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动物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生物系统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程序一、确定研究对象(类群)-基础(标本、文献、积累;导师,空中楼阁)对每位分类工作者来说,在选定了自己所研究的类群之后,首先应该根据这个类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选择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的范围应该是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的;2.在了解不够充分的类群里,模式标本应当是可以取用的;3.所选择的类群应该是能够在野外采集到,并能进行观察。二、研究程序在选定了研究类群(课题),需要完成以下几步工作:1.研究材料(标本和文献)的汇集和整理(收集和管理);2.鉴定、分析、描记、检索;3.结果的系统整理;4.结果的公开发表.程序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生物、非生物)是分类工作者的首要物质条件(研究材料),没有标本,分类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标本在分类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标本的采集、收集、整理、收藏等是分类工作者必须进行的首要工作。标本的数量、完好程度决定分类研究的成功、质量。研究用标本有几个来源途径:1.国内外的博物馆、大专院校、研究所等的标本馆。2.私人收藏。3.自己去野外采集。4.借用、交换一般情况,都是在收藏标本的基础上,自己再进行不断的补充采集、借用、交换。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采集应注意的事项:1.每个种的数量不宜过少。过少,不能反应性状变化的幅度,难以统计。2.采集的时间和地点应当结合所研究的类群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特性周密考虑,大致了解该类群的分布范围,一般的寄主植物范围,一般的生境,异常的种群在种的分布区边缘最常发现。因此这些地区应当进行彻底的采集。不同的类群,最佳的采集时间不同。如蚜虫与甲虫,蚜虫在北方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最佳,而甲虫则是6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南方,蚜虫在元月底至3月中旬,甲虫在4月底至6月初。因此,采集的类群不同,采集时间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采集应注意的事项:3.在采集时,应当对同种不同分布点的标本按不同的标本来收集,便于各地区系调查和动物地理学研究。4.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同种动物应当同时收集,对昆虫来说,寄主植物或寄主动物、卵、蛹、被害度(虫瘿)、分泌物等(蜂巢)均应收集;对鸟类而言,巢的组成成分、形状、位置、卵、雏鸟、羽毛、粪便等均收集与记录;对两栖动物来说,卵,皮蜕也应该同时收集。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采集应注意的事项:5.采集记录采集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标签的标本对分类学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记录应当包括如下内容:①采集地点(具体到乡级);②采集地点的海拔高度;③采集时间;④采集人;⑤生态环境;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采集应注意的事项:5.采集记录⑥寄主植物或寄主动物名称;⑦寄生或栖息的状态及部位:叶,茎,根?或卷叶,虫瘿;⑧身体的体色及体形:由于保存方式不同,有些特征回褪去或消失;⑨采集的大致数量;⑩采集标本的发育阶段:卵、蛹、幼虫或成虫等;⑾在所采集标本的周围有无伴生种类的分布,名称或标本收集。如:蚜虫与蚂蚁,蚂蚁与瓢虫等;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采集应注意的事项:6.对所采得的标本,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不同的处理,而且同种不同处理的标本应当标示清楚。①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95%--100%酒精②进行传统分类研究—75%酒精③进行细胞分类研究—注射秋水仙素——HCI低渗——固定液(冰醋酸:甲醇=3:1)固定——75%酒精保存。7.在采集标本时,若一个种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应当对不同季节的标本进行采集;对昆虫来说,可采集不同虫态的标本;对无脊椎动物而言,由于其性成熟期较短,标本采集应当在性成熟期内完成。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整理根据不同的类群,当作专门的处理。1.鸟兽的剥制标本经野外制作后即可应用。2.兽类的头骨必须干净。3.无脊椎动物标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标本通常浸于酒精或福尔马林液中。4.多数昆虫必须以针插标本保存,有翅型的翅在分类上很重要,需要展翅;许多昆虫需通过外生殖器的研究方可鉴定,因此就需要制作外生殖器的玻片标本。5.对小型昆虫多其他动物而言,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因此需制玻片标本;如:蚜虫、介壳虫、蓟马等。一、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标本收藏一般按照分类系统进行排列,每个标本有一个号码,未经鉴定的材料需和所隶属的科或属排在一起,有关的记录材料应该和标本保存在一起。模式标本的收藏应该特别注意,应该放在隔离的收藏室中,避免在普通研究中不断使用。模式标本要用鲜明颜色的标签进行标记:一般正模用红色标签,配模用绿色标签,副模用黄色标签。二、鉴定步骤鉴定是分类工作的核心内容,在进行一项分类学研究时首先要对标本做出初步的鉴定。鉴定结果:已描记的种类、没有被描记的种类(新种、新属、…)。按图索骥!1.首先检索至目和科一般的普通教科书或手册的检索表就可进行。例如,《脊椎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学》、《普通动物学》以及多种经济动物志、昆虫志、动物图鉴、图谱等。国际上,Driver(1950)的《Namethatanimal:aguidetotheidentificationofthecommonlandandfresh-wateranimalsoftheUnitedStates,withspecialreferencetotheareaeastoftheRockies》是一本讨论有关动物主要分类的书,除检索表外,还有每一门类动物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昆虫学中如Brues(1954)的著作《ClassificationofInsects》,提供了目、科、亚科的检索表,同时在每一类下还提供了比较重要的专著。二、鉴定步骤2.属、种的检索与鉴定属和种的鉴定必须利用各种专著(monograph专著、treatise、revision分类修订(订正)、review、fauna(动物志)),特别是一些近期发表的有关某个属的订正文章。将标本按照检索表核对检索,对每一个性状,插图都要核对,并核对有关地理分布的记载,若各项符合,就可以暂定下来,若以后有条件再和已经正确鉴定过的标本进行对比,作最后确定。二、鉴定步骤3.查考近期目录或历年的文献目录和文摘类群的世界名录catalogue、文献学bibliography若没有专著或订正的文献可用,或者专著发表较早,对其发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否还有新种发现,就必须查阅本门类最新的文献资料。历年的文献目录和文摘,如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Record,BiologicalAbstract,AbstractofEntomology以及其他的检索文献都可利用。ZoologicalRecord的通常使用方法是从最近的一卷开始,然后逐卷回头查阅,直至你已掌握的最近目录或订正著述发表的年代为止,因为一篇订正著作里是将以前所有种类都归纳了。二、鉴定步骤4.查阅文献原始文献是新阶元描记的最原始材料(含有原始描记originaldescription),是最重要的鉴定资料。应该拥有。检索表是鉴定中最有力的手段,但不能全靠它,还必须核对原始文献的描述,将鉴定出的种或类似种与原始文献详细核对。原始文献的原文是不容易找全,找到,就是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也不可能收齐,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收集,包括缩微胶卷、复制、购置、借阅以及与其他分类学家进行交换论文抽印本等。网络、PDF二、鉴定步骤4.查阅文献一般来说,原始描述(originaldescription)是鉴定的最后审定,但许多原始描述是非常简单几乎无法使用的,尤其是在1800年以前出版的文献。有的过于简单说明不了问题,有的无图等等,有时查阅了原始文献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在近代一些评论的而有权威的专著中所提供的描述,往往比原始描述更为有用。另外,原始文献中所附的插图或图版常具有与原始描述一样的价值或更有价值,彩色的图版就更好,这样往往使标本的坚定工作加快。但是单独依靠图谱进行鉴定不是分类工作者应做的。二、鉴定步骤5.与模式标本或其他正确鉴定的标本做对比根据文献核对有时仍有其他问题,特别是遇到文字描述记述不清楚,所用词句可有不同理解,一些比较级用词(多一些,大一些,长一些)等;因此与模式标本或其他已正确鉴定的标本作对比是很必要的。标本借用。亚种的鉴定就不需要对比模式标本(假若种的鉴定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从模式标本产地所取得的标本(地模标本),对亚种的性状和变异就可以提供研究对比。二、鉴定步骤6.鉴定标签鉴定工作完成后,对每个标本都要做出标签。鉴定标签上写出学名和命名者,鉴定者的姓名和日期等。三、分类识别在鉴定标本的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在分类工作做的比较少的类群或是从分类知识了解较少的地区所采集得的类群中,常会遇到不能从检索表中查出,或者与从检索表中查出的种的标本是不相符的情况。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这些标本是不是属于一个未经描述的种?需分清楚一个种应该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形态差异和生理差异;②生殖隔离;③生态差异。如果在这三方面都取得准确的资料,就不难决定。亚种是区域性的,只要掌握有地理资料就容易决定。三、分类识别1.识别表格需决定两个材料是否种群内变异或是否亚种或种,主要依据:生殖隔离、形态差异、地理关系3个方面。无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形态相同同域的①同种群⑤亲缘种异域的②同亚种⑥亲缘种形态不同同域的③同种群的个体变异⑦不同种异域的④不同亚种⑧不同种一般情况下,缺少生殖差异的了解,那么在形态差异与地理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识别种呢?三、分类识别2.亲缘种(siblingspecies)(1与5,2与6之间的选择)在许多分类类群里,极其相似的种群可以同时在一个地区内生存,但不互相交配。这种形态上几乎完全相同的种,叫亲缘种;也叫生物种、生理种、隐存种、姐妹种、姊妹种、同型种等。①亲缘种的发现仅在那些在分类学上已熟知的类群或使用特殊方法进行研究的类群里可能有发现。如生态分析、染色体分析、繁殖试验等方法。②需要进行亲缘种的研究,必须以活的材料进行;在保存的死标本中,亲缘种往往无法辨认。三、分类识别3.个别变种或不同种(3与7的选择)种群内的变异或个体变异,常是造成混乱的原因,大部分同物异名都由此产生。因此分类工作者必须研究个体变异,了解种群内变异的类型,以助于决定某一标本是不同种还是个体变异?三、分类识别3.个别变种或不同种(3与7的选择)(1)外部变异(非遗传的)必须经过野外观察和通过实验才能证明,死的标本难以确定。A递减性变异a年龄变异——动物中的幼体与成体完全相似的形态的种不常见,而在大多数动物中,在幼体与成体中存在着一些变化,即变态,因此在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态有差异。许多昆虫种类幼虫期5龄。b同一个体的季节变异——一个成体要经过几个反之季节,在每年的不同季节具有很不相似的外貌,如鸟羽的颜色等。孔雀、高原兔?三、分类识别B社会性变异(多态现象)在社会性昆虫中(蜂、蚂蚁、白蚁等)常有多态现象。兵蚁蚂蚁工蚁蚁王形态不同,功能不同蚁后三、分类识别C生态变异—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而造成的差异。a生境变异(生境型)—由于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生境中同一种的种群常有不同的外表。b由寄主决定的变异—常常是分类错误产生的一个原因。它们可以在体形大小,也可以在其他形态性状和生理性状中表现出来。例如:一种黄蜂,以蓝绿色的粉蝶幼虫饲喂时结白茧,而以黄绿色粉蝶幼虫饲喂则结金黄色茧。一种赤眼蜂,在广翅目卵中发育,雄性无翅;而在鳞翅目卵中发育,则雄性有翅。三、分类识别c基于密度的变异—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往往导致食料的缺乏,会影响形态差异。例如:飞蝗有散居型和群居型,在形态,体色和行为特征上都有差异,也曾被描述成不同的种,如果孵化出的蝗蝻养于拥挤的环境中,则发育成群居型,如隔离喂养,则发育成散居型。d季节差异—许多发生期短的无脊椎动物一年中可以发生多个世代,这些种往往春季孵化的个体与夏季孵化的个体不同,干燥季节与潮湿季节也不同。三、分类识别e异速变异—由于生长速度发生变异,可以导致身体的一些结构不按照比例地发育,而造成形态变异。这些情况在昆虫中也常发生。例如:蚂蚁的头部,揪形虫的大颚,蓟马的触角节等都发生变异。不认识这些变异的性质,就会产生许多异名。f神经性或神经激素变异—是动物对
本文标题:动物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7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