产成本比较高(纯化),产品研发成本高,免疫接种成本高(多次注射),与传统疫苗相比,免疫效果较差。基因缺失疫苗(deletion-mutantvaccine):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毒或细菌的致病性基因进行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活疫苗。优点:安全性好突变性状明确稳定,毒力不会返强。免疫原性好(其免疫接种与强毒感染相似,机体可对病毒的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力强,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力,因而是较理想的疫苗。)制品纯度高、副反应小、需多次接种一般要接种2-3次,反应较大,维持时间较短,稳定性好,较安全接种次数少,反应小,免疫效果持久,稳定性较差,并应考虑毒力返祖优缺点病原微生物组分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病原体失去毒力但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产生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接种后的病原体在体内有一定生长繁殖的能力,类似隐性感染,产生细胞、体液和局部免疫免疫机理以化学方法获得病原体的某些具免疫原性的成分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病原体杀死用减毒或无毒的全病原体作为抗原抗原制备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活疫苗项目制品纯度高、副反应小、需多次接种一般要接种2-3次,反应较大,维持时间较短,稳定性好,较安全接种次数少,反应小,免疫效果持久,稳定性较差,并应考虑毒力返祖优缺点病原微生物组分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病原体失去毒力但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产生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接种后的病原体在体内有一定生长繁殖的能力,类似隐性感染,产生细胞、体液和局部免疫免疫机理以化学方法获得病原体的某些具免疫原性的成分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病原体杀死用减毒或无毒的全病原体作为抗原抗原制备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活疫苗项目缺点:基因缺失病毒在自然状态下可能与野毒株发生重组或者发生核酸修补,使疫苗株原来缺失的基因恢复而重新获得毒力。并且有的基因缺失疫苗对孕畜和仔畜的毒力偏高。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recombinantlive-vectorvaccine):以一种非致病性病毒株作为载体携带并表达其他强致病性病毒的,与保护免疫性相关的抗原基因。优点:具有活疫苗的免疫效力高、接种成本低的优点。若选择在毒力基因中插入外源基因,则弱毒株的毒力会进一步降低,疫苗的安全性也更好。可同时插入多个外源基因,构建多价疫苗。缺点:某些外源片断表达效率低,而且容易丢失。有时因机体对活载体的免疫反应性质,可限制再次免疫的效果。(痘病毒)核酸疫苗(nucleicacid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基因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并合成抗原蛋白,激起机体一系列类似于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优点:几乎等同于感染病原体或弱毒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核酸疫苗具有共同的理化特性,安全性好,制备简单,生产成本降低,并能加工干燥,便于储藏和运输。缺点:成本还是较高,可能整合到染色体基因上致癌、可能不会引起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垂直传播或围生期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母亲传给胎儿的方式胎盘产道病毒的繁殖方式: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大分子合成—装配—释放免疫佐剂的分类(及常用佐剂):矿物质(Al(OH)3、AlPO4)油乳佐剂(佛氏佐剂、矿物油佐剂)如十号甘油微生物佐剂(脂多糖、分支杆菌)蜂胶佐剂(蜜蜂分泌物及树脂、蜂蜡及花粉)新型佐剂:脂质体、中草药类、细胞因子免疫刺激药物类佐剂生物降解聚合微球接种方式: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皮下划痕、滴鼻、滴眼、皮贴及鼻喷等白喉、麻疹:乙类传染病细菌致病力的强弱:强毒、弱毒(减毒)、无毒,毒力因子:致病力的物质基础。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diphtheriae):具明显的多形性,呈杆状或稍弯曲,一端或两端稍肥大,两端常见异染颗粒,按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菌落及毒力的不同,白喉杆菌可分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其出现的频率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均各异。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但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水痘(chickenpox,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1]主动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VZVOka株)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疹病毒疫苗,被动免疫: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是用高效价水痘痊愈期血清制备的。紫外杀菌原理:通过紫外线对细胞、病毒等单细胞微生物的照射,以破坏其生命中枢DNA(去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使构成该微生物的蛋白质无法形成,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一般紫外线在1---2秒钟内就可达到灭菌的效果。免疫应答三阶段: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机体得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常被用作免疫反应的同义词。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产生应答(活化、增殖、分化等)并将抗原破坏和/或清除的全过程称为免疫应答。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α-(白细胞)型、β-(成纤维细胞)型,γ-(淋巴细胞)型;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特异性免疫:机体受到抗原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专一性作用的免疫力,又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包括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记忆细胞;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禽类)、胸腺、骨髓)和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粘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疯牛病的病原: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朊病毒。超敏反应: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又称变态反应。病毒接种鸡胚的途径:主要有卵黄囊接种、绒毛尿囊腔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羊膜腔接种途径等,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一般生物制品的制备:原料(菌毒株)的选择、原料的预处理、原料的保存、原料的培养及发酵、目的产物(疫苗菌毒株)的提取、分离纯化。简答题:内外毒素的区别见名词解释人工诱发突变弱毒株的方法:常用灭活剂的种类及原理:疫苗灭活方法对机体免疫应答会产生明显影响现今生产灭活疫苗的灭活方法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大类。A、物理作用灭活,制备灭活疫苗最初采用的灭活方法是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紫外线和射线灭活。加热灭活:加热灭活法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治疗用布氏杆菌疫苗、伤寒疫苗同样是通过加热方法灭活的。紫外线灭活:紫外线灭活主要是作用于病原体的DNA和/或RNA,使病原体的DNA形成TT二聚体,致使无法以此DNA为模板转录为mRNA,不能复制子代DNA与合成蛋白。从而使病原体失去感染性。优点是在DNA、RNA水平对病原体进行灭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抗原的完整性和免疫原性。射线灭活:(γ-射线照射)的原理是射线可直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或RNA,导致微生物死亡。射线灭菌的优点是不升高灭菌产品的温度、穿透性强、灭活效率高。缺点是设备费用较高,对操作人员存在潜在的危险性。B、化学作用灭活,使用的灭
本文标题: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6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