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养猪各阶段管理要点山东省中兽药研究所研究员王思团一、公猪的管理要点:A、理想目标:1、旺盛的配种能力(每周5次,含人工采精)2、精子品质综评大于0.90(直线运动强度,密度,畸形率等)3、正式使用年限二年。4、胎均产仔数大于11头,且无遗传缺陷。5、无肢蹄缺陷。B、主要饲养管理要点:1、专门配制饲料,(可消化赖氨酸≥0.75%,消化能3200千卡/千克)每日两餐,日供2.53kg(严防过肥)2、饲料中不可缺少有机锌、有机硒、有机铬、有机铁。3、夏天给予特殊关照(空调、槽浴、喷雾、风扇、通风等),热应激会导致死精和精子品质下降,恢复需近两个月。4、注意科学驱虫和合理免疫。5、每周不超过5次配种,(配种后可给予1-2枚鸡蛋或鸭蛋)。运动,每次30-45分钟,场地以泥土地为宜,宜选择早晨。6、可喂适量优质青饲料,每日一次。7、保持充足清洁饮水。8、用专门铁耙定期全身梳摩(每周2-3次)。9、地面不可打滑,及时修蹄。二、后备母猪的管理要点:1、牢记一句话,选好种苗,不可当肥猪养。2、配种日龄7-8个月。3、配种体重110-120kg.4、20-75kg喂后背母猪料,日喂2-3次,正常供料。5、75-110kg,配种前1个月,改喂哺乳母猪料,日喂2.4kg左右,每日喂两次,夏季日喂1次。6、配种,两个情期最多不超过第三个情期。7、配种后最初三周,单栏饲养,日喂2kg料。三、怀孕母猪的饲管要点A、理想目标1、情期授胎率≥90%,分娩率≥95%。2、理想的健仔数10-12头,初生重1.25-1.6KG,(健仔体重1kg以上,吃初乳力度强)3、病、伤、残淘汰率≤5%。4、使用年限7-8胎次。5、无显性或隐性乳房水肿。B、主要饲养管理要点:1、适时配种(两次间隔时间,本交12小时,人工授精16小时)。2、配种前短期(5-7天)优饲技术,以增加排卵数量,具体做法是:适陪前5-7天用哺乳料日供4-4.5KG.3、配种后单栏饲养21天左右,日喂1.8kg,确定配上后,单栏或混养(2-6头),饲喂量:每日每头基本标准:怀孕21-72天1.8-2kg,72-95天2.8-3.2kg95天-临产前一天改喂哺乳料,3.2-3.5kg,日喂两次。4、合理免疫和驱虫,临产前15天最好彻底驱虫一次,以切断传播源。5、防暑重于防寒(树荫、风扇、水帘、雾线等),气温尽可能控制在5-25℃之间。6、可适量饲喂一些新鲜青绿饲料,每日一次,严防便秘。7、严禁饲喂霉变饲料或原料。8、勤于观察记录,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天数,减少各种应急反应,及时淘汰无价值母猪。9、母猪群体足够大时,500头以上,可试行分胎次饲养技术。10、防止便秘、想方设法有效提高初乳的抗体水平。四、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A、理想目标:1、产程3小时以内,产仔间隔不超过15分钟,白天分娩占70%以上,产后无厌食症状,品质优良的初乳。2、理想的泌乳量,21日龄乳猪体重6、5kg以上。3、尽可能减少哺乳期掉膘(≤10kg).4、断奶后一周内发情率≥90%。5、哺乳期三症发生率≤1%(无乳症、子宫内膜炎、乳房炎)6、伤残淘汰率≤1%。B、饲养管理要点:1、尽量把舍内温度控制在15-23℃左右。2、临产前4周改喂哺乳料,日喂3.2-3.5kg,临产当天可不喂或少许喂些青饲料,保证足够清洁饮水。3、无论是否实行全进全出,临产前必须彻底刷洗和消毒产房,清洁母猪体表和蹄部。4、缩短产程的最大意义,减少乳猪因缺氧而导致的死亡或缺氧综合征,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力和子宫复原,尽早吃上初乳。5、产后8小时初乳中抗体下降50%,因而乳猪出生后最晚两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6、产后第一天日喂料2kg,以后每天增加0.5-1kg,产后5天自由采食,日供饲料标准:1.8kg+仔猪头数*0.5kg。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每天20-30kg左右,夏天会增加30%以上。7、夏天要有适当的抗热应激措施,另外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铬、有机硒等功能性物质,以减缓热应激对母猪的负面影响。8、保证饲料新鲜度,严禁霉变饲料原料的掺入,可适当添加脱霉剂预防,同时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尤其是能量浓度,尽可能保持采食量。9、尽量早断奶,不高于25天,断奶后即可合群,继续喂给哺乳料,每天4-4.5kg左右,直至发情配种后改喂妊娠母猪料。怀孕早期日喂1.8kg左右料。10、正确预防和治疗显性、隐性乳房水肿和产褥热等病症,预防地面擦伤猪蹄。五、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A、理想目标:1、21日龄断奶体重≥6.5kg,28日龄断奶体重≥8.5kg。2、21日龄断奶后一周日增重≥150g。3、28日龄断奶后一周日增重≥200g.4、出生-60日龄成活率≥98%。5、60日龄体重≥22kg.B、主要饲养管理要点:1、保温、防潮湿,应是第一管理要点,初生当天33-34℃2-3天32-33℃4-7天31-32℃断奶后3天26-28℃(如采用红外线灯泡加温,则灯泡底部离仔猪躺卧最高处距离为45cm左右)2、产后3天对哺乳区域挂灯保温,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目的是让仔猪吃上足够的初乳,以获得20天左右的被动免疫(全年80%以上的时间适用)3、产后3天内预防性口服高效益生菌,通过提高肠道内有益菌提前定植的占位优势,达到减少哺乳期下痢的功效。4、给乳猪设计好独立饮水装置,避免乳猪缺水。(乳汁糖分很高)5、提供优质的开口料,7-10天尽早开口喂料。确保断奶前进食300g以上,这是断奶平稳过渡的物质基础。6、在确定断奶的当天,第一时间内将仔猪移至温暖、干燥、干净和空气质量优良的保育间,可进行并窝分群,按体重大小、性别,合理分群。每头占面积0.3平方米左右。7、断奶后3-7天,是猪只一生中最困难时期,各种应急丛生,包括各种杂菌和虫卵的侵袭。在饮水中适量添加电解多维或有机微量元素或者有针对性的预防药物。8、断奶后7天内不换料。这一周日增重决定一生的生长速度与回报。(在实验环境下21日龄乳猪断奶后一周日增重可达400g以上,实际生产中达到100g也非易事)。9、预防体内外寄生虫和霉菌毒素的侵害。(适时驱虫)六、乳猪出生24小时内的特级护理价值所在1、让乳猪允吸更多的初乳。2、协助乳猪适应面世后的最初环境。3、让更多的乳猪健康的存活下来。4、奠定乳猪日后生命力的基础。获得更多的回报。24小时内保温防湿乃重中之重1、临产时挂一保温灯,产后即可挪走。2、出生后立即擦干乳猪体表液体。3、乳猪保温箱内温度32-34℃,活动区温度30℃左右。4、在活动区增挂2-3盏保温灯,悬挂高度40-45cm,尽量带罩或防护网。5、产扫粪便,严禁冲洗,确保干燥。6、舍温最宜保持15-22℃7、子宫内温度39℃左右,适温下乳猪出生1小时肛温从39℃下降到35℃左右,非适温下恢复时间推迟,负面影响大。8、如果没有合适的温度环境,乳猪则无力去获得足够的初乳,初乳不够,将影响猪的一生。初乳之功效:1、母猪产后24小时内泌出的乳汁,尤其18小时内的最珍贵。2、每头乳猪必须允吸40-60ml初乳,才能提供足够的免疫球蛋白。3、初乳成分:LgG58.7mg/ml(全身抗菌)LgA10.7mg/ml(肺、咽喉、肠道抗菌)LgM3.2mg/ml(抗病毒)可以冰冻初乳,温开水溶开后再喂给没有及时吃上初乳的乳猪,按20ml/kg体重分两次喂给。乳猪出生后4-6小时争夺乳头最激烈,此乃人工固定乳头的最佳时机。初乳的“胞饮机理”:出生后24小时内乳猪所允吸的初乳中抗体,在小肠内可不经消化道直接吸收,称为胞饮作用,出生后18小时内最为有效,18-24小时后全部需经消化吸收,此时小肠细胞膜不容许大分子抗体蛋白通过。只有被乳猪直接吸收的抗体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本文标题:养猪各阶段管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9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