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化学知识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修)
1“《化学知识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校本课程开设”课题研究报告——湘乡市龙洞中心校化学校本课程开设课题研究组执笔:刘巧何志东一、研究背景1、国内外校本课程的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后,校本课程作为对这次课程改革反思的产物蓬勃兴起。在世纪之交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口号,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现着课程研究和开发的主流价值观。在国内,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课程理论学者开始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设想。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开发模式。在2001年6月8日的《纲要》则明确提出了发展学校课程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校本课程的实验已蓬勃发展,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因此,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新课改给地方和学校更多开发和设计的权利和职责,鼓励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如杭州萧山中学、欢潭小学等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已走在前列,为我们树立了研究的榜样。在我们湖南,湖南省教科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研究已取得重大成果。在该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大了课改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2、化学课程学科发展的需要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在生活世界中,人类通过对周围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了关于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这些知识经过进一步概念化、系统化就形成了科学理论。德国思想家认为:“科学世界是生活2世界的抽象图景,是生活世界的理性产物”。但是,科学理论如果仅仅作为观念上的产物,而不回到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就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也就无法经过实践的检验使自身得到发展与完善。因此,科学来源于生活世界,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世界,离开生活世界,科学就不会再有生命力。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既很好的反映了化学科学的本质,又能不断地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和更深刻的理论认识,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它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3、课程改革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标准确定了教材的开放性,明确提出了应该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结合社会与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和实习等途径,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关系;开发社区和乡土教育资源,将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很好地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提供了更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现了新课改一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并很好地推动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开发化学校本课程为学生学习化学增加了一种新的途径与方法,为他们认识物质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为其走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二、研究构想1、研究策略本课题研究采取的研究策略: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课程改革理论的重要内容为指导,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现代心理学理论,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科研之路。二是坚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再往前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并能有效进行实践的化学校本课程。三是坚持“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研发化学校本课程的能力。2、理论依据31)教育学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思想为现代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个人对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能动性是指主题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新课程的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是我们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也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合理开展校本活动为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新的内容。2)校本课程开发理论20世纪70年代左右,国际教育出现的多元化教育思潮运动直接导致了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课程论学者开始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设想。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开始把视角转向课程改革,并正式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的主张。理论研究和政策上的允许使得校本课程的实践日益发展。不同的学者对校本课程共同的看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开发的主体是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校外的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主要开发活动是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并评价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参与的、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其开发注重具有情境性和适应性的课程结果;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实践兴趣”。教师和学生决不能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脱离具体实践情景的课程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课程是在学生与实际的兴趣校园和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内在于过程之中的。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必须把实验和调查研究的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研究能力,进而改进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根据具体的学校,具体的实际才是有意义的。43)教育教学理论的依据从课程论的角度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开发的过程,我们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4)素质教育理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开阔的视野。化学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化学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5)情景教学理论依据: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的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创设因此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6)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文件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基础教育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进行方法,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责任。文件对农村工作的:“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及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的工作任务,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课程体系”的任务。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5行〉》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三、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是: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地方资源的利用,探索、研究地方特色的化学课程,形成有特色的化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更深的理解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2、通过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3、在实验课题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升教师化学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4、通过课题的开发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2、研究内容:1、根据初中生学习心理和认知水平以及各校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校内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发与利用当地的化学课程资源;2、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化学理论教学、课外实验、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的有效教学模式和途径;3、探索社会化学知识与国家教材知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与实现形式;4、总结社会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学生成长的有益经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形成正确的物质观念和化学观念。四、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等方法;6○1文献法。运用文献法就是通过对中外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收集、整理、分析,为我们当前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启示,吸取前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经验,“然后再往前走”。○2问卷调查法: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关于初中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的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了解以及学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的要求,为以后进行化学学习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材进行针对性学习指导。③行为研究法:就学生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检测,借以了解化学教学活动与理论的学习对学生基本能力、化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影响。○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的目的是对课题实验过程中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情况和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取得的经验进行系统、客观的反省与思考,总结课题研究和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吸取教训,使课题的研究实施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五、研究过程2007年4月中考化学研讨会上,化学教研室领导和全体化学教师进行了化学教研教改新动态的学习,提出了本市紧跟教改的步骤与思路,为我们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初步方向---农村初中化学校本教研教学。在课题开展中我们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在这几个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活动探究。1)第一阶段:2007年4月~2008年3月,为课题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是课题前期活动阶段。在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等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龙洞中心校的城前中学、花桥中学和东郊中心校的横洲中学很快联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了领导小组和实验教师。实验领导小组是城前中学的校长与教导主任何志东等人,实验教师成员包括刘巧、沈建芳、贺武容、沈冷梅、胡世炎等一线教师。1、开展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和态度(2007.4-2007.6)课题一开始,课题组分别进行了“关于化学学习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认识与对化学学习方式的期望,分析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现状;分别7谈话,了解了学生对实验教学与课外探究的态度;进行了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的个别调查、访谈、分析,研究如何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本文标题:化学知识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1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