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一.国防的定义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二.国防基本要素1.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2.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3.目的要素: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4.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三.国防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欧盟)中立型(瑞士)四.我国国防政策:防御型(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远不搞分裂扩张,也不允许别国侵略我国一寸土地。五.国防的主要内容1.保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领土3.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4.保卫国家荣誉六.《兵役法》主要内容1.把兵役制度改为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2.将我国武装力量改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3.规定了民兵的性质、任务和编组原则及预备役人员、大专院校、高级中学学生实施军训的办法。4.对对士兵、军官服现役制度作了重要补充。5.确定了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原则和要求。6.明确省军区、地市军分区、各县市人民武装部为各级政府的兵役机关。7.对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出的安置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8.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9.对违犯《兵役法》的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七.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1.服现役2.服预备役3.参加民兵组织4.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八.我国武装力量组成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九.陆军编程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组成。十.毛泽东军事思想基本内容1.人民战争思想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取得人民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2)广泛的动员与组织武装群众,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3)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是进行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和后方4)实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5)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条件2.积极防御的战略1)充分做好战争准备2)正确认识战略退却3)战略内线持久的防御战与战役斗争的外线决战的进攻战4)适时地将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和进攻,同敌人进行决战,夺取战争的彻底胜利。十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内容(一)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2.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3.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战可以避免4.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二)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2.正确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十二.国际战略格局基本形式两极格局崩溃后,国际各种战略力量重新定位和组合,国际战略格局进行重新构建。目前,世界正处于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1.美国“一超”称雄全球2.俄罗斯仍是左右世界形势的军事强国3.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左右着世界经济格式。4.东西关系趋缓,南北矛盾突出。5.综合国力上的“五极”将是左右世界形势的基本力量十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一)中国周边安全基本形式1.美国坚持全球霸权主义,对我国安全综合性威胁将长期存在。2.日本争当世界政治军事大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成上升趋势。3.俄罗斯谋求恢复世界大国地位,中俄睦邻关系逐步建成。4.印度称霸南亚,加紧武器装备现代化步伐,对我国安全环境注入诸多不测因素。5.中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的争议。6.台湾问题尚未解决,部分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比较猖獗(二)21世纪初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1.经济安全的挑战2.大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挑战。3.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4.军事安全的挑战5.周边环境的挑战十四.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一个核心,两大支柱,三个能力,四种形式。1.一个核心:指挥控制战2.两大支柱:数字化战场和信息化军队3.三个能力:全面掌握战场信息的能力、多种有效的攻击能力、对被攻击目标实施毁伤评估的能力4.四种形式:精确战、计算机战、隐身战和“虚拟现实”战(二)基本特征1.作战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2.网络化攻击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重要手段3.“一体化联合”成为作战体系的基本形式4.信息优势成为衡量战争双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5.全频谱域的制信息权斗争贯穿于战争全过程6.多方位精确打击成为联合作战的基本方法十五.军事高技术基本特征与分类(一)特征1.高度的战略性2.高度的创造性3.高度的增殖性4.高度的竞争性5.高度的风险性6.高度的渗透性(二)分类1.信息技术群2.新材料技术群3.新能源技术群4.生物技术群5.海洋开发技术群6.航天技术群十六.精确制导武器(一)精确制导武器定义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它是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光电转换技术为核心,一制动控制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直接命中率的含义是指制导武器的圆概率误差小于该武器弹头的杀伤半径。(二)精确制导武器特点1.命中精度高2.作战效能好3.可控性强4.射程远(三)精确制导武器种类1.自主式制导(1)相关制导(2)惯性制导(3)天文制导(4)GPS制导2.遥控式制导(1)指令制导(有线指令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电视指令制导)(2)波束制导3.寻的制导(1)主动式寻的制导(2)被动式寻的制导(3)半主动寻的制导4.复合制导(1)自主、寻的制导(2)遥控、寻的制导(3)惯性、遥控、寻的制导(4)惯性、地形图匹配、数字景象匹配制导(5)主动寻的、被动寻的制导(四)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1.提高了作战效能2.使作战样式和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的杠杆(五)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2.远程化3.隐形化4.模块化十七.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概念与发展趋势(一)概念现在侦察监视技术就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其进行定位所采取的技术。(二)发展趋势1.空间上的立体化2.速度上的实时化3.手段上的综合化4.侦查、监视与攻击系统一体化5.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十八.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电子对抗是对敌方的电子设备进行侦查、干扰和摧毁,以削弱和破坏其使用性能;同时采取反侦察、反干扰、抗摧毁的电子防御措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一)光电无源干扰1.烟雾遮障2.涂料伪装3.投撒箔条(干扰丝)4.热抑制(二)电子对抗在现在战争中的作用1.获取敌方的军事和技术情报2.破坏敌方作战指挥3.保卫重要目标4.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三)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响1.使战争环境更加错综复杂2.使交战双方力量对比产生巨大变化3.对作战进程产生重大影响4.促进作战方式的变革和新作战理论的形成(四)军队指挥自动化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特点:1.能快速收集、处理、传输情报2.“记忆”和计算能力强3.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发展趋势:1.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情报系统2.生存防御和电子对抗能力将将进一步提高3.由集中式向分布式体制发展十九.航天技术的基本概念航天技术是通过将无人或载人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一)军事卫星分类1.军事侦察卫星2.军事通信卫星3.军事导航卫星4.军事测地卫星5.军事气象卫星(二)现代伪装技术种类1.遮蔽技术2.融合技术3.示假技术4.规避技术(三)隐身材料技术1.吸波、透波材料2.吸热、隔热材料3.吸音、阻尼声材料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2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