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国际班)
1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国际班政治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交答题卡和Ⅱ卷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A.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B.坚持“三个面向”C.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D.培育“四有”公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社会主义荣辱观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A.经典的和流行的文化B.传统的和时尚的文化C.高雅的和通俗的文化D.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4.网络文化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各种人类符号表意系统。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下列关于网络文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兼收并蓄B.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5.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B.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C.人们受教育的程度D.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6.下列符合我国文化建设要求的是()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②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④坚决抵制腐朽文化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7.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属于思想道德修养B.学习科学知识是文化修养的内容C.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D.科学文化修养就是思想道德修养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核心。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增强诚信意识D.树立共同理想9.社会上不良文化侵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据有关少管所调查资料显示,少年犯有70%以上受过不良文化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首先要()A.加强政府职能,打击青少年犯罪B.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C.加强文化建设,杜绝青少年犯罪D.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0.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因为()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生活的需求B.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C.高雅文化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D.人们精神的空虚11.调查显示,皇历对公众行为有较深的影响;迷信数字的公众明显增多;求神进香在一些农村较为普遍。这说明()A.我国传统文化毒害人们的思想B.我们应摒弃和剔除落后文化,加强科学文化教育C.传统文化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D.迷信活动的社会作用利弊并存12.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是()A.勤劳勇敢B.艰苦朴素C.爱国主义D.解放思想13.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A.文化的力量B.政治的力量C.经济的力量D.军事的力量14.汉族人在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的,而鄂西土家族的女儿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尚怀感动。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A、价值观念不同B、风俗习惯不同C、文化程度不同D、交往方式不同15.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C.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D.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16.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立足社会实践B.扩大文化交流C.进行文化传承D.发展商业贸易17.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A.保护和发扬B.改造和剔除C.批判继承D.顺其自然18.清明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它属于()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文学艺术D.传统建筑19.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有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创办了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属于()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活动D.大众传媒20.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C.广播的出现D.网络技术的推广21.现代国家,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极其重要的事业。小学、中学教育使人掌握基础知识;高等教育更是分类齐全、专业细分,向学生传授专门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没有教育,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告诉我们()A.教育决定社会的发展进程B.民族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国家必须重视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D.传播知识是教育的唯一功能22.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其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是()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政治文明D.社会文明2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4.哲学产生于人们的()A.主观想象B.实践活动C.独立思考D.外部世界425.学习哲学使人充满智慧,心里明亮亮。重视对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具体科学B.科学之科学,是最具指导性的科学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26.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即()A.世界观和方法论B.思维和存在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7.哲学的本意是()A.爱智慧或追求智慧B.辩论术C.关于神的学说D.圣者之言28.哲学的任务是()A.满足人们的好奇心B.帮助人们改善物质生活C.帮助人们在辩论中获胜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9.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二元论30.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3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3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共同点是()A.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34.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535.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3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就是说()A.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能解决一切问题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3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3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①自然科学②欧洲工人运动③黑格尔的辩证法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39.哲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A.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D.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40.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水是万物之源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6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国际班政治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41.近年来,某市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各种争优创先文明活动,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科博会,在展示本市科技成果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大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围绕宜居城市和教育城市两大主题,不断提升该市的知名度;开展“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稿,全市掀起了一场共建美丽城市的热潮;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结合材料中某市的做法,谈谈我们应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0分)42.材料一:西晋时期著名思想家傅玄认为,“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春秋时期哲学家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阅读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简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10分)7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国际班政治试题答案1.D2.D3.D4.A5.A6.D7.D8.A9.B10.B11.B12.C13.A14.B15.A16.A17.C18.A19.C20.B21.C22.B23.C24.B25.C26.D27A28.D29.B30.D31.A32.D33.A34.B35.C36.B37.D38.C39.D40.B41.答对4点满分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创建活动中,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利用科博会,促进了文化创新。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调动了群众广泛参与。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了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42.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5分)②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5分)
本文标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国际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1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