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传播学学院:农学院学号:姓名:杂交水稻技术的传播技术传播是专门传播技术知识的活动,由技术的拥有者向知识应用者传播技术知识的过程,借助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渠道,也同时通过一定的商业交易过程,如技术转让和技术转移来实现。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尤金斯泰莱在1939年提出,用来分析知识和技术的跨国界转移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等问题。经过50多年的科学探索,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群体独创了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方法。其“三系法”、“两系法”和“超级稻”育种技术在国内外生产实践与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科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杂交水稻育种方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础,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协作公关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播杂交水稻技术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育种科学研究学术思想都得到了有效传播,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国内外对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形成及其传播研究甚少。开展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形成过程与传播规律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还有重要的现实作用。目前,我国对于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多注重研究科技人物的成长过程和有关科技成果形成的问题。有关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形成与技术传播的研究,尚不完善。本项研究从科技传播、科技管理的角度来探讨科学技术的形成及其推广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在研究过程中,以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思想的形成这一典型案例丰富了科学思想理论研究体系;(2)探讨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传播的规律;(3)从个案到普遍,丰富了科技传播理论中有关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体系,促进了科学思想传播的研究。国外对于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关创新扩散研究成果的启示下,先后进行了杂交玉米推广教学法和卫生措施等研究,形成创新和讯息扩散理论。一方面,通过总结袁隆平院士的科学思想和杂交水稻自主创新的全过程,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杂交水稻事业的持续发展,使得杂交水稻技术的更好传播。同时,在全社会弘扬尊重事物发展的科学客观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坚持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利用科技传播和科技管理的研究,有效推进农业(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推广和管理,满足市场需求预测及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与带动作用。1.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传播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开始于两个大样板的组织,其成功的经验奠定了1976年杂交水稻三系法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基础,这两个样板分别是湖南省郴州地区的桂东县和衡阳地区。由于试种示范的成功,桂东县县委大力发展杂交水稻,积极性很高,因此促使其成为轰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样板,为地区迅速推广杂交水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1制订试种计划主要取决于水稻“恢复系”的选育,稻种的地理分布野败是否能成为恢复系有密切关系,而原产于热带国家的品种恢复系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在热带地区进行恢复系选育的思路成为解决这一大难题的关键因素。1974年,一大批强优势组合研究成功,而这一批组合的研究成功,为以后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本条件。1.2试种成功的经验与体会(1)杂交水稻的推广其首要条件便是解决制种问题,并订制一个周密的计划。首先必须搞好不育系种子繁殖,然后用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杂交种,有了杂交种后才能进行推广种植。推广杂交水稻一般的生产程序是:第一年繁殖不育系种子,简称“繁殖”,第二年配制杂交种子,简称“制种”,第三年才能种上杂交稻,简称“栽培”。因此,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必须有一个三年的周密计划,使得“繁殖”、“制种”、“栽培”三个环节互相依存,紧密衔接。(2)充分发挥四级农科网的作用。为了适应杂交水稻大面积发展的需要,桂东县特别注重农科组织和技术队伍的建设,迅速普及四级农科网,即每个公社都建立农科站,大队都建立农科队,生产队都建立农科组,全县共组建农科组织近2000个,农科人员5000余人,农科基地5300多亩(353.3公顷)。两年间,在农科所跟班劳动和县农科所短期参加培训的农民技术员就有4353人,他们后来大部分都成了农科站、队、组的技术骨干,充分发挥了骨干的作用。(3)打造样板的示范力量。由湖南省农科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队深入桂东县蹲点办样板,以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层层培训好技术骨干,建设一支过硬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在推广体系中,涉及到一个庞大系统的组织,协调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种子、植保等单位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农业、粮食、财政、商业、工交运输等部门合力协作。1.3“三系法”育种技术三大难点的解决方法“三系法”研究主要分为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三系配套;其次是选育强优势组合;最后是杂交制种。这三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难点,而攻破这些难关的关键因素在于依靠袁隆平清晰的科学思维和缜密的思路。(1)三系配套1965年到1968年,在收集到的国内外稻种品种和栽培稻种中,对其自然雄性不育株进行广泛测试交配后,没有找到一株可用作“保持系”的植株。1970年,在云南南繁时,通过总结实践中的工作经验,袁隆平提出一条创新的思路,“通过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扩大亲缘关系以此来选育细胞质、细胞核互相作用的不育系”。①思路的转变,为杂交水稻的试验成功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在这一大胆创新思路的引领下,1970年秋,助手李必湖和和冯克珊发现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通过杂交转育,按计划在1973年成功实现三系配套。(2)选育强优势组合三系配套成功后,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怎样选育出强优势组合。强优势组合袁隆平利用野败育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从1974年开始,桂东县开始小面积试种杂交水稻。其中,在县农科所试种了594平方米杂交稻,产量为667平方米555.5kg,比常规稻增产35%;1975年又试种67900平方米,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545kg,比常规稻增产30%以上。在连续两年小范围均有增产的情况下,组织部门决定制定详细的计划推广杂交水稻。首先,统一认识。杂交水稻是个新生事物,有信心、有热情地支持该技术的尝试、推广;其次,正确对待困难。要千方百计去克服实际困难;第三,借鉴试种6.7公顷成功的经验,在具备基本条件后进行大面积推广。(3)打破传统,杂交制种传统观点中一致认定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开花时间较短,花柱柱头接收面积小,异花授粉的结实率低,制种无望。在学术舆论的压力下,袁隆平先生开始杂交制种的研究,结合水稻授粉的基本性状,即水稻花粉轻,裂分时几乎全部散出,借助外来辅助授粉可进行50米距离的散播,如果父本和母本的花期相遇,就可以解决杂交水稻制种的问题。在这一新方法的引导下,制种的产量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为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两系法”育种技术的形成和传播随着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系水稻技术日益陷入发展的瓶颈期,存在的问题日益显著,主要表现为:“1、单产多年徘徊不前,高产的优势减弱;2、缺乏强优的早稻早、中熟组合;3、米质与抗虫性无突破性的进展;4、杂交粳稻优势不强,不育细胞质较单一,存在某种毁灭性病虫害暴发的危险。”因而,新的杂交水稻技术亟待研究。在此期间,光温敏核不育材料的发现开辟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的新篇章。1987年7月,安江农校老师邓华凤从三系育种材料(40B×H285×6209-3)F5中发现一株籼稻光敏核不育株,在袁隆平、李必湖的指导下,研究室全体育种人员积极配合,南繁北育,通过一年的选育,于1988年育成了“安农S-1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经两代繁殖后,性状基本保持一致,无分离现象,在日照较长和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反之则表现为雄性可育,能自交结实。其遗传行为简单,为杂交水稻的生产由三系转为二系提供了新的优良种质资源。这是国内第一个籼稻中发现并育成的光敏不育系,它为杂交水稻的生产由“三系法”转为“两系法”提供新的优良种质资源,对加速“三系法”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两系法”育种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选育纯光敏型和广亲和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而难点在于利用此种雄性不育系来进行选配、组合和制种。湖南省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室发现“安农S-1水稻光敏不育系”后,利用该种不育系的遗传机理对杂交水稻进行育种和制种,具有三大优越性:(1)由于其遗传行为简单,因此配组自由;(2)一种不育系可以作为两用;(3)能够有效避免不育细胞质的负效应。通过选取两系法品种间杂交稻同步进行品比试验、生产示范,有些组合跟三系法进行对照比较,杂交增产5%-10%。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项目,杂交水稻的研究步入一次全新的发展高潮。我国成为第一个发现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的国家,且独创了两系法育种技术。因此,杂交水稻“两系法”育种成为整个水稻育种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我国社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时期转向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机制的转变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传播主体和客体也相应转变为以下四个部分:政府、农业技术研发机构、推广中介平台机构、农业技术采用者。在这个体系中,农业资金和农业技术实行循环交流,形成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三方共同作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政府占主导地位,将信息和技术扩散到最终受益者;经营性的技术,农业采用者的需求发挥主要作用,研发机构和推广机构满足其需求并进一步开发。在体系中,中介平台机构起着沟通采用者和农业技术科研机构的桥梁作用,是农业技术能否顺利推广到农业技术需求者的关键,也是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核心。根据农业推广体系的构成方式,农业技术传播具有管理市场化、个体组织化、经营连锁化、培训常态化四种主要特征。3.“超级稻”育种技术的形成和传播超级稻研究课题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攻关多年的世界性难题。水稻超高产育种(RiceBreedingforSuperHighYield)最早由日本人在1981年开始了这项研究,计划在一年内培育出单产每亩800公斤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但是一直未达到其科研目标;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提出“超级稻”研究计划,后改为“新株型”(NewPlantType)育种计划,用“超级稻”(Superrice)向全世界宣告了这一研究成果,世界各个产稻国政府首脑和科学家们高度关注和重视此项研究的进展。国际水稻研究所预期在2000年实现目标,但由于技术路线未成熟,一直未成功。直到1996年,袁隆平院士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后,才真正得以实现。我国最早开始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引导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重大项目的攻关。在经过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后,1996年,农业部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从上至下组织启动时间跨度达10年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目工程。工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第三次革命正式开启序幕。1997年,袁隆平正式提出发展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超级稻”育种技术的路线就是把原本优良的水稻株型与亚种间杂交稻进行再一次的杂交。由于亚种间杂交稻杂种优势很强,可选择的品种库大源足,理论上的产量可比现行生产中的杂交稻高30%以上。要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最关键的技术点在于寻找优良的株叶形态,即要以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高度抗倒为特点的株叶形态模式。超级稻计划又称“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两系法”成功之后,1996年,国家农业部采纳了中国超级稻研究的战略设想,将该科研立项进入“863计划”,并要求在2000年实现粮食增产15%、到2005年实现粮食增产达到30%的目标。在超级稻计划中,具体目标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6年至2000年,在两个百亩片上,连续两年完成产量指标达到示范亩产700公斤;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至2005年,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公斤,即达到示范亩产800公斤。此外,在超级稻计划实施过程中,先后以三种方法为主要技术路线进行超高产水稻育种
本文标题:农业传播作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3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