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姓名:蔡业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王荣成20090501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作者:蔡业新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覃峭民营旅游经济扶贫效益评价——以广西南宁市郊扬美古镇为例2008旅游开发的“造血式”扶贫与以往单纯给予财政扶持的“输血式”扶贫相比,具有更明显的激励扶贫地区人口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自助扶贫”作用,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通过民营旅游经济实现脱贫致富正是这种自助扶贫作用的重要体现。作者选取民营旅游经济的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扶贫效益研究,目的在于建立民营旅游经济扶贫效益评价的理论模型,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并通过广西南宁市郊扬美村(后简称扬美或扬美古镇)实证来验证理论模型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第二、第三章是理论模型构建,从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构建民营旅游经济扶贫效益评价框架、归纳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四章采用案例验证的方法,运用层级评价框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扬美旅游业及民营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评价效益,最后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扬美实证提出政策建议;第五章是结论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旅游扶贫效益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必须以贫困和贫困消除的构成要素、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为依据;层级扶贫效益评价框架是民营旅游经济扶贫效益评价的有效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扶贫效益评价的有效技术。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在于:将民营旅游经济引入到国内旅游扶贫理论研究领域,并建立其扶贫效益评价的研究框架;建立不同于以往以宏观指标为主的扶贫效益评价方法,更关注贫困人口通过经济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相对贫困地区的总体福利改进;基于贫困多维特征,提出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实际与感知相结合、正向与负向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影响因素来系统构建扶贫效益评价的体系框架。2.会议论文肖拥军.薛菊华区域旅游开发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初探2006区域旅游开发的保障体系是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必要支持系统.本文简单回顾并分析了相关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研究缺乏系统性、定量分析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研究方法的初步设想,并认为该研究方法的实施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难点:1.旅游区开发保障条件因子评价;2.旅游开发保障类别的设置;3.旅游开发保障类别之间的互动关系.3.学位论文危红梅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2009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过数千年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其中55个少数民族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于我国各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分布面积却很广,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很明显,少数民族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极大地增加了少数民族劳动者发展经济的难度,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大多是以农为主的经济格局,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课题,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巩固边防安全,全面建设民族团结的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民族繁荣的问题,如何解决民族地区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发展旅游业成为一个重大的措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给带来直接的旅游经济,还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它同时还能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解决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旅游产业现已成为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能够有效的改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并因旅游消费的关联性而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更因为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而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作为研究视角,主要运用旅游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中有关旅游业经济效益的相关理论,再采取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EXCEL等工具,重点研究龙胜各族自治县旅游业的收入效益、就业效益、产业关联效益和产业波及效益,并分析开展旅游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4.会议论文吴殿廷.卢宏升.卢云亭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基本问题探讨2004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西部旅游开发的主体定位、旅游产业定位、旅游产品定位、旅游发展目标定位、目的地形象定位等进行了论述。5.学位论文王莹旅游开发对云南怒江州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2001该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分析了怒江州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展的基本情况,为全文做铺垫.2、从经济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分别研究、分析了旅游开发怒江州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运用市场预测学预测了怒江州的旅游市场,分析了实现小康的进程;运用管理学原理探讨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提出良性生态经济耦合模式和系数,并初步估算出怒江州十五期间的年旅游环境容量.3、在上述基础性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怒江州发展旅游业有基础、有条件,但应加大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用旅游环境容量来控制旅游规模,以使生态经济良性循环.6.会议论文张海霞.张绪亮.阎顺基于形象建设的吐鲁番市旅游开发策略研究2004吐鲁番是我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但在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吐鲁番如何迎接激烈的挑战,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其必须面临严重问题。城市旅游形象已成为城市旅游发展新动力。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市旅游资源分析和市场调查,分析了吐鲁番城市旅游形象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吐鲁番城市旅游形象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构想,旨在为吐鲁番旅游形象建设提供一个原则性的建议。7.学位论文贾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互动模式研究2007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互动模式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理论构架;第二章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民族文化的形成、变迁以及民族现代化的内涵,提出了以旅游为核心的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模式;第三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以当地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道路;第四章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困境所表现出的“一个统一,两个分离”的特点提出了对民族地区文化分层开发、分类保护、互动发展的模式,并就该模式的顺利运行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第五章以泸沽湖落水村摩梭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对该地区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本文提出的互动模式对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8.会议论文骆乐.胡茉上海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2008现代滨海旅游产业自18世纪早期起源,一直深受广大休闲爱好者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以后,滨海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断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上海滨海旅游度假区游客的调查,结合当地地理条件、社会发展和旅游经济的现状,从对游客的调查结果出发,分析了当前影响该滨海旅游度假区旅游经济收益和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索,提出了景观建设的框架,为上海地区的滨海旅游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9.期刊论文章尚正跨市域旅游开发的必然趋势与联动机制--以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为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2)跨市域联合开发是中国旅游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省两山一湖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景源集聚型旅游区,其产品组合性跨市域联合开发,有助于变数量增长型旅游经济为效益增长型旅游经济,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两山一湖旅游区以营造世界级旅游胜地为战略目标,具有黄山、九华山、徽文化等资源优势及市场优势,必须尽快建立政府统筹管理与推动机制、重点项目联合开发机制、联合招商引资机制、联合宣传促销机制等联动发展机制.10.学位论文刘又堂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2005本文对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含义和划定方法,同时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且确定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在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之后,文章广泛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理论成果,提出“区域经济开发理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构建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的三大理论平台,为下面的研究打下基础。通过特定地区的实证调查分析和充分利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出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开发的三大共同基本特征,从而为构建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开发模式进一步做好铺垫。文章结合邵阳这一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邵阳区域旅游开发的背景条件、资源特征、发展现状、优劣势分析以及面临的机遇和遭遇的挑战。为最终建立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开发模式提供实证分析材料。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e2c322f-ccb9-48f7-98dc-9dce00d9b1c3下载时间:2010年8月10日
本文标题: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