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途径研究
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途径研究刘钊(陕西省武功县代家中学712200)论文摘要本文从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出发,着重对其开发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文献资料法、民风民俗法、地名传说法、实地考察法和归纳整理法等方法。归纳了开发途径主要有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查、生活积累、归纳整理和利用网络五种。强调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注意与学生、课程、教学、生活相联系,并指出开发途径应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开发过程应具有计划性、开发结果应具有地域性和实用性。关键词: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在西部,农村相对落后、闭塞,当人们谈起教学时往往认为肯定是落后的。我们不可否认现阶段大部分农村的落后,但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在地理教学上的优势,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农村地理教学的被动局面一定能改变。从地理教学来说,人们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本来就阻碍教学的发展,加上教具和辅助设备缺乏就更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很容易的。可是如何能充分开发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呢?笔者从长期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总结归纳,拟与同行探索农村新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1.研究方法1.1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本地地理资源与新课程吻合部分。注重自然地理内容的开发,将人文地理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1.2把当地人们积累的与地理有关的资源进行分选整合,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地理资源。实现课程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地理走向生活,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1.3将当地隐性课程资源进行整理。比如地名、传说故事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地理课程资源。1.4野外实地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从中找出与新课程相联系的内容,并作好考察记录。1.5编写当地乡土地理教材或讲义,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2.开发的途径与方法2.1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是利用本地文献资料,将对地理课程教学有用的资料应用到地理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充实地理教学内容的目的,并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从理论走向实践。一般我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开发当地自然地理资源;二是开发当地人文地理资源;三是综合地理资源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阅读大量有关当地的资料,从中选择对课程有用的信息;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具有识别地理课程资源的能力。陕西省地方课程设置中指出陕西自然与资源、陕西历史与文化、陕西经济与文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都是省情教育的内容。(1)比如我们学校地处陕西武功,位于关中平原,处渭河三级阶地。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植被与秦岭北麓相似,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为典型的黑娄土。处秦岭断层与北山断层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并具有发生大地震的背景。在学习地形时可以直接将学生司空见惯的平原及可远观的秦岭山脉作为直观教材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为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还可以介绍一些关中平原和秦岭山脉的常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这些知识《武功县志》和《陕西自然地理》都讲到了。其实这些资料不仅讲到自然地理,而且还谈到武功的历史和一些典故。我们还可以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是地理的核心。所谓“人地关系”,并非仅指一般的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它实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但是人类往往能主动从自然界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人类通过工农业的发展利用自然资源,但自然反过来又对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进行报复,从而产生一系列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危害。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们必须查阅大量资料。比如《陕西政府工作报告》、《咸阳政府工作报告》、《武功政府工作报告》等,和一些报刊、杂志、书籍。2.2民风民俗法农村许多民风民俗与地理相关联。因此在开发农村新课程资源时不可忽视民风民俗。如何开发民风民俗中的课程资源呢?我们必须首先作到以下两点:一是要熟悉民风民俗,二是要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它们与新课程的结合点。比如武功人很重视武功镇的东河滩会,我们要从东河滩会中看到商业发展从古到今的共同作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发展商业的重要性。当我们讲到国际贸易和商业发展及意义时可从东河滩会入手设置情景,学生肯定既有亲切感又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武功人盖房以前喜盖偏厦,有一句话说陕西人“房子偏偏盖”,这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关。由以上例证我们不难看出民风民俗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准确运用必须熟知当地民风民俗,并分析其在课程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多和当地人交往。但一定要将有用的民风民俗记下来,并及时分析其作用。切不能等用时才“临场发挥”,那往往会造成一些错误,甚至笑话。2.3地名传说法地名和传说在任何一个地区都是很多的。开发新课程资源地名和传说一定要重视。因为地名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标签,它的变化与人口的迁移可能会有联系,或者与某一大的地理事件有联系。而传说中有一些与地理事件往往相关。比如武功有一个南留村从村碑看曾居住过两大姓人,即蓝姓和柳姓,名为蓝柳。后因饥荒举村外迁,如今该村蓝、柳两姓人已无一人。后来人们因该村曾闹饥荒更名为难留,由于忌讳改为南留。由这个地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的迁移,因为南留村现有人口已超过两千,后来的人口肯定是迁移来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以前人口的迁移多是因为饥荒、水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但还得给学生补充战争也是历史上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传说也能说明人口的迁移,在武功人们常说祖先来自于山西大槐树,至于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们无须考证,单凭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次人口大迁移我们就可以将它作为人口大迁移的佐证。地名的获取我们可以看村碑、走访听取、查阅资料。传说的获取我们可以在生活交往、走访村落中实现。但获得了地名和传说不是就可以到处乱用,首先应甄别其课程资源的价值,牵强的东西应当坚决不用。如果乱用则会失去课堂的科学性。2.4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是开发新课程资源的重要手段。实地考察要在当地有突出特征的地方下工夫。特征不明显,说服力就不强。教师实地考察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有指导的条件下进行野外实践。让学生真正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回归地理教学的理科性质。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测量方法等。(3)比如武功地处平原,地质实践难度大,但是植被丰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景观和植被的实践。学生认识到当地多落叶树种,体会南北积温差异、南北气候差异以及南北景观差异。实地考察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工厂、调查商业、交通运输等课程涉及的问题。有专家谈及地理教育改革时指出:自然地理学虽然也采取一定的实验分析方法,但中等地理教育尚达不到如此深度,而且地理横跨了自然和人文两大门类的学科特点,更容易使广大师生将地理教材作为纯知识性的读物。(4)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踏勘寻找当地自然资源,开展新课程下的学生地理实践活动。一般来讲,山区有山区的特点,平原有平原的特征,不能一概而论。就初中而言,从新课程标准来看应注重地形、景观、气候、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这几个方面。2.5归纳整理法归纳整理应在前面获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升华,编写乡土教材或者讲义。在这一方面我们大都编写成讲义。原因很简单:有财力的困难,更有水平的限制。譬如我们资料掌握的很多,但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干扰下也不得不望而却步。就编写讲义来说,一般都以专题形式完成。先讲自然乡土地理,再讲人文乡土地理。就每一个专题的编写,一般都是将特征明显的内容以活动课的形式来进行。比如上面说到的大都如此。特征不明显的内容则以讲授为主,并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的手段,如电教手段、网络手段等。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在针对教材教学时是手段,虽有应用但只是辅助。在乡土地理课堂它则是主干,是核心。也只有乡土地理课堂才真正能使它升华。所以对乡土地理新课程资源来说,乡土地理课堂才是它的归宿。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乡土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包括野外工作、室内整理和分析资料、文字说明、绘图制表等的能力。(5)3.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原则3.1与教学密切联系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者尤需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也,使学生能逐渐自求之。”对于学生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知识,还要让他们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容易掌握知识又可以掌握学习方法的思路。让学生在自己的周围学习地理知识,又经过反思主动学习周围的地理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开发地理新课程资源时只重视收集的数量,而忽视与教学的联系开发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要始终记住开发新课程资源目的在教学。同时一定要注重开发的资源要精选,要进行分析对比,要让所选资源与课程整合。不仅课堂教学可以与课程资源整合,课后作业也可与课程资源整合,如绘出你们村的平面图。(6)在开发时要以新课程教学为目的。要用新课程教学作为资源开发的衡量标尺。既要有积极的态度,又要防止盲目开发。要让所选资源与教学密切联系。3.2与生活密切联系开发新课程资源时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新课程倡导学生进行生成式学习,反对为学习而学习。开发新课程资源从根子上让学生既关注教材又关注社会、生活、自然界,这就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将书本知识和身边地理事物联系起来,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书本。这样的两次反复,如长期坚持就实现了从理论走向实践,再从实践走向理论的思维过程。这将使学生既联系实际,又可解决实际问题。这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让学生的学习真正与生活联系必须在开发新课程资源时使其来自于生活。也就是在开发时必须从生活中开发。将远离生活实际的资源放弃。反对脱离生活实际的资源的开发。也只有这样我们开发的资源才能被学生喜欢。如开设结合乡土教育的地理选修课,组建天文、地质、气象、制图等课外小组。(7)3.3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开发地理新课程资源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在一定的年龄段、知识段有一定的知识需求,脱离学生实际,开发学生不喜欢的地理资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脱离学生就脱离了教学的根本。因此,在开发地理新课程资源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新课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改变课堂以讲授为主,教师独占课堂的单一信息传递形式,使课堂呆板、单调、缺乏人性、个性及民主的现状。(8)开发地理新课程资源,以学生熟知的当地地理信息作为切入点拉近了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要求得到调动,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在新课改中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和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只有依托当地学生身边的地理课程资源。要让学生喜欢必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我们的努力将徒劳无功。其实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也是很好的。这虽然加大了分选和甄别的工作量,但却代表学生的知识取向。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地理的兴趣。3.4与课程密切联系开发地理新课程资源也不能脱离课程的要求。要甄别课程要求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在这几方面大量投入精力。一定要注意为了开发资源而不分重难点的错误。我们不能在课堂要求的内容中为展示课程资源的开发而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就是说应当分清重难点,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定位准确。要防止两个错误:一是不分主次乱开发资源,二是不分重难点乱用资源。与课程联系就是要在开发资源时具有目的性,并在开发资源后准确分析、准确定位。使资源的使用既能恰倒好处,又能突出重点。在乡土地理的讲授时应当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反对盲目扩大范围,或者加深难度。要让学生学习的热情始终高涨,抓准重难点,并适量、适度。切忌因炫耀课程资源的开发而贻误正常的课程教学。要始终有开发新课程资源是为新课程发展和新课程教学服务的意识。4.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4.1开发途径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在开发新课程资源时我们用到了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查、生活积累、实地考察四种方法,并且在使用时我们往往用了一种或者两种方法。一定要注意我们限于篇幅举例只是具体的一个操作并不是说只能用这一种而不能用那一种。要知道开发的途径应当是综合的。在有些时候可能有主次之别,但一定不会是需要多种途径时呆板到只坚持一种途径。另外,现在农村也有了宽带网。利用网络获得地理课程资源将是既便捷,又信息量丰富的手段。网络改变了原有课程资源的采集、分类、存储、加工、交流与应用的方式,不仅使传统地理课程资源以全新的手段、广阔的范围
本文标题:农村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途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5210 .html