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后感及个人理解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我认为,在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上而言,只能是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因为就人的认识能力而言,人在自身的意识中并没有先在与人自身存在的意识,所以人必定先是改造世界的主体,然后才是改变世界的主体,而世界也是先被改造的对象,其次才是被认识的对象,否则,必定有一个先在于人存在的对世界的认识,讨论这个认识的来源则必定会陷入有神论抑或本体论,所以实践是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基础。旧唯物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的作用,也没有意识到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前提性,所以旧唯物主义只能是脱离了人的主观的能动活动来讨论认识的问题,所以脱离了人的实践,在旧唯物主义里,人只能是消极的反映世界,是被动的,所以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人能动改变世界的角度出发,没有把物看做是人实践的对象,没有把人和世界看做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马克思用了:“所以,结果竟是这样”表明了他对于旧唯物主义的失望与超越。而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意识具有能动性,但这能动性并不是现实的能动性,只是抽象意识的能动性,例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离开了了人的实践,这种能动性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由于唯心主义也不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所以只会夸大和扭曲人的现实的能动性,只能抽象的发展这种能动性,“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因为唯心主义本身就是脱离了实践的能动意义来讨论世界及认识,而且,如果有了实践,唯心主义也就难以成为唯心主义。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费尔巴哈没有把实践活动理解为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是把它理解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并表明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人依靠自身的能动性能动改造世界并认识世界的活动。这一条主要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人的社会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并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唯心主义(例如经院哲学)脱离了人的实践而谈标准,只是从他们的意识里去讨论标准的真理性,这是抽象的,他们没有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且他们也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唯心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而他们所讨论的认识的真理性最终还是要到实践中去证明,去人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证明,所以真理的标准不该是抽象的理论讨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只有实践能证明这标准是否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因为马克思的立足点是改变世界而不是认识世界,所以实践要具有现实性的力量。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西方传统哲学一直探讨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马克思在此表明了人的思维应该符合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思维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人的思维应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应该具有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并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而这个正确的标准,只能通过实践来证明,通过实践才能认识思维的客观性,用具有客观性的思维的指向性来指导实践使彼岸世界转化为此岸世界,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与其他哲学家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表明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这一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错误的真理标准,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在这里批判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人是环境的产物,马克思批驳了这种观点的局限性。爱尔维修认为:“人们在生下来的时候,或者是根本没有任何倾向,或者是带有各种趋于一切对立的罪恶和美德的倾向,他们之所以为善为恶,只是他们教育的产物。”1这种观点虽然体现了某种唯物性,但是却抹杀了人的主动性,似乎在这种情况下,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顺从环境的改变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浅释》P144-3-而改变。然而,我们所说的这一“环境”归根结底还是属人的,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创造的这个环境,而在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学家那里,这环境给人以支配性和强制性,却忽略了人通过实践创造和改变环境这一前提,所以马克思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环境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那里,是少数高于常人的天才所创造的,这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阶层思想如出一辙,他们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历史,是少数人支配大多数人的历史,而不是人类自身实践创造的历史,这样,他们就陷入了一种唯心史观,所以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这是他们的必然结果,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实践在历史的形成中所构成的主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人在泰国实践改变历史的同时历史也改变了人,人和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历史是人实践的历史,实践是最能有力说明人和环境人和历史的关系的准则。这一条主要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人和教育关系方面的错误观点。论述了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中的伟大作用。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马克思在这里肯定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肯定了费尔巴哈吧神的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即现实世界之中,奠定了无神论的基础,马克思在此也肯定了费尔巴哈从宗教的神圣世界和现实的对立这一观点,然而,费尔巴哈只是做了把神圣世界归结于世俗社会,只是揭露了宗教的神秘性。马克思的立足点在于改变世界,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的贡献,其实和西方传统哲学家只在于认识世界而不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是一致的,他只认识到宗教来源于现实社会,而没有弄清楚宗教为什么会来源于现实社会,也没有致力于消除这个来源的矛盾,在这里,马克思是以自己的标准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于宗教的批判。“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表明马克思认为宗教——人的本质的异化,只能用现实社会的自我分裂来说明,应该清楚的剖析现实社会的矛盾性,然后对宗教存在的基础——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进行理论批判,并通过实践来消除这个矛盾,然而,现实社会的矛盾的尖锐性只能通过-4-革命的方式来解决,所以马克思号召通过革命实践来消除这个矛盾,从而消灭宗教存在的根源,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在此,马克思号召了消灭阶级对立,改造阶级社会的革命实践。“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这一条马克思分析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五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对抽象的唯心主义思维进行了批判,对黑格尔的抽象的绝对精神——把事物说成是绝对精神的发展环节进行了揭露,坚持了物质先于精神的理论出发点,但是他所说的感性只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静止的观察,而不是从事物发展变化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没有把感性活动认识为人能动的改变世界的活动,没有看成人主动改造世界的实践。这样,他就完全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成是一种“感性的对象”,即认识主体的直观的对象,人是对象而不是主体,所以费尔巴哈陷入了自己挖的坑里。在他的眼里,人就丧失了能动的本性成了感性的对象,由此,必然会陷入唯心史观,因为人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实践的主体,所以在他眼里历史只能是神或者少数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创造的。这一条马克思揭露了费尔巴哈陷如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马克思曾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在此马克思表明了人与他物的关系与物物之间关系的区别,人与物的关系是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是人自为的建立的,是人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建立的。物与物的关系没有能动性,只是客观的,是自在的,是自然的。在马克思这里,关系是实践的结果,而社会就是人通过各种实践所建立的各种关系所交织构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人在社会的实践中也逐渐的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规定性,不断丰富了人-5-自身的本质——人生产了社会,社会也生产了人。所以,由于人的实践,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抽象物,也不是无差别的类,不同的关系构成了不同的本质。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并以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规定了人的本质,就是把人的本质看成了是人通过实践而形成的而不是先在的亦不是先天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发展的。所以,宗教的本质就与人的实践有关,而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无差别的“类”,马克思在此也说明了费尔巴哈没有认识到实践的作用,从而无法正确认识人类的本质,从而,没有办法解决宗教的矛盾。“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由于没有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所以他只能歪曲的看待宗教本质,只能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的看待宗教感情,而没有发现宗教根源于人的社会根源。这一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看法,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根本观点。七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在社会形式中存在的个人,而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独立性的存在,那么他就不可能认识到人的理性来自于社会,马克思认为宗教感情不是超历史的,不是一种自然的属性而是来源于社会的现象,宗教的本质在社会的活动背后必定会有其体现,宗教也是人的实践产生的。费尔巴哈那把人理解为孤立的抽象的个人,所以就会把宗教感情理解为先在的不受历史发展、社会、环境的影响的。马克思在此对费尔巴哈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了这种抽象的个人并不存在,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这个“形式”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一定生产方式决定的经济基础和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制度,所
本文标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7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