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总结
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总结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有些农村学校注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配备了生活教师,但多数是由教学教师兼任,他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花费精力和时间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带有义务性质,很难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情况,此外,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急需的关心关爱、心理慰藉、疏导方面采取对症措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多一分关注,多一些说教,只要能遵守纪律,不做出格的事,基本上都是放之任之。教师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间的平常很少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几乎不怎么过问孩子学校里的情况,只有那些违反学校纪律或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等生”,教师才主动与家长联系,一旦成为问题少年,学校只能消极应对,“严重的给予开除或退学,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直接流入社会,成为街头少年”。社会组织开展的各类爱心捐助公益活动,多以扶贫救困为主要形式,很少把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直接服务对象,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少针对性,效果不理想。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经济发展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机制方面的原因,既有家庭学校各方管理的责任,也有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出现偏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认识上有偏差。从各方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上,很多村居村干部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已久,根本不是问题,不需要特殊关心照顾,即使有问题也属各自家庭分内的事,在意识上停留在很多年前,没有看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已不再是几家几户存在的问题,而“逐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学校访谈调查发现,ahref='='_blank'title='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总结_文库下载'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总结_文库下载/a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具有聚集性,在不少农村小学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在家,除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以知识学习为主,很少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缺乏“农村留守儿童”这个概念的认识。再者,从邹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看,有关单位、社会组织制定了不少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开展了不少关爱行动,但是这种教育管理实践基本处于自发阶段,未能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被认为分裂成了一次次具体活动和一项专项行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力度在区域间、学校间、个体间极不平衡,出现了有的偏远学校数家单位、社会组织进行结对帮教,有的学校一年无人问津。此外,有的组织和个人不能正确看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把农村留守儿童当做“问题儿童”“困难儿童”对待,进行关爱活动中停留在送钱送物、说服教育上,容易让农村留守儿童自己认为与同龄人“不同”,形成自卑、逆反心理,让关爱效果大打折扣。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经费人才投入不足。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许多农村中小学面临着经费紧张、师资短缺双重压力,这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提高,没有能力对农村留守儿童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些农村小学还存在着负债现象,资金入不敷出,加之教师流失等原因,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二)社会层面支持动力不足社会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生活的重要场所,农村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社会社区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1)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但还是主要停留在对他们生活条件等物质基础上的关心,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安全守护等精神层面关注的少,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尚未引起广泛重视。调查发现,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存在着狭隘认识误区,表现在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重点是生存权利、生命安全的保障,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教,更不说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更有甚者,错误的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家庭父母的责任,质疑把有限的社会资源用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是否存在浪费。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问题,包括安全、心理、道德等具体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配合参与,但社会还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来共同互动应对。社会组织发展度不高,没有发挥出政府“减压阀”和“调节器”应有的作用。目前,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仍以政府为主,在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面,社会各方依赖于政府的制度设计、资金安排,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缺少工作的必要力量,在邹城多数社会组织与政府有着依附关系,项目计划通常是由政府制定和资助,难以自主发展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这样,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出现的问题,在政府缺位或失灵的时候,社会组织无法发挥相应的社会责任,弥补政府不足。另外,在县域层面,还面临着公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低,民众有捐赠意愿的较少,而外在的大型援助组织乃至国际援助组织的援助项目很难落到该地,使社会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应对乏力。(2)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是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作为社会人的个人无法与社会隔绝,人在接触社会时直接影响着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而少年时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阶段,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更重要、持续时间也更长,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个阶段,无论教育还是成长,都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农村社会环境分析,首先应当看到传统的乡村文化中有着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教育资源,例如优良传统、民俗传承、地域文化,邹城是孟子故里,孟母三迁教子的佳话传承千年,家喻户晓,这对当地教育文化的ahref='='_blank'title='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总结_文库下载'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总结_文库下载/a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本身也说明了社会环境对教育影响的重要性,再比如大束镇匡庄流传着匡衡刻苦学习的故事,周边村庄从父母到子女都长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积极影响,出现了不少“状元村”,这些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当然如何发挥乡村优秀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引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农村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对正常家庭而言,父母充当了阻挡不良社会风气的第一道防线,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当生活在复杂混乱的社会环境中,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害,教育上面临着严峻挑战:从邹城农村社会现况看,农村社会进步发展迅速,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以来,建设了大量的农村基础设施,文体娱乐设施,但是能直接供少年儿童利用的并不多,地区网吧、台球厅等游戏摊点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娱乐的主要场所,加之农村地理位置偏远监管力量薄弱,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制度规定执行不好,使农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并增多了沾染打架、赌博、抽烟等不良习气的社会风险,另外,经济发展对精神生活相对落实的偏远村庄也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更新,那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也传递进来,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着潜移默化,如南方发达地区农村存在着“读书无用论”、“上大学不如打工挣钱”思想,外出务工的农民深受影响,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目标不是学习好而是去城市打工赚钱”,这不单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一方面的问题,长此以往,对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产生严重的制约,其本身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背道而驰。
本文标题: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5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