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消化内镜历史与进展一般胃镜检查常规活检的护理配合过程是:一、术前准备:1、内镜及其器械用品的准备:内镜主机、内镜、活检钳、咬口等。2、了解基本病史: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等3、患者的准备:禁食禁饮6小时、咽部局麻、取下假牙。4、患者的心理准备。二、术中配合1、患者生命体征监护。2、操作配合:配合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查等。3、安抚患者:调整呼吸、言语安慰等。三、术后处理:1、内镜及其器械用品的处理:内镜(清洗、消毒)、活检钳(清洗、打包送供应室)。患者的宣教:检查后禁食2小时,一周后取病理报告。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局部直接喷洒药物:冰的去甲肾上腺素溶液等。2、局部注射止血药物:硬化剂等。3、热凝固止血:电凝、?气等。4、机械压迫止血:金属夹夹闭等。二、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扎、组织粘合剂注射等。胃镜检查的适应症主要有哪些?1、有消化道症状,经各项检查未能确诊者。2、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者。3、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需要随访复查者。4、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需要内镜下治疗者。5、体检。病例分析钱某,58岁。因“发热、剧烈右上腹痛及皮肤巩膜黄染半天”,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病人意识不清,面色苍白,手足发凉,皮肤巩膜黄染,身背冷汗。体温38.7℃,心率12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70/48mmHg。肌卫(+),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总胆红素87.6umol/L,结合胆红素37.2umol/L,ALT130U/L,AST99U/L。急诊B超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扩张伴结石。既往史:胆囊炎。请问:1、该病人拟诊断为什么疾病?2、该疾病的主要病因是?3、该疾病的主要症状是?4、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是?5、该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是?6、该方法的大致过程是?7、该方法的护理配合关键是?8、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有?答案: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2、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3、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Reynolds五联征: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4、解除梗阻,降低胆道内压力。5、ERCP(或者鼻胆管引流或者ENBD或者ERBD)6、十二指肠镜检查至十二指肠乳头→乳头插管→透视造影→留置导丝→沿导丝进鼻胆管→退出十二指肠镜→退出导丝→从鼻腔引出鼻胆管→固定鼻胆管→接负压器。7、动作迅速、配合成功、无菌原则、病人安全。8、疼痛、体温过高、渐进性意识模糊、有外伤的危险、躯体移动障碍。器官移植十五、器官移植护理1.三大气管移植答:心肝肾(最多手术,存活最久)2.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分类答:①抗代谢药: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②皮质类固醇③抗体和抗淋巴细胞制剂④钙调素抑制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⑤增殖信号抑制剂:西罗莫司3.骨髓移植的预处理概念及目的答:概念:移植前,患者须接受一个疗程的超大剂量的化疗,有时再加上大剂量放疗,这种治疗称预处理。目的:①消除体内残存的恶性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胞群②抑制或摧毁体内的免疫系统使输入的骨髓不易被排斥③为骨髓干细胞的置入形成必要的“空间”4.骨髓移植并发症的防治?答: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①人在预处理时接受大剂量化疗、放疗可引起各种脏器的损害尤其是骨髓、胃肠道、心脏、泌尿道、肝脏等②主要表现为口腔感染、呕吐、腹泻出血性膀胱炎,最严重的为肝损伤,临床称肝静脉闭塞病,表现为肝肿大、黄疸、腹水等。③防治:对症处理,华福林或小伎俩肝素可预防肝静脉闭塞症。5.骨髓移植护理?答:移植期护理:特殊护理(大剂量化疗护理):①格按医嘱均衡输液,碱化尿液②准确记录出入水量,测量每次尿液的PH值,并通知医生③严格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有先兆及时处理三,监护技能:血流动力有效检测1CVP,ABP2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3心排量和心功能4S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四,实验室检查1,血Rt2,尿Rt和肾功能3,血清电解质4,酶的测定: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氨酶-心肝情况5,凝血机制: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质,优球蛋白溶解时间(3P)时间6,心电图,X线检查按需进行五,氧代谢1,痒供量和痒消耗: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PETCO2)(代谢监护仪)2,混合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导管采样治疗称预处理目的:(1)消除体内残存的恶性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胞群(2)抑制或摧毁体内的免疫系统使输入的骨髓不易被排斥(3)为骨髓干细胞的置入形成必要的“空间”4骨髓移植并发症的防治?答: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1),病人在预处理时接受大剂量化疗,放疗可引起各种脏器的损害尤其是骨髓,胃肠道,心脏,泌尿道,肝脏等2),主要表现为口腔感染,呕吐,腹泻,出血性膀胱炎,最严重的为肝损伤,临床称肝静脉闭塞病,表现为肝肿大,黄疸,腹水等3)防治:对症处理,华福林或小剂量肝素可预防肝静脉闭塞症5,骨髓移植护理?答:移植期护理:特殊护理(大剂量化疗护理):1)严格按照医嘱均衡输液,碱化尿液2)准确记录出入水量,测量每次尿液的PH值,并通知医生3)严密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有先兆的及时处理移植中第二护理目标:饮食管理1、放化疗的副反应——恶心呕吐2、口腔溃疡——影响进食3、4、胃肠道粘膜损伤——易于感染、吸收阻碍5、合并感染发热、抗感染或抗排异药物不良反应移植中第三目标——预防医源性感染避免工作人员成为感染源,应加强以工作人员为对象的感染控制1、感染控制的基本措施是手的清洁2、对于疑似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不建议进入移植病房3、要求输液管为封闭式,不推荐使用三通阀移植后护理移植早期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一般指预处理到移植后20d左右,此阶段病人免疫力极度低下,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每日测体温,脉搏各4次,测血压、体重各一次,详细记录出入水量。观察病人皮肤有无出血,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物,大小便的色、质、量的改变。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一、简答题(每题5分*3)3、器官移植急性排斥的护理观察方法?(5分)1)严密观察:严密观察微小变化和异常症状,注意捕捉和记录。巡视要勤到病人床边了解情况,观察不仅要注意各项体征和监测指标,亦要仔细观察精神、食欲状态。(2分)2)分析对比性观察:各种症状交错出现,感染与排斥反应可同时并存,患者的情绪易受到病情起伏、激素等药物副作用和有创检查、治疗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情进行分析对比性观察,方可能在“同中求异”。(2分)3)创造性观察:护士观察中应有独立的分析思考(1分)二、问答题:器官移植手术前后消毒隔离措施?(15分)1)病室保持整洁清洁,每日早晚开窗、透风,每日3次用5-10%%碘伏擦洗病室内物品和桌面,用1000PPM爱尔施擦洗地面,再用紫外线等照射消毒2次,每次30分钟。(4分)2)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鞋,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隔离区。(4分)3)由专职医生、护士负责观察护理工作,成立特护小组。尽量减少病室人员,随手关门,保持消毒隔离。(4分)4)病人所用的被服需经消毒后才能使用,病人面盆、毛巾、茶具等物品,每天晨间护理后用肥皂水擦洗1次。(3分)三、病例分析题(20分)某男性患者,因原发性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3周,主诉腹胀、肝区胀痛3天,同时伴有胃纳减少,食欲减退。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检验各指标异常。1、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什么?(2分)答: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2、依据是什么?(6分)1)肝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于移植后1个月内,首次排斥反应多在移植后5~10天出现。(2分)2)临床表现为肝区胀痛,急性发热,甚至高热寒战,自觉不适、乏力、纳差,胆汁量锐减且稀薄色淡,黄疸加深,黄疸指数等肝功能指标上升。(2分)3)有的以腹胀、食欲骤减、肝区胀痛为主。有的以烦躁不安,或夜间不能入睡为主。有的则表现为精神萎靡,胆汁分泌减少或颜色变淡,黄疸加深。(2分)3、主要的治疗方案有哪些?(2分)1)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或改换免疫抑制剂。(1分)2)激素冲击疗法(1分)4、大剂量使用激素时预防感染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10分)1)病室保持整洁清洁,每日早晚开窗、透风,紫外线等照射消毒2次,每次30分钟。(2分)2)工作人员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置管。(2分)3)尽量减少病室探视陪护人员。(1分)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感染症象。(2分)5)加强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衣裤、床单位整洁。(2分)6)观察血、尿、粪、痰等检验指标的结果。(1分)外科营养一、外科营养1.营养支持应用指征:(P109)答:①体重下降超过10%②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③不能正常进食超过7天④营养不良⑤有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倾向的高危病人2.静脉营养液配制步骤:(P112)答:①将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②将磷酸盐溶液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液中③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④将含有各种添加物的氨基酸液先后加入含有高渗GS液的3L袋中⑤最后加入脂肪乳剂并轻摇匀⑥做好标记:床号、姓名、日期、营养液成分3.心肝肾功能不全,胸外伤,烧伤,胰腺炎GOPD,严重sepsis营养支持原则答:①严重sepsis病人与Mods听人,应密切器官功能与营养素的代谢状态,非蛋白质热氮比可进一步减低至80-130kcal:1gN②严重sepsis病人,应避免应用富含精AA的免疫营养制剂③相对于其他重症病人,烧伤病人有胃肠功能是宜及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④对重症颅脑创伤的病人,宜选择经空肠实施肠内营养⑤接受肾替代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额外补充丢失的营养素⑥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时应增加支链AA的供给,并降低芳香族AA的比例,非蛋白质热卡糖脂双能源供给,其中脂肪乳剂补充宜选用中长链脂肪乳剂⑦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初期复苏后条件许可开始营养支持,优先考虑空肠营养,并应增加谷氨酰胺的补充⑧GOPD病人合并呼衰应尽早给予营养支持⑨心衰病人营养支持宜选热卡密度较高的营养配方,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比例,并严密监测心脏功能1、营养支持应用指针1)营养不良2)胃肠道功能障碍3)应激、高消耗状态4)创伤、灼伤、围手术期5)不能正常饮食超过5~7天6)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男55岁,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行胰包膜切开减压,腹腔引流术,术后置有鼻胃管,胃造瘘管,腹腔引流管,空肠造瘘管,T管,目前疾病稳定期,医嘱肠内营养1、患者经行肠内营养的途径?————鼻胃管、空肠造瘘2、开始肠内营养时采取的方式和速度?————连续滴注、60ml/h3、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如何预防并发症?1)喂养时抬高床头超过30°,并持续至餐后30min2)抑酸或保护胃黏膜药物3)减少胃潴留:等渗营养液、促动力药物、使用输液泵。喂养后4—6小时胃液残余流量≥200ml,带便途径(幽门下)或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二、监护休克1.休克按病因学分类答:①失血失液性休克:大出血、腹泻、剧烈呕吐等②创伤性休克:疼痛和失血③感染性休克:内霉素④心源性休克: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包填塞⑤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⑥神经元性休克: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2.早期休克目标答:①纠正低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②维持循环基本灌注压③保持有效心输出量和血流灌注4.抗休克治疗目标?答:首先目标:循环血量的维持第二目标:保持血氧携带能力第三目标:恢复正常凝血功能和内环境稳定5.血乳酸浓度再休克监护中的意义?答:①休克患者血乳酸浓度从2.0mmol/L上升至8.0mmol/L是其存活率从90%降至10%②血乳酸是为重病患者氧代谢监测的直接指标,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客观地判断其预后③近来提出血乳酸浓度与乳酸清除率的变化趋势比单一的血乳酸值(1-2)正常更有意义,复苏6h的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评价病情改善的指标④感染性休克病人复苏6h内乳酸清除率≥10%者,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低于
本文标题:内外科新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0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